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70周年大慶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70周年大慶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26 22:16:14

來源:人民網-吉林頻道 原創稿

“紅太陽照邊疆,青山綠水披霞光,長白山下果樹成行,海蘭江畔稻花香……”今年9月3日,是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以下簡稱延邊州)成立70周年的日子。

70年來,延邊州各族人民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以發展促進團結、以團結保障發展,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延邊州以實施“團結興州”戰略為平台,積極構築“一核、兩極、多點支撐”區域發展格局,加快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不斷鞏固深化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創建成果,全力推進新時代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

把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事業當作生命線

“9月是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我們組織開展文藝體育、技藝比賽、展覽展示等富有特色的群衆性活動,并把這些活動與為各族群衆解決實際困難結合起來,通過開展法律咨詢、就業服務、醫療衛生科技文化下基層、慰問送溫暖等方式,使‘民族團結’言之有物、行之有效。”據延吉市民宗局民族事務科相關負責人介紹,延吉市始終把維護邊疆民族團結穩定和諧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來抓,形成了黨政齊抓共管、上下聯動協調、社會廣泛參與的工作格局。開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專題課程,建立健全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常态化工作機制、少數民族幹部培養選拔工作機制和聯席會議制度。重點圍繞民族與自然、民族與英雄、民族與生活、民族與融合、民族與國防等教育,開展“民族團結宣傳月”“民族法制宣傳周”等宣傳活動,打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廣場和教育實踐基地,使其成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精神家園。

在體制機制上,曆屆黨委政府強化民族團結進步事業與各項工作“一盤棋”的理念,把民族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同步規劃、同步安排、同步考核。在政策落實上,認真執行黨的民族政策制定了《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自治條例》,先後頒布實施單行條例43部,出台決議和決定120餘個,形成了較完備的政策法律法規體系。

延邊州在全國自治州中最早開展“民族團結先進集體、先進個人表彰”活動,還率先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七進”模式。近年來,全州還在城市民族工作中推廣“民族團結進步促進會”模式、在邊境一線實施“民族團結·富民固邊”活動,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全覆蓋。

在延邊,“不謀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謀全局”成為共識。牢固樹立“抓好民族團結是本職、抓不好民族團結是不稱職、不抓民族團結是失職”的理念,将民族團結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納入幹部教育培訓内容和中小學教學課程、納入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考核範疇,凝聚民族團結工作合力,不斷增進“三個離不開”和“五個認同”。

文化教育傳承 民族團結“金種子”生根發芽

走進延吉市中央小學,迎面走來的學生們彬彬有禮送上問候并躬身行禮;教室長廊兩側,“民族團結一家親”的照片,展示着各民族同學互幫互助、天天向上的故事。

延吉市中央小學是一所具有百餘年曆史的城區民族小學。近年來,延吉市中央小學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開設了“七彩幸福花”“民族文化日”等課程體系,以“民族團結月”“藝術月”等節慶活動課程作為補充,把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落實到學校日常教學和實踐當中。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70周年大慶(延邊朝鮮族自治州)1

延吉市中央小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五年級中隊活動。(資料圖片 延吉市委宣傳部提供)

從2009年開始,延吉市中央小學就與多所小學結對子,組織師生開展“民族學校手拉手聯誼”活動,相同年級結成民族團結姊妹班,共同舉辦講故事、課本劇展演、讀書選拔賽等活動,增進各民族學生之間的情誼。

“中華文化是主幹,各民族文化是枝葉,根深幹壯才能枝繁葉茂。”2021年以來,學校依托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了班班傳黨旗活動。師生們通過黨旗傳遞儀式、主題班會、展闆等形式,深切感悟中國共産黨百年光輝曆程之偉力。

“我們始終堅持要潛移默化地厚植學生愛黨、愛祖國、愛中華民族、愛家鄉的情感。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金種子’在校園裡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延吉市中央小學校長姜海英說。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70周年大慶(延邊朝鮮族自治州)2

朝鮮族農樂舞。(資料圖片 延吉市委宣傳部提供)

“每到大型節慶活動,一定少不了象帽舞表演。”延邊州汪清縣雞冠鄉影壁村村史館館長孫清團介紹,象帽舞是朝鮮族農樂舞的一種表現形式。2009年,朝鮮族農樂舞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

如今,影壁村的文化生活總是彌漫着朝鮮族農樂舞的優美旋律、滿族秧歌的鼓樂和村民的歡笑聲。

“我們村有120平方米的農樂舞展示排練廳,還有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的村史教育基地和長1000米的黨史一條街。”孫清團說,現在生活好了,每天晚上大家都願意出來轉一轉、玩一玩,象帽舞隊已經超過30多人了,是全鄉的文化招牌!

不僅有超過30餘人的象帽舞隊,影壁村還有由60餘人組成的專業秧歌隊。兩種舞蹈形式交融,歡笑聲不斷,各族人民在一起交融交往交流,構成了中華民族一家親的溫暖畫面。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70周年大慶(延邊朝鮮族自治州)3

朝鮮族農樂舞表演(資料圖片)。人民網 馬俊華攝

交融交往交流開出民族團結“幸福花”

10月1日,延吉市建工街道延虹社區以第70 個“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為契機,開展“喜迎二十大 趣在重陽節 共話鄰裡情”民族團結主題活動。

在這個轄區面積1.1平方公裡、總人口7000多人的社區,彙聚了11個民族的中華兒女,大家其樂融融,心手相牽,逢年過節,社區舉行慶祝活動,居民們都會踴躍參加,氛圍融洽。

今年3月,延邊州民委、延吉市民宗局将延虹社區打造成了民族團結宣傳社區。走進社區,民族團結元素随處可見,各民族特色節日躍然牆上,有春節、端午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還有滿族的開山節、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彜族的火把節、朝鮮族的花甲節等,社區結合特色節日節點開展相應的民族團結活動,場面十分熱鬧。

在珲春市,20多萬人口中生活着30多個少數民族。“每逢重要節日,大家都聚在一起做美食、演節目。漢族居民幾乎都會腌制朝鮮族泡菜,朝鮮族居民也都會包餃子。”珲春市新安街道長安社區居民沈金榮說。

自2017年實施全國雙語和諧(鄉村)社區示範點建設以來,長安社區不斷創新活動載體,引導各族群衆尊重彼此文化、互相學習語言、增進文化認同。

在延邊州,這樣的多民族聚居社區随處可見。立足構建嵌入式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延邊州建立和完善州、縣(市)、鎮(街道)、村(社區)四級民族工作網絡,還以各民族重要節日為載體,組織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将各民族風俗潛移默化融入休閑娛樂,增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共同認同感。

文化是多民族和諧交融、建設共有精神家園的紐帶。延邊州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延邊曆史文化資源出發,深入挖掘和運用延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料,積極傳承、保護和發展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2018年起,延邊州每年拿出10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民族文化事業發展,保護傳承滿族剪紙、朝鮮族洞箫等非遺項目,搜集整理非物質文化遺産300項,打造了舞劇《阿裡郎》等文藝作品。

延邊州着力推動各族群衆交往交流交融,積極創造各族群衆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的社會結構和社會條件,促進各族群衆情感、文化、利益“三融合”,使各族群衆做得了和睦鄰居,交得成知心朋友,結得成美滿姻緣。

延邊州還建立完善服務少數民族機制,通過“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活動中心”“城市少數民族工作站”等服務平台,為少數民族群衆提供系統化管理服務。同時,在各族群衆中開展愛心幫扶、扶貧助困、鄰裡互助等志願服務活動,傳遞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正能量,鼓勵各族群衆團結共事。

手足相親、攜手同行,作為連續5次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的少數民族自治州,延邊州把尊重、發展少數民族文化與傳承、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有機融為一體,精心培育民族團結進步的深厚土壤。

“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是延邊各民族人民共同的心聲。如今,民族團結和共同繁榮的“和美”畫卷,在廣袤的延邊大地逐筆繪就。新時代的延邊,民族團結之花越開越豔,中華民族共同體主旋律越唱越響。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