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傳》
一部小說中最讓人難以為忘卻的就是書中性格各異的人物了,這些人物也将整個故事串了起來,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細數呼蘭河小城裡那些讓人不能忘懷的人物。
蕭紅在寫《呼蘭河傳》時,提到了很多人物,但在我看來,這些人又分為兩種。
第一種人物的出現是為了鋪墊和介紹小城的環境和氛圍,他們大多沒有自己的名字,比如賣饅頭的、賣麻花的、租房子養豬的,而第二種人物則帶有更多個人色彩,他們的出現直接的證明了這座城市人們的善良、愚昧、封建、傳統,比如小團圓媳婦、有二伯等等。
接下來我們細數這些重點角色各自的特點。
1、小團圓媳婦。
12歲,但因為長得高不得不謊稱自己14歲。
最初嫁過來時頭發又黑又長,梳着很大的辮子,見人就笑,一點也不害羞,吃飯能吃三碗。
這樣的形象在讀者看來,應該是很健康、活潑的女孩子,而也正是因為這種活潑,在那個年代反而是一種禍事。
婆婆看不慣她這樣的落落大方,于是用各種方法折磨她,直到她死去。是《呼蘭河傳》中最為悲劇、最讓人心疼的一個人物。
2、小團圓媳婦的婆婆。
封建、迷信、愚昧、沒人性到極點。原本好好的一個媳婦,卻因為外人的幾句話而不滿意起來,先是打了她一個月,接下來又開始花錢請人跳大神、用熱水給團圓媳婦洗澡、最終把團圓媳婦折騰死了,而她内心也不得安甯。
在《呼蘭河傳》中,人們都很喜歡看熱鬧,不管是好事還是壞事,于是被看熱鬧的人,也因為這種虛假的熱鬧場面蒙蔽了心智。
婆婆再折磨小團圓媳婦的時候,最受衆人關注,于是她也不管人的死活,隻管聽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出謀劃策,扮演這場悲劇裡的劊子手。
3、祖父
真正帶給蕭紅快樂的人。
祖父的形象似乎是呼蘭河傳中最正常的一個人物。
他并不像那些愚昧無知的人們一樣,喜歡觀看熱鬧,反而在團圓媳婦到來,大家都着急趕去看的時候,吃飯依然慢慢悠悠。
後來聽說婆婆打團圓媳婦,還專門去他家說了幾次,可見祖父是一個真正善良的旁觀者,他并沒有參與這場荒唐的鬧劇,并且試圖阻止過,雖然最終也沒能改變什麼。
祖父給了孩子足夠的自由天地,在他的園子裡,蕭紅找到了童年最大的樂趣。
4、有二伯。
地位低下,曾經勤勞肯幹,卻得不到好的回報,地位不如家裡一般的仆人。
但他是奴隸地位,主子思想,心态嚴重扭曲。
有二伯原本與團圓媳婦都是一類人,卻也瞧不上團圓媳婦,在悲劇中扮演了一個可憐的旁觀者。
他喜歡說大話,在小孩子面前裝英雄。他同樣是那個年代的受害者,卻讓人同情不起來。
5、馮歪嘴子
他是《呼蘭河傳》第七章着重描述的人物。
他敢于打破封建傳統規矩,勇敢地追求愛情和幸福,要争得做人的權利,力圖改變自己的命運,表現出生的堅強和勇氣。
他敢于和王大姑娘自由戀愛結婚,是需要勇氣和膽量的。
馮歪嘴子任憑人們奚落,平靜地生活着。
他是那個年代為數不多的有思想的人物,并且還敢于與時代作鬥争,做真正的自己。
他并不在意别人說什麼,隻求自己過的心安,快樂。
名字雖然不好聽,卻是我在《呼蘭河傳》中最為佩服的一個人物形象。
好了,到這裡,基本就将這本書中的人物盤點完畢了,想要記住一部小說,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總結這部小說中各個人物的特性。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