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科舉制與高考的聯系

科舉制與高考的聯系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9-27 21:30:35

科舉制度與高考對于一般家庭意義

科舉制與高考的聯系(科舉制度與高考對于一般家庭意義)1

一、科舉制度:

1.1科舉考試對當時百姓家庭意思:

科舉制徹底打破血緣世襲關系和世族的壟斷;“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會中下層有能力的讀書人進入社會上層,獲得施展才智的機會。

1.2古代科舉制度:隋朝605年就已經實行科舉制度。需要層層選拔最後參加鄉試、會試考試,最後殿試統一排名次分配工作。

1.3科舉過程:

第一關 院試:由轄區各縣各州考生參加,考試合格者被稱為“秀才”。

第二關 鄉試:各地“秀才”聚集省會參加省統考,每3年舉行一次的,考試合格被稱為“舉人”,第一名尊稱“解元”(類似“省狀元”吧)。舉人身份已經進入仕途大門口,許多人每複讀3年再靠一次,到天命之年未必成功。還記得“範進中舉”故事嗎,換成我可能也會瘋癫吧。舉人如果不想再往上考了,可以到吏部(現在中央組織部)備案,那個政府部門由空缺你就可以被任命上任。

第三關 會試:各省府“舉人”聚集京城,參加全國統考,由禮部出題(現在教育部文化部外交部總稱),合格者尊稱“貢生”,第一名為“會員”。鄉試次年舉行,周期每3年一次,取得貢生身份以後考試不再淘汰賽。

第四關 殿試:全國的“貢生”參加。合格者被稱為“進士”。

考試地點再皇帝的“金銮殿”舉行,皇帝親自出題,親自主考,親自排名次。進士被分為3個等級(三甲)。

一甲取前3名,賜“進士及第”,第1名:狀元(全國第一名),第2名榜眼,第3名探花,直接任命官職。狀元翰林院修撰(從六品),榜眼探花為翰林院編修(七品芝麻官),終極職位有機會進入内閣,内閣首輔類似美國“國務卿”。

二甲三甲,賜“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取若幹名,經過傳胪大典,頒發進士證書後,再經過“朝考”,成績優秀者被選為“庶吉士”進入常館深造(理解類似中央黨校),然後選為翰林官,有入閣内閣機會。其餘進士配分配各部委當主事(文員),或去地方當知縣(正七品芝麻官),到退休年齡可能沒機會混到中央部委,更不要談入閣。

二、現在高考

科舉制與高考的聯系(科舉制度與高考對于一般家庭意義)2

2.1 高考對于普通家庭孩子意思:

對普通家庭孩子而言,高考是他們改變命運最重要的一次機會。高考雖然隻是人生極短的一個片段,但它是一個重要片段。雖然高考不可能決定人的一輩子,日後的人生還要面對無窮無盡的考驗,但在這樣一個公平競技的起點,為未來人生能夠打開一扇新的大門,這是絕對平等的機會。

2.2相對古代科舉,現在高考參賽資格下降,錄取人數逐年增加,高考含金量下降,即便如此現在高考不同學校相差甚遠。

科舉制與高考的聯系(科舉制度與高考對于一般家庭意義)3

不同學校畢業總體區别:

985大學——階層跨越

211大學——前途無量

重點一本——衣食無憂

普通二本——半身奔波

民辦本科——耗光家裡積蓄,工作難找

高職專科——學個手藝活,直到退休

社會大學——底層打工,受盡磨難

用功讀書目的,不是為了跟别人孩子比成績,而是将來能擁有更好選擇,而不是被迫謀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