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表演
人氣回升
記者昨日從麗江古城5A級旅遊景區了解到,自6月10日以來,麗江取消古城内共29個“古城維護費”查驗補征點并調整和改進征收方式後,古城景區旅遊人氣不斷回升。16日~18日的監測數據顯示,日均入城人數在1萬人左右。雖然征收的“古城維護費”征收額較上年同期明顯下降,但遊客流量較今年前期有所回升。
“品質退化”敲響麗江古城警鐘
今年2月25日,國家旅遊局對麗江古城5A級旅遊景區“遊客投訴率長期居高不下”“遊客人身财産安全事件頻發,屢屢造成社會嚴重不良影響”“古城内原住居民與旅遊經營人員矛盾突出”“景區産品質量下降”“旅遊設施品質退化”5方面問題作出嚴重警告,并限期6個月整改。
麗江市委、市政府按照國家旅遊局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領導的批示精神,及時安排部署了整改工作,及時制定《麗江古城5A級景區整改工作方案》和《麗江古城5A級景區整改工作任務分解》。針對“景區産品質量下降”的問題,麗江古城實施經營項目準入标識制度。《麗江古城内經營項目目錄清單》經麗江市人民政府批準,于4月18日向社會公布實施。将對麗江古城内經營項目按照鼓勵和禁止類進行管理,實行經營項目準入标識制度。
17處文化體驗展示點不斷完善
麗江古城在全面整治問題過程中,挖掘、打造了一批新的文化體驗展示點。在古城原有17處文化體驗展的基礎上,繼續收回古城内到期的直管公房院落、鋪面,打造新的文化體驗展示點。新增了麗江納西文化傳習院落(天地院)。天地院于4月17日正式開館,對外免費開放,遊客将可以免費體驗到麗江古城原生态的歌舞音樂、民俗文化。繼續開展周霖藝術館籌建工作。不斷修改完善藝術館設計方案。加快顧彼得舊居調研工作,充實展示内容。恢複古城内賀龍指揮部遺址,确保紅色文化展示的完整性。完善文萃園項目實施方案,甄選了文萃園内容,為工程建設實施打好基礎。打造主題文化客棧,引導經營戶走差異化線路,從文化創意、民族地域特色着手,實現旅遊經營産品轉型升級。豐富“和美大研·鄰裡文化節”活動,開展古城系列活動,進一步提升古城文化内涵。
7條文化旅遊線更添特色内涵
今年來,麗江古城5A級旅遊景區依托遊客服務中心、旅遊綜合服務亭加大對古城文化之旅的宣傳力度,推出了古城曆史文化之旅、發現古城攝影之旅、品味古城美食之旅、領略古城建築之旅、感悟古城宗教之旅、愛國主義教育之旅、感悟古城水文化之旅等7條特色文化旅遊線路。
古城管理公司景區管理部在原有34名景區服務人員的基礎上,新招錄15名景區一線人員。截至5月25日,遊客服務中心累計接待海内外遊客49287人,發放古城導覽地圖12611冊;免費提供常用及急救藥品74人次;免費講解服務62次、共計122人;免費行李寄存1315件;提供古城景區宣傳資料和免費地圖1225份,綜合便民服務2720次(包括免費充電服務、免費輪椅租借、免費雨傘租借)。
基本實現公共區域視頻監控全覆蓋
針對“旅遊設施品質退化”問題,麗江相關部門開展自檢自查工作,指出了旅遊廁所、餐飲衛生、旅遊标識标牌、旅遊購物、旅遊服務、綜合管理、停車場、旅遊安全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整改意見。通過建設綜合指揮管理平台,整合綜合監控、綜合監管、行政執法、應急管理、公衆服務平台,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提升了整體工作效率。建成了麗江古城遊客大數據流量統計分析使用平台,實現人流量統計分析、遊客來源地分析、到訪遊客交通方式分析、遊客駐留(停留)分析、遊客片區分布監控預警等。通過在古城内主要街道放置實時人流量預警系統前端展示平台,在人流高峰期間,可以做好重要街道、路段的擁擠情況報告,使遊客合理規劃路線,同時輔助管理部門進行預測研判,發布預警信息,提高應急組織能力。
62家民居風貌按期得到整改
古城管理局制定了《不協調風貌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從在建民居施工及垃圾清運;拆除遮光棚及使用現代材料的門窗;大面積使用玻璃門窗的行為等13個方面入手,加強巡邏巡查,持續推進古城景區不協調風貌整治工作,對不符合遺産風貌的建築、裝修等堅決要求整改。目前,已下發整改通知書107份,按期整改到位62家。
為充分吸取古城景區兩次被嚴重警告的教訓,舉一反三,逐步建立完善符合實際和需要的信息互通、部門聯動監管等管理工作制度,切實加強古城景區管理。古城管理局結合工作實際,制定了《麗江古城信息互通實施辦法》、《麗江古城景區涉旅部門聯動監管實施辦法》、《麗江古城旅遊管理工作落實督查問責實施辦法》、《麗江古城旅遊投訴統一受理實施辦法》、《麗江古城輿情應對處理實施辦法》、《世界文化遺産麗江古城保護管理局官方微博微信管理辦法》,《麗江古城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旨在進一步規範古城保護管理相關工作。(記者王法 木曉雯 攝影報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