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的 PHIIDF 大會和 HIGHLIGHTS 2016 上,展示了一款新型的 QUINT 工業電源,其中最吸引眼球的亮點,就是其内嵌了 NFC (近場通訊技術)。
那麼,作為一款工業産品,幹嘛要集成移動通訊技術呢?
事實上, QUINT 電源中集成 SFB 、POWERBOOST 和預防性功能檢測等技術,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之前的幾款 QUINT 電源就已經具備這些能力了。隻是這次,集成了 NFC(近場通訊技術)功能,用戶可以借助手機等智能移動設備,設置電源監控和診斷參數,如:電壓、阈值信号和定義特性曲線等。
如下圖所示,用戶先用手機等移動設備浏覽器的 H5 頁面編輯電源參數,将手機靠近相應的 QUINT 模塊,即可完成設定參數的無線“下載”傳輸。
所以,這麼看來,在這裡 NFC 近場無線通訊相當于我們原來用的串口或USB 編程電纜的作用。通過這種近距離的無線通訊技術,在參數設定和配置上提升了産品操作的易用性,總的來說還是為了産品本身集成的各種功能服務的,而并不是産品的核心功能。盡管看上去很有創意,很獨特,也的确是個不錯的賣點,但個人認為并不是重點。重點仍然是這款工業電源本身的電源輸出特性和集成的 SFB 技術。
那麼,既然是無線通訊技術,為什麼不選擇使用 Wi-Fi 或藍牙呢?這裡我覺得廠家還是有一定考慮的,主要還是操作的易用性。因為我們知道,在使用這些無線通訊時,是需要搜索設備并做連接匹配的。Wi-Fi 需要設定 IP 地址和網段,藍牙需要搜索配對;而 NFC 隻需要将兩台設備靠近(10 cm 左右)确認即可實現點到點的連接。所以,使用 NFC 可以做到參數設置時較快的設備連接。
當然,除了易用性,廠家是否也有集成成本的考慮也是沒準的。畢竟,對于電源模塊這種小型工業産品,一個無線通訊模塊的成本也是相當可觀的。
如果僅從這款産品來看,個人并不認為 QUINT 會因為 NFC 技術的嵌入而成為爆款(盡管我覺得是款相當不錯的産品)。如果不幸真的成了爆款,我想也應該是因為其 SFB 和 POWERBOOST 等技術。
一方面,如前面所說,NFC 僅僅在參數設定和配置上提升了産品操作的易用性,并不是産品的核心功能;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看一下 NFC 在移動通訊上的普及率,可以說市面上大部分手機仍然不具備 NFC,所以,如果用戶手機不帶 NFC,菲家會考慮“買電源,送手機”麼?另外,未來 NFC 的走向和應用普及程度也仍有不少不确定性,所以,這麼看,比較現實的說,這款産品的 NFC 不免有些“雞肋”的味道。
盡管這款 QUINT 電源不一定會成為一款爆款的工業産品,但這并不影響其身上所具備的風向标式的特質。請允許我在這裡大膽的預言,說不定在若幹年之後我們回顧智能制造的發展曆程,這款産品所集成的這些技術和功能,在工業制造領域很可能會被認為是具有劃時代曆史意義的。
為什麼這麼說?
僅僅從工業電源的發展看,類似 SFB 和預防性監測等功能,應該是未來幾年工業電源智能化發展的重要趨勢和方向。記得在半年前,我們就曾經報道過 SITOP PSU,就是一款新型的智能電源。目測未來應該會有越來愈多類似的智能電源、以及我們想不到的各種智能化功能。
從智能制造和工業物聯網的發展看,通過集成無線通訊技術實現設備之間或人機之間的信息數據交互,應該是工業産品發展的另一個重要趨勢。我們之前就曾經報道過《手機玩轉變頻器》和《手機調試編碼器》,據了解 COGNEX 也推出了協助調整條碼讀碼器的的移動 APP,Indra 家的伺服産品也可以通過 H5 頁面進行調試和配置了,相信未來通過移動設備操作工業産品會越來越流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