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單單#那英 楊紫#的一個熱搜,在微博發酵了許久,火藥味十足。
原本隻是一檔劇本殺的遊戲,那英在第一期被卧底楊紫“騙過”之後,便種下了心結。
接下來不論楊紫什麼行為,對她來說都是作假。
甚至當場直言對楊紫并沒有好印象;
在藏寶物環節,同樣是掩藏道具的行為,别人做了,那英誇贊:“這孩子真棒!”
而到了楊紫這裡,卻變成了“心眼多。”
在第二期遊戲結束之後,那英指着楊紫說:“你這個壞人,你不得好死!”
成為了楊紫好幾天的陰影。
雖然是在遊戲中說出了這些話,但并不代表對方就不會受到傷害。
看着楊紫每一次突然被針對的苦澀表情,然後再一秒反應過來,笑着巧妙化解尴尬的時候,眉頭也跟着皺了起來。
很多網友也紛紛表示代入感太強了,被霸淩孤立的陰影又一次被勾起......
中傷人的話,并不能用“性子直”來一筆帶過。
越來越流行的“真我”,并不是肆無忌憚地借着遊戲的名義,面無表情開着所謂的“玩笑”。
口無遮攔≠真性情
季羨林季老先生曾說過:
我交了一輩子朋友,究竟喜歡什麼樣的人呢?
約略是這樣的:質樸、平易;硬骨頭,心腸軟;懷真情、講真話;
不阿谀奉承,不背後議論;不人前一面、人後一面;
無嘩衆取寵之意,有實事求是之心;
不是絲毫不考慮個人利益,而是多為别人考慮;
關鍵是個“真”字,是性情中人。
真性情,不僅講究“真”,還講究“情”,
所謂“情”,是懂得換位思考,是懂得将他人的喜怒通感自己的感受。
兩者并進,這才是真正的“真性情”。
前幾年,袁姗姗和張小斐參加一檔名為《青春同學會》的綜藝。
在一次快要睡覺之前,袁姗姗突然開口問其他男同學:”張小斐真的打呼噜嗎?“
男同學立馬回她:”你這問題問我合适嗎?“
袁珊珊随即哈哈大笑,笑完還揪着這個點不放再次提問:
“那你們誰說張小斐睡覺打呼噜啊?”
“那她真的打呼噜嗎?”
問題不了了之......
等到張小斐洗完澡回來,
她又當面繼續問:“哎,我問你個正經問題,你睡覺到底打不打呼噜?”
還直言說:要是打呼噜的話,就讓她去和打呼噜的男同學一起睡覺。
這背後的一切言論,張小斐在節目播出後才知曉,
看似昔日同學玩笑話的背後,一字一句卻将自己置于尴尬又無奈的境地。
而“打不打呼噜”這個充滿着戲劇性的命題,被拿出來台面上不斷提及公開挑釁的那一瞬間,
張小斐成為被讨論的中心人物,介懷地發了微博澄清,也并沒有讓她真正的釋懷。
有人會說,這不過就是開個玩笑,有什麼好生氣的?
但是,玩笑是讓對方覺得好笑才是玩笑。并不是通過戲言來滿足自己的快感。
見過一些善于開玩笑的人在酒席上進退有度的調節氣氛;
也見過将尊重抛之度外,口無遮攔地開着“玩笑”,直戳朋友痛處的人。
前者是能讓整個氛圍調動起來,
後者呢?是給人以難堪,也給自己埋下了隐患。
出言有尺,玩笑有度,才是真正的“真性情”。
“口無遮攔”與“真性情”永遠都不能畫上等号。
“心直口快”
不是一塊用來傷人的擋箭牌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會聽到自立“真誠”人設的他/她說:
“我其實就是刀子嘴豆腐心,沒有什麼壞心眼。”
“忠言逆耳利于行,我總不會害你的!”
“我這人就是說話直,你可别生氣啊!”
“我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可能說了你會覺得不舒服,但我是真的為你好。"
所有傷人的直言直語,仿佛隻要套上了“刀子嘴,豆腐心”或者是“忠言逆耳”這個說辭,就變得理所應當起來。
還記得幾年前微博博主推拿熊的一條微博,短短幾句,戳中了多少網友的心?
沒有什麼說話難聽但心地善良的好人。
說話難聽就是壞。
小孩的殘忍,年輕人的刻薄,他們對世界的恨都是發自真心的。
刻薄就會造成傷害,懂得為人處世的年輕人,怎麼可能說話一字一句都帶刺?
那群假裝心地善良的人揣着明白裝糊塗,想着這軟柿子好捏便争相地來蹂躏。
作家周魚說過:善心是需要通過善言表現出來的,惡言之下自有惡意。
不是你給對方扔了個盾,就可以拿着矛任意的刺向對方。
再好的關系,也要把握好說話的分寸感。
嘴上留德,是在為自己留福,為他人留心。
《紅樓夢》中一回,劉姥姥進府,賈母帶着一衆夫人姑娘圍坐在一塊行酒令。
輪到黛玉時,因被逼得緊,沒細想便說出“良辰美景奈何天”,“紗窗也沒有紅娘報”。
剛說完,薛寶钗就回頭望向黛玉,欲言又止的她最終選擇沉默。
原來,這兩句話分别出自《牡丹亭》、《西廂記》,在當時這類書被視作有傷風化,世家女子是絕不能碰的。
但寶钗并沒有當場直言讓黛玉難堪,而是等到隻有私下二人的時候才委婉地勸誡她,
先自揭“那些雜書我也看過”的短處,再是希望她小心為好。
先是注重場合,再者是共情,最後才委婉勸說,寶钗的真誠,傾心袒腹。
如果當時寶钗當場揭穿,在場的所有人都會異常尴尬,黛玉更是會下不來台面。
文字是死的,如何表達出來卻是人來拿捏的。
明明可以通過婉轉的方式給顆甜棗,就不要不分場合的出言不遜給一巴掌。
得體的世故 勝過無禮的耿直
魯迅先生在《立論》中寫過一個故事:
一家人家生了一個男孩,高興透頂了。
在辦滿月酒的時候,抱出來給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點好兆頭。
一個說:“這孩子将來要發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謝。
一個說:“這孩子将來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幾句恭維。
一個說:“這孩子将來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頓大家合力的痛打。
孩子會不會發财?會不會做官?
這些哪裡有人能說得準,片面的從另外一個角度想,他們的确是“說謊”了。
最後一句話雖然是大實話,但沒有人願意聽。何不把這句話換成:
“我希望孩子一輩子平平安安,長命百歲。”未嘗不可。
我們在追随“真性情”的路上,事先要邁過的門檻,
并不是一股腦的,不注重場合的把一切所思所想都全盤托出;
而是懂得在尊重他人,考慮他人的感受之後再抒發己見。
楊紫在幾年前就發過這樣的微博:
我想:言行舉止都當如此。
如果口中滿是玻璃渣子,卻自持待人真誠為由與之相處,換位思考一下,又有誰能夠接受?
要知道:耿直不等于要傷害别人,懂得變通不等于變得世俗。
俗話說,舌上有龍泉,殺人不見血。
要為他人留下一份體面,更讓自己積攢一路好人緣。
嘴上留德,就是一個人最大的善良。
✏️作者:僅僅,責編:恰恰。本文首發于微信公衆号「行動派」,ID:xingdongpai77,在這裡,用行動創每一個當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