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豐富群衆文化生活?來源:隴東報-掌中慶陽 ,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春節期間豐富群衆文化生活?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來源:隴東報-掌中慶陽
文藝彙演、社火表演、戲曲演唱、民俗展覽……虎年新春,我市推出系列文化活動讓年味兒更濃。
一場又一場群衆廣泛參與的文化盛宴,一次又一次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我市精心策劃線上線下文化活動,不斷營造出歡樂喜慶、文明祥和的節日氛圍。
文化涵養“慶陽年”
“過大年,貼春聯”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為增添節日氣氛,春節前,我市部分書法愛好者深入基層、深入居民樓院開展義寫春聯及書畫創作活動,為群衆送上充滿年味的文化禮物。
“每年春節前,我們都會開展一系列文化下鄉活動,為老百姓寫春聯、畫門神。”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邵建甯說,春聯雖小,卻飽含情意,我們送去的不僅是春聯,更是新春的祝福。
市圖書館推出線上圖書閱讀、“慶新春,尋古韻”線上猜燈謎答題、臘八節民俗文化展覽、“逛春節詩展,過文化新年”春節詩詞主題展覽等一系列線上活動,通過“雲端”交流推送文化知識,讓慶陽人的春節文化生活有了新格調。
市博物館持續推出13場“虎年春節系列社教活動”,通過線上直播互動、網絡圖片展覽的方式,全面展現春節豐富多彩的文化習俗。在抖音、快手等平台開展“年味,從一桌團圓飯開始”線上直播社教活動,講解員為網友講解了年夜飯的由來和意義,以及餐桌禮儀等;開展“虎年春節系列——過年七天樂”活動,從除夕到正月初六,每天推送一篇公衆号文章,以圖片和文字相結合的方式展現與當日相關的春節習俗知識。
好戲連台“雲”拜年
群“音”荟萃,歌唱盛世。1月25日晚,慶陽市2022年新春音樂會在慶陽大劇院錄制,錄制好的音樂會在春節期間進行線上展播。錄制現場,燈光與音樂交輝,掌聲與贊歎聲相融,在入耳入心的動人旋律中,現場觀衆随着優美旋律感受新春腳步,在豪邁氣氛中彙聚奮進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市民族管弦樂團負責人劉海濤是這次新春音樂會排練工作主要負責人之一,他告訴記者,新春音樂會主要以慶陽民歌為基本素材,在演奏演唱經典器樂、聲樂作品的基礎上,挖掘慶陽音樂元素,突出慶陽特色和紅色主題,傾力打造“慶陽文化符号”,這是慶陽文藝工作者合力譜寫的時代贊歌。
今年的春節文藝演出主要以“雲演出”形式呈現,但在設計安排上,力求做到受衆“全覆蓋”。2月10日晚7點半,市黃土緣演藝公司根據2022年慶陽市“展慶陽文化魅力 慶文明歡樂新年”線上春節群衆文化活動安排,開始了為期10天的春節惠民演出。經典秦腔劇目《桃李梅》熱鬧開鑼,帶有方言底蘊的唱腔婉轉悅耳,劇情扣人心弦,燈光特效完美搭配,讓觀衆大飽眼福耳福。接下來的幾天裡,《金麒麟》《孟姜女哭長城》《生死牌》《清風亭》等也将輪番上演。
“往年我們演職人員深入基層為大家獻藝,跟群衆心連心,在現場一起唠家常,今年雖然是線上為大家演出,但我們依然熱情不減,都拿出看家本事,給大家把戲唱好,讓大家過個熱鬧年。”戲劇演員尚小麗說。據了解,市黃土緣演藝公司演職人員克服各種困難,借助“雲端”開展惠民演出,用優秀劇目惠澤廣大觀衆。
傳統社火鬧新春
每逢春節,社火便成為老百姓重要的文化娛樂活動之一。今年,各縣(區)的社火隊将鑼鼓、舞龍、耍獅、扇子秧歌、民族舞、廣場舞等多種傳統表演形式與現代時尚元素文化結合起來進行演出,不論男女老少,都參與其中,展現出新時代農民的新氣象。
2月9日,甯縣南義鄉馬戶村村民自發組織在村廣場上進行社火表演,舞龍獅、扭秧歌,以此表達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81歲的楊全福是馬戶村社火隊的一員,每年他都參加村上的社火表演,今年他扮演的是“财神”的角色。“耍社火是一件很熱鬧的事情,我就是個愛熱鬧的人,所以每年都參加。社火表演不僅可以宣傳黨的政策,更能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楊全福說。
在廣場表演完畢,社火隊又排起長龍,在人流的簇擁下走街串巷,挨家挨戶為村民送去熱鬧的表演,村民燃放鞭炮争相歡迎。
2月10日的西峰區肖金鎮安置小區同樣熱鬧非凡,肖金鎮上劉村溝脫組社火隊在這裡進行社火排練,現場鑼鼓喧天,吸引了衆多居民前來觀看,精彩的節目讓居民大飽眼福,他們紛紛拿起手機拍照留念,并不時鼓掌叫好。
肖金鎮安置小區居民李月琴說:“雖然隻是在排練,但熱鬧的鑼鼓聲吸引了我們,節目很多也很精彩,我希望在小區能經常看到這樣的文藝演出。”
上劉村溝脫組組長脫世芳說:“溝脫社火隊自成立以來不斷推陳出新,吸引了衆多村民參與。社火表演就是為了豐富群衆的精神文化生活,營造歡樂祥和的節日氣氛,更重要的是通過社火表演團結群衆,增強凝聚力。”
本文來自【隴東報-掌中慶陽】,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