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倫敦10月12日電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召開前夕,國際植物園保護聯盟秘書長保羅·史密斯以視頻連線方式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期待COP15能确定“雄心勃勃、可衡量的”保護生物多樣性目标,讓本次大會成為扭轉生物多樣性損失的轉折點。
COP15于11日在中國昆明拉開帷幕。作為全球最大的植物保護組織之一的負責人,史密斯通過線上形式參加本次大會。他認為,當前生物多樣性保護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國際社會對此重視不夠。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已通過近30年,但生物多樣性喪失仍在繼續。
10月11日,《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在雲南昆明開幕。新華社記者 陳晔華 攝
史密斯說:“除非我們看到能扭轉生物多樣性下降趨勢的政策,除非我們在COP15大會上看到這些政策,否則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努力将處于危險之中。”他希望COP15能夠制定“雄心勃勃、可衡量的”生物多樣性目标,從而讓本次大會成為扭轉生物多樣性損失的轉折點。
史密斯表示,由于各國保護能力不平衡,全球生物多樣性合作非常必要。“例如世界上約85%的植物園位于北半球,熱帶地區和南半球的植物園很少。因此各國之間共享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專業知識、培訓、能力建設、數據和知識等,都是必不可少的。”
史密斯高度贊揚中國的生态文明理念,表示中國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表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領導力”。
這張拼版照片顯示的是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部分野生植物,左上為長蕊木蘭,左下為大樹杜鵑,中間為大理铠蘭,右上為保山茜,右下為矮馬先蒿(資料照片)。新華社發(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管護局供圖)
史密斯介紹說,他曾多次到過昆明,與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有密切合作,中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工作給他留下深刻印象。“這是保護植物的系統方法,優先考慮受威脅最嚴重的物種。我很高興看到中國合作夥伴和機構正努力保護每一個植物物種。”
國際植物園保護聯盟成立于1987年,總部位于英國倫敦,成員包括全球100多個國家的數百個植物園,旨在将全世界的植物園連接在一個全球植物保護網絡中,防範部分植物面臨的滅絕威脅。(記者:孫曉玲、楊海若、梁希之、孫敏、楊牧源;報道員:梁爽;剪輯:于艾岑、王玉珏;編輯:張瑩、胡丹丹、謝彬彬、唐志強)
新華社國際部制作
新華社國際傳播融合平台出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