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一個刻骨銘心的人?
他(她)在我們情窦初開的年紀裡出現在了我們的生命裡,在我們懵懂無知的時候,讓我們初次體會了深刻的愛情;
又或者是在我們已經具備了一定成熟的愛情觀時,他(她)恰如其分地出現,讓我們知道一段舒适的、正确的愛情是什麼樣的。
不管是前者還是後者,他們都成為了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以至于之後分開了,我們都沒辦法釋懷。
我們嘗試過挽留,但卻無濟于事,我們也嘗試過就恨他(她),但卻發現那不過是給自己築了一個囚牢罷了。
我們承認,我們是沒辦法忘記他(她)的,可難道就隻能讓我們繼續深陷在泥潭當中無法自拔了嗎?
當然不是。心理學研究表明,忘不了一個人,不用刻意不聯系,這樣處理會更好。
刻意去做的事情,向來是适得其反
我們在睡覺的時候如果胡思亂想,是很容易就會失眠的,于是我們不斷地提醒自己不要去想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
奈何越是控制自己不去想,反而越是會胡思亂想。
心理學家丹尼爾 · 魏格納做過一個實驗,他要求志願者不要讓自己的腦海中出現一隻白色的熊。
奇怪的是,志願者想要讓自己腦海中的白熊消失或者是淡去,腦海中白熊的輪廓就越是清晰。
這就是心理學當中的白熊效應,它指的是人們的思維會呈現一個逆反趨勢,越是告誡自己不要做、不要去想,往往就越是會做、會想。
當我們想要忘記一個人的時候就是這樣,我們覺得很痛苦,強迫自己不要去想和對方有關的事情,可越是如此,我們的大腦就越會不由自主地蘇香桐。
周星馳說過一句話:“你根本忘不了一個認真愛過的人,你以為錯過的是一個人?其實你錯過的是整個人生。”
那是我們人生的組成部分,我們又怎麼可能會泯滅一段真實存在的事情?
所以,刻意去忘記一點意義都沒有。
忘不了一個人時,不妨試着讓自己忙碌起來
電視劇《二十不惑》裡面的周尋是姜小果的白月光,在姜小果初入職場的時候,是周尋一步一步教會她該怎麼生存,他是姜小果人生路上的導師和引路人。
當時的姜小果還沒有褪去青澀,她很喜歡周尋,可周尋很成熟,他也對姜小果有好感,但成年人的喜歡更多的是克制。
所以,他才說愛情隻占自己生活中的10%,姜小果誤以為他不喜歡自己,也就心灰意冷了。
在那之後,姜小果并沒有讓自己刻意去忘記周尋,而是按部就班地經營自己的生活,按照當初周尋的樣子去靠近。
再相見時,姜小果完成了蛻變,她仍然對周尋有感情,畢竟那是她的白月光,但她沒有自怨自艾,仍舊可以平靜地和對方談話,一如當初。
大冰曾說:“緣來緣去,緣聚緣散,惜緣随緣莫攀緣。”
總有人覺得一定要忘記一個人才好,可我們發現我們根本無法忘記,如果執着于這件事情,就會把我們所有的計劃都打亂。
既然如此,我們何不試着接受這個事實,然後讓自己忙碌起來,經營自己的生活?
人在忙碌起來的時候,那些亂七八糟的想法就不會輕易攻占我們的生活。
别擔心,時間會教會我們如何去釋懷
愛而不得的事情常有,這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
暫時放不下、無法忘記也很正常,我們沒必要勉強自己。
當我們不小心磕到碰到了,會很疼,過幾天淤青消散了,痛感也就會減弱,再過幾天,痛感全無。
這就說明時間會淡化一切,愛情更多的是來自精神上的事情,可能要比肉體更緩慢一些,但也會被時間稀釋。
所以,忘記不了也沒關系,時間會幫助我們淡化。
張小娴在《謝謝你離開我》裡寫道:“有些東西是沒法挽回的,有些人,過去了就沒法重來。時間沖淡了往事,卻留下了好像比原本更詩意的感覺。 ”
我們沒必要一直停留在過去,失去了就是失去了,已經發生的事情,再難過也改變不了事實。
既然如此,我們就試着接受。
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去讀書、去旅遊、去結交新的朋友,當我們慢慢地充實自己的生活時,就會發現時間也會過得很快。再回頭的時候,我們就會覺得,曾經放不下的事情,如今也可以做到釋懷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