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龍擡頭;萬人來,拜伏羲”,為了能夠給人祖爺敬上第一柱香。
很多人提前一天趕到了太昊陵,早早地做着準備,淩晨十二點的鐘聲響起,人們把帶來的元寶、香燭紛紛在伏羲墓前點燃。不長時間,陵前的十幾米香池,香灰已堆積如山。袅袅香煙升騰着他們的赤誠之心,躍躍火苗映射着他們的懇切之情。
這種對于祖先的崇奉和恭敬,是人們對人祖伏羲創造中華文明的銘記和感激。
據史書記載,由于氣候劇變,生活在今甘肅天水一帶以蛇為圖騰的氏族部落在首領伏羲氏的帶領下走出山洞,沿着黃河南岸東下追逐太陽,後定居于“宛丘”,也就是淮陽。伏羲以宛丘為都開創了華夏文明,他制婚嫁,定姓氏,畫八卦,興庖廚,結網罟使人類擺脫了群居時代的蒙昧;而後統一其他部落,創造了龍的圖騰,華夏子孫被稱為“龍的傳人”也由此而始。
淮陽廟會,不僅是盛大的祭祖典禮,也是一場文化特色濃郁、影響意義深遠的民間民俗文化盛宴。羲皇廣場上,泥泥狗表演讓人贊歎;花鼓燈、武舞、河洛大鼓、蒙古長調......舞姿簡單樸實、鼓點漫漫激昂,心底的喜悅毫無矯飾的表現在臉上,扭跳間述說着平凡日子裡普通的喜怒哀樂,期盼人祖爺保佑他們在此後的日子裡平安健康。文化遺産跨越地域成為人們心中不朽的文化記憶。
藝人們抑揚頓挫的歌聲把思緒帶到久遠的從前,每個人都好像與千年前的人物風情進行了一場難忘的邂逅。太昊陵裡依然搖曳着興旺的火光,香客們還在埋頭為人祖爺燒着紙錢,人們如此虔誠的祭拜,不僅是為了記取人祖恩德,也是為了追尋華夏民族的人文原點,更是為了中國民族的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和發揚,在曆史的長河中走的更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