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經濟時代,學曆尤其重要,盡管不能代表一切,卻也是衡量學生才能的标準之一,更是窮苦家庭出身學生的逆襲資本,“一紙文憑”改變了許多學生的命運。
我國有上千萬名學生,“三無家庭”學生占多數,即沒有好的出身、沒有好的資源、沒有好的資質,他們想要擺脫窮苦的生活,首先要拿到重點大學的“門票”,他們付出的努力,是城市學生的許多倍,非常不容易。
天有不測風雲,高考是人生大考,免不了發揮失常,身體突發不适,錯失心儀的大學,複讀成了必選項,安徽六安毛坦廠中學,集中了大量不甘心的複讀生,他們的處境叫人心疼。
“高考加工廠”停工?安徽毛坦廠中學停課,1萬多名複讀生慌神了
毛坦廠中學,号稱“世界最大高考加工廠”,學校目标不是考上清華、北大,隻是考上本科,可想而知,學生們有多難。
學校近90%的學生是“複讀生”,本科上線率很高,成績隻有二三百的學生,進入毛坦廠中學都有很大希望上本科,近些年來,實現了無數學生的“本科夢”。
這樣一所中學向來低調,初衷就是讓學生能走得遠一些,再遠一些,俗話說:“麻繩專挑細繩斷,噩運隻找苦命人”。
遇到了戴口罩的特殊情況,為了确保廣大師生的安全,配合當地相關政策,學生返回家中,宣布暫停上課,然而,學校也沒有安排上網課,消息來得突然,1萬多名複讀生慌神了,隻好回到家中自行複習功課。
衆人對此看法不一,認為學校想的不夠周全,戴口罩的情況,不是突然出現,早有此事,學校應該讓老師早做上網課的準備,現在突然遣散學生,又不上網課,高三學生到了關鍵階段,可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進度,自律性差、資質太平庸的學生,豈不是又浪費一年時間?
也有的人覺得學校做的對,老師沒有上網課的經驗,強行上課,等同于趕鴨子上架,網課效果本來就不如課下好,折騰老師和學生,還不如讓學生自習更好,遇到問題可以找老師解答,效果可能比上網課好,還不會浪費時間。
不管怎樣,我們相信學校不會坐視不管,1萬多名複讀生,日夜努力,付出了那麼多,到了重要階段,學校、老師都不會放棄。
“複讀生”飽受争議,學生和家長也都十分無奈
“複讀生”飽受争議,高考的公平性最值得保護,複讀生多了一年的學習時間,參加過高考,有了考試的經驗,心态更加穩定,心智愈發成熟,下一次高考發揮比較穩定,成績會比較好,對于“小白”一樣的應屆生來說,有些不公平。
并且,一部分複讀生不是學習不好,他們因沒考上心儀的大學,覺得沒有發揮正常水平,還想再考一次,那麼,第一次高考考上了沒去,浪費了招生名額。
為此,多地官方發布通知,不允許公辦中學招收複讀生,想要複讀隻能去私立學校,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複讀生人數。
毛坦廠中學的複讀生,卻叫人心生憐憫,他們大多數是打工子弟,或者來自貧困地區,家庭困難,當地教育資源匮乏,想要考上大學太難了,他們需要複讀的機會,每一個學生都擁有巨大的潛力,奈何沒有好的資源,想突破窘境,除了自身要努力,還需要外界的助力。
高考結果不是“判決書”,自立、自強的學生都是好樣的
看了毛坦廠中學的學生經曆,想必很多人都心疼他們,免不了又覺得限制複讀對他們不友好,不過,官方的通知是在告訴學生和家長,高考是改變命運的捷徑,不是唯一方式。
高考結果不是“判決書”,學生拼盡全力,考上了大學就去讀書,大學期間,努力學習,自強自立,有志者事竟成,不要哀聲歎息,努力過沒有遺憾,接受自己的普通,把平凡的日子過好了,也是一種“成功”。
哪怕隻考上專科,或者去職業學校學了一門技術,這都是進步,别以為進步太小,和别人大相徑庭,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的成功,不是一代人能做到的,靠的是幾代人,一點小進步,讓自己過得更好,有能力給子女創造好的學習條件,這也是學習的意義。
希望毛坦廠中學的學生都能夠堅持住,制定好學習計劃,認真學習,有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問老師,堅強一些,不管多難都能挺過去。
來源:山爸爸教育
文章内容不代表平台觀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