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17年,第一次聽到“牛娃”,近幾年“學渣”在某些人嘴裡也常常是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
“渣”其實就是“渣滓”的簡稱。從古而今,但凡是受過教育的人,都應該能懂“有教無類”這句話的意思。讀過書的人都應該知道:在學習方面,天才其實是極少數的,絕大部分人在智商方面差距并不至于有“牛”和“渣”如此大的跨度。
為什麼在學校的時候,學生之間會有優異和普通的差距?其實理性分析會發現:大多數成績好的學生,有一個從小就為他(她)規劃、督促的家長,使他們在幼兒園、小學、直至初中期就培養出了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後續的競争占得了先機。這些學生的家庭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家長具有培養、監督孩子學習習慣的條件和時間!而反觀普通家庭的家長,終日從事辛苦的勞動、賺着捉襟見肘的生活費用,哪有那麼多的閑精力去陪伴孩子,訓練他們的學習習慣?
再往後看,那些所謂的“牛娃”們,又有多少人在走上社會後,又比他們曾經稱之為“學渣”的同齡人創造了更多的社會财富?擔當了更多的社會責任?
說句實話,大多數學校期間的好學生們的終極目标,也隻是為了獲得高一點的文憑,将來找個少出勞動或假裝勞動就能到高保障的寄生生活而已!至于是不是混吃等死則是無需考慮的事情。
老人們說過:讀過書的人,就應該比沒讀過書的人明理、懂事。而反觀那些不假思索就能随口對學生喊“學渣”的人,往再高了說,最多也就能算是個“斯文敗類”而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