道德經中有些道理,一般都是從世俗的道理去理解。譬如“知足知足”,可能就隻是關注對于欲望的管控。其實在修行中,“知足知足”還有其它的含義。
首先,這個足,是一個狀态。修行中,稱為圓滿。每個人其實都追求圓滿,希望自己的生活圓圓滿滿,不僅僅願望得到滿足,同時所得到的東西能消化,能圓融,不會因為得到一點東西,卻帶來别的災殃。你看,這要求不低吧?
圓滿在修行中,是一個修行的階段性成果,而不是最後的成果。就是我們修行了一段,有所得。然後就需要一段時間專注于消化,真正将所得融入自身。有的将這“有所得”稱為進火,“消化”稱為退火,兩者的控制,就是火候了。
所以,老子說“罪莫大于可欲;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一個層面的道理,是說不能過于追求,過猶不及,要懂得把握節奏與分寸。
然後,按照這種節奏,逐步前行,總體上大概是精的收獲消化為氣,氣的收獲消化為神,神的收獲消化為虛空,虛空消化為本我。本我,其實啥也不是,就是并沒有什麼内容。所有所得,都消化沒了。也即大道的本來超越性。
追逐而有所斬獲,這是人之常情,也是一般人的正常生活。但到了一定階段,這個追求本身就成了問題。追求的收獲造成我們遠離了本我,與最終回歸本我的大道本源形成矛盾。所以。就需要放下追求本身,進而專注于消化積累,直到消化幹淨為止。這方面,是一種修行的主流,就是向内追求消化所存之有,直到虛空,就是包容自己的一切的那個虛無之我。進而虛空粉碎,自我不再需要一個“内容”,或者說,我不需要一個定義,即使僅僅是存在的定義,也不需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