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默克爾在職期間幾次訪華

默克爾在職期間幾次訪華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30 01:25:19

執筆/姜鋒

編者按

明天,德國總理默克爾的專機又将飛抵北京。說“又”,是因為這是德國“鐵娘子”2005年就任總理以來的第12次訪華之行。這樣的頻率,使她成為來華次數第二多的外國元首,僅次于普京的19次。​

兩天時間,默克爾将先後“打卡”北京、武漢。除與中國國家領導人會晤外,還将出席中德經濟顧問委員會會議、中德對話論壇閉幕會議等活動。

這次,她還延續了以往訪問的一些“傳統”,比如率大型商貿代表團同行,參觀兩國企業,并可能上演與當地民衆新密接觸的“保留節目”。

默克爾在職期間幾次訪華(默克爾第12次訪華)1

在中美貿易戰正酣、美歐多領域摩擦難消的大背景下,歐洲“領頭羊”德國的總理高調訪華,引起廣泛關注。為什麼默克爾“14年如一日”關注對華關系?當前中德關系實際情況怎樣?未來,中德關系又如何實現既造福于兩國、又有益于世界的更深層次發展?......

針對這些問題,刀哥邀請上海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姜鋒撰文解析。姜書記曾在中國駐德國大使館工作,對德國和歐洲問題有着長期觀察和深入研究。

現将文章呈上:

德國總理默克爾6日到訪中國,這是她上任14年來第12次訪華。在中美貿易摩擦持續、美歐貿易争端懸而未決、國際秩序遭受嚴峻挑戰的背景下,默克爾此訪備受國際社會關注。

1

中德關系近年來一直保持高水平發展。

這首先體現在政治互信上。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兩國在很多問題上看法相同或相近。雙方領導人保持高頻次的互訪或其他場合會晤。

中德政府磋商機制和兩國間70多個官方合作對話機制,分别從頂層和具體層面推動兩國各領域務實合作。

其次,中德經貿關系充滿活力。盡管美國挑起貿易争端給全球經濟帶來巨大破壞,但中國仍承諾并以實際行動進一步擴大開放。在此背景下,中德經濟合作空前繁榮,合作深度不斷加強,潛力仍然巨大。

2018年中德雙邊貿易額達到1993億歐元,中國連續第三年成為德國最大貿易夥伴,德國也是中國在歐洲的最大貿易夥伴國。

除了貿易和投資,兩國還在制度和規則等層面開展經典合作,比如在亞投行制度建設和運營中的深度合作就受到國際社會高度評價。

默克爾在職期間幾次訪華(默克爾第12次訪華)2

第三,兩國在社會關系上相互欣賞和尊敬。目前有3.7萬名中國學生在德留學,上千名中國學者在德開展研究工作,雙方高校建立了1300多個合作協議。

德國學習漢語的人數不斷上升,中國是歐美以外德國學生最大的留學目的國。青年人的選擇是基于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可被視為中德社會關系的晴雨表。

2

當然,簡單描述中德關系是一個巨大挑戰。這一關系越是豐富多彩,就越具複雜性。

今年3月我拜訪德國外交部負責亞洲事務的官員,對方提到中德關系的豐富和複雜性時說,中德關系對德國已經不是單純的外交了,也是影響内政的熱點。

事實上,外交不僅在内政化,也在社會化,很多人通過互聯網關注外交事件,發表各自觀點。讓政治人物頭疼的是,民衆的觀點通常與他們大相徑庭。

柏林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和貝塔斯曼基金會前不久發布的調查結果表明,德國本屆政府任期尚未過半,完成的工作卻已過半,稱得上是創曆史記錄的好。

但政府不俗的施政成績并沒得到民衆廣泛認同。另一民調機構阿倫斯巴赫研究所的同期民調結果令人驚訝:僅1/10的德國民衆相信政府能兌現承諾。

讓執政者沮喪的是,阿倫斯巴赫研究所的民調結果傳播更廣,這也是多家德國報紙報道的情況。

默克爾在職期間幾次訪華(默克爾第12次訪華)3

如果判斷本國事務都難以充分客觀一緻,那麼判斷另一遙遠的國家會怎麼樣?德國民衆對中德關系的感受,是否也因“内政化”而蒙受負面描繪的影響?

上海外國語大學德語系學生統計分析了5家德國媒體8月18日至27日的涉華報道,結果1/3左右報道是負面的,有的時間段甚至超過半數。

德國留學生們說他們早就習慣德媒的負面報道,因為正面新聞很難吸引人。

這還不僅僅是負面報道的問題,一方面,我注意到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已多次譴責公共語言的“粗魯化”;另一方面,近年來還興起所謂的“後真理”現象,這實際上是對假消息和僞觀點的一種美化表述。

默克爾在職期間幾次訪華(默克爾第12次訪華)4

很多年前,我經曆過一場媒體和已故文學批評大師萊西—拉尼茨基的對話,其間突然有人問他對中國的看法。

萊西—拉尼茨基先生回答說:“我不懂中國,沒什麼可說的。我不贊同現在的時髦,就是你不懂,但卻總有觀點。已經有太多人對自己不熟悉的事做出評價了”。

在與世界的廣泛深入合作中,中國堅持自己的道路,取得快速發展,也為世界經濟增長做出巨大貢獻。

這是人類曆史上未曾有過的以和平方式實現的發展曆程,曆經艱險,而且依舊面臨艱巨挑戰。中國上下無時不在秉持問題意識和憂患意識,反思如何克服困難和來自内外部的挑戰。

中國在竭力完善自我,還有很多事要做。顯然,中國沒有德國和歐洲一些人擔心的所謂稱霸野心和排他主義的發展動機。

3

在中德兩國政治話語中,有兩個詞近年來出現頻率快速攀升。

一個是德文的“Wertegemeinschaft”,譯成中文是“價值共同體”;另一個是中文的“命運共同體”,譯成德文可以是“Schicksalsgemeinschaft”。

搜索關聯詞可以發現,“價值共同體”高度關聯的是“歐洲的”“跨大西洋的”“基督教的”“自由整體的”“北約”等,具有強烈的政治、區域、結盟、軍事和宗教屬性。

它具有明顯的排他性。在學院派語義分析看來,這個“價值共同體”與“多邊主義”的兼容度是個問題。形象地說,就是“你是你,我是我”而非“我們”。

按此邏輯,世界持久分裂和紛争就合乎道理了,又怎能指望普遍的和平?

現實是,經濟和技術早已把世界聯為一體,氣候挑戰也讓各國息息相關,世界客觀上已經難分“你”“我”,注定了“我們”共同的命運。

兩百多年前,哲學家康德曾夢想人類出現持久和平的盛況。如今,除了和平并為此做出包容與共同的努力,人類還有其他選擇嗎?

默克爾在職期間幾次訪華(默克爾第12次訪華)5

排他的競争和由此引起的誤判、敵意,曾把人類卷入空前殘酷的世界大戰,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秩序在戰争廢墟上誕生并不斷完善,維護着世界的和平。

現在,這個多邊安全和發展體系正遭受嚴峻挑戰,排他的競争和與之相伴的誤判、敵意像幽靈一樣再現,這不得不令人擔憂。

文明之間有所異同。英國曆史學家湯因比認為,中國文化有一種尋找共同的特點,即在不同之間尋找共同。

這不同于尋找差異的文化,即在共同之間尋找差異,并把差異視為異類。從宗教、種族和強力政治的角度解釋,刻意“尋異”是危險的,曆史上的血腥事件足以證明這一點。

中德擁有各自獨特的文化,兩國的同和異構成豐富多元的文明景象,也為對話交流奠定基礎、提供動力,在中國文化中就是“和實生物,同則不繼”。

中文意義上的“和”是“我”與“他”互動的結果,這與德國哲學家黑格爾的“自我”與“他者”有相同之處。不同的是,中國古典哲學的“我”“他”在“和”中互動共生,黑格爾哲學中的“自我”則在揚棄“他者”過程中得到重新自我确立。

文明是多樣的,它賦予我們相互交流的價值;文明又是平等的,它奠定我們共生、互鑒的基礎;不同文明應是相互包容的,它給予我們交流的動力。

推動中德全方位戰略夥伴關系深入發展,“讓中德合作取得更多有利于兩國和兩國人民、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繁榮的成果”,這是雙方共同的期待和責任。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