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學生命運的“轉折點”,将學生分流到不同方向的行業,而考研也是一場“人才選拔”考試,光是成績優異隻是基礎,個人能力與專業能力也要足夠出色,才能夠順利上岸。
每年的研究生考試的熱度都居高不下,同樣難度也是頗高的,甚至還沒等考試便已經有大批學生選擇了“棄考”,而2022年的考研初試已經結束,進入了複試階段,而學生們也正焦急地等待初試成績的出爐,可以說是競争十分激烈了。
而學生通過初試的分數,也能夠對自身有着更加清晰的認知與了解,并知曉自己是否适合繼續參考,但也有很多考生在忙碌的備考之餘,糾結是否要提前聯系導師,希望能與導師獲得較好的關系,并為了複試做準備。
考研初試成績沒出來,要不要提前聯系導師?過來人說出心裡話很多地區都公布了2022年的考研初試成績發布時間,大多都在2月末左右,國家線公布的時間則是在3月中旬左右,而沒有過國家線的學生,那也将會無法參與到考研複試和調劑,隻能夠選擇來年再戰。
雖然很多人都說大學生變得“白菜化”了,本科學曆的含金量也不斷被稀釋,但研究生學曆卻依然占據更高的起點與優勢,而考研初試的成績還沒有出來,考生用不用提前聯系導師呢?
畢竟每個導師的性格不同,對于科研的态度與能力也有着不同,學生們自然更傾向選擇能力強性格好的導師了,但是每個導師招生的名額都是有限的,所以學生們才會想要“搶占先機”,
但過來人說出心裡話,明确表示:等初試成績出來之後,國家線也順利通過後再聯系也不遲,但複試後再聯系就有點晚了。
其實很多人都想錯了,認為越早聯系導師越好,還能與導師提前打好交道等,但其實答案與你想的并不同,聯系導師最好的時間點總共有三個,那就是:初試成績出分後、複試前與複試後。
當學生的初試成績出分後,聯系導師也能夠更有“底氣”,不然連具體的成績都沒有的話,即使聯系導師也不會有太大的成果,還有可能會“竹籃打水一場空”,而在複試前後聯系導師,也能夠有着更加明确的目标與方向,進行更好的選擇。
當然學生也可以選擇不聯系導師,等待學校為學生進行分配,而學生們也要結合自身的情況做出選擇,即使聯系導師也要保持禮貌友好的謙遜态度,不要口出不遜,那樣也會引起導師的反感。
提前聯系導師有利有弊,考研黨需結合實際情況,不要過于厚此薄彼
其實在筆者看來,大學生具有更多的“籌碼”與“資本”後,再聯系導師也不遲,若是自身光有學曆卻沒有足夠的能力,那即使态度再好,依然是無濟于事罷了,而大學生也不要打“沒有準備的仗”,努力充實個人能力才是重中之重。
每個研究生導師的性格并不同,科研方向也有着很大的不同,學生們不如沉下心來,仔細了解導師的能力與科研能力,并進行“雙向選擇”,而不是過于讨好,那樣也違背了教育的初衷。
學習依然是大學生的首要前提,雖說考研複試并不會考書面成績,但是細節也決定着學生的成敗,比如個人形象、語言表達能力、專業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等,都會影響到複試的成敗。
個人能力是學生的“敲門磚”,大學生應找準重心,努力提升個人“籌碼”不論是本專業考研還是跨專業考研的學生,都要努力提升專業能力,積累更多的專業文化知識,尤其是跨專業的考生,相當于“重頭再來”一般,學生也要付出雙倍或更多的努力,才能獲得更多的知識儲備
大學生應考取相關的專業技能證書,獲得“一技之長”,并提升英語口語交流能力,以及計算機等專業能力,很多高校都将英語四級的門檻設置在425分,而大學生也不要馬虎大意,以免因小失大。
筆者寄語:考研用不用提前聯系導師?相信考生們看完後也能夠有着更确切的答案,最好在初試成績分數出來之後,并通過國家線再聯系導師也不遲。而大學生也要積極備戰考研複試,并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去努力,畢竟複試的難度要比初試還要高,也希望大學生們能夠考研順利,争取“一戰成碩”!
今日話題:你認為什麼時候聯系研究生導師更合适?
記得點一點關注,我們下期再見啦~
(圖片均源于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