嶄露頭角
嘉祐二年(1057年)正月,京城汴梁(今河南開封)正在舉行禮部貢院的進士考試。
主考官,時任禮部侍郎的歐陽修,注視着安靜的考場。那一格格鬥室之中,沒有半點喧鬧,隻聽得筆尖在紙上沙沙的書寫聲,仿佛春蠶食葉。
此刻的他沒有想到,一位名傳千載的驚世之才将從這裡脫穎而出。
22歲的蘇轼(字子瞻),正自信滿滿地奮筆疾書。同樣意氣風發的,還有與他一同參加考試的弟弟,19歲的蘇轍(字子由)。
“有一善,從而賞之,又從而詠歌之嗟歎之;所以樂其始,而勉其終。有一不善,從而罰之,又從而哀矜懲創之;所以棄其舊,而開其新……”
閱卷時,歐陽修讀到了蘇轼的這篇《刑賞忠厚之至論》,大為贊賞,當即評為優等。
殿試之後,兄弟二人同科進士及第,名滿京城。
新中進士與主考官之間,從此有了師生名分。歐陽修對蘇轼的才華十分欣賞,帶着他拜見了當時的宰相文彥博、富弼、樞密使韓琦。這些都是蘇轼仰慕已久的人物。
歐陽修這位當時的文壇領袖,以寬廣的胸懷對後輩蘇轼毫不吝惜賞識與提攜,在曆史上也留下了一段佳話。
突傳噩耗
正當兄弟二人春風得意之時,一個噩耗傳來,母親程氏夫人在家中病逝。遠在京城的蘇轼父子三人悲痛欲絕,立即啟程回家鄉蜀地眉山。
一路上,蘇轼失魂落魄,眼前不斷浮現母親慈愛的面容。
小時候,父親蘇洵甚為嚴厲,而且經常外出遊學。一直都是母親陪伴着他們兄弟倆讀書寫字,還耐心地給他們講述古代先賢的故事,培養他們正直的品格、高遠的志向。
母親信奉佛教,待人仁慈、憐惜一切生命,為年幼的蘇轼種下了寬厚仁愛的萌芽,深深地影響着他今後的人生。
按照宋朝的規定,長輩離世,子孫輩必須在家守孝三年,稱為守制或丁憂。
嘉祐二年(1057年)六月,蘇轼丁憂家居。三年後,接到朝廷的诏令,蘇轼父子再次前往京城。
手足情深
嘉祐五年(1060年)三月,蘇轼父子抵達京城,蘇轼和蘇轍被任命為辦理文書事務的九品官。聽說第二年就要舉行制科考試,兄弟二人都辭不赴任,打算備考。
“制科”是為選拔人才特别設置的考試,先由六名考官在秘閣(宮廷收藏書籍、珍本書畫的機構)舉行閣試,及格者再由皇帝親自禦試。(制科極難,兩宋300多年間,制科共22次,入等者僅41人。)
蘇轼兄弟二人為了備考,日夜苦讀。一個風雨之夜,他們讀到唐代詩人韋應物的詩句“甯知風雨夜,複此對床眠”,心有感觸。他們想到今後如果踏上仕途,兄弟倆将很少有燈下共讀、對床夜話的機會了。
兩人約定:等到完成報效社稷的宏圖大願之後,退隐故鄉,一同享受閑居之樂。
制科考試之後,蘇轼考入了第三等(一、二等是虛設,第三等是最高等級),被授予正八品“鳳翔府簽判”的官職。蘇轍考入第四等,同樣被授予正八品官職,但因蘇洵奉命在京城編寫禮書,他也留在京城。
蘇轼踏上去鳳翔的征程,也正式開啟了自己的仕途。蘇轍騎馬随行數十裡為哥哥送行。
離别之際,蘇轼難掩心中怅然,不禁淚下,望着弟弟消失的背影,他提筆寫道:“寒燈相對記疇昔,夜雨何時聽箫瑟?”……子由啊,别忘了我們的約定!
在此後的宦海生涯中,蘇轼經常憶起那個風雨之夜,多次寫在與弟弟互贈的詩篇中。這也成為他漫長坎坷歲月中的一點溫暖的希冀。
喜雨亭記
嘉祐六年(1061年)十二月,蘇轼抵達鳳翔(今陝西鳳翔)。蘇轼的職位是“簽判”,就是知府的助理官,他的上司,是鳳翔知府宋選。
宋選為人仁厚,為政勤懇謹慎。蘇轼在他身上學到了務實的精神,從小事做起,造福百姓。這為他之後多次擔任地方官的卓越政績打下了基礎。
鳳翔簽判在任期間,蘇轼發現了一個弊政:衙前。(衙前是一種差役,負責運送官府所需的物資。)按照規定,服役者如果不慎丢失官物,必須賠償。
鳳翔府的衙前主要是把砍下的竹木編成木筏運到京城。而因為從鳳翔到京城,要經過渭河、黃河,一旦河流漲水,木筏損失慘重,服役者也經常苦于賠償、傾家蕩産。
蘇轼體察民情,提出修改規定,讓服役者自行決定運送木筏的時間,這樣就可以避開漲水期,大大減少了木筏丢失的風險。
鳳翔地處京城汴梁的西南部,幹旱少雨,蘇轼的任職期間,幾度遇到嚴重的旱情。心系百姓的蘇轼總是帶領大家虔誠地求雨。
他的誠懇似乎真的感動了上天,有一次連降三天大雨,解除了憂心的旱情。
蘇轼欣喜若狂,還專門建了一個亭子命名為“喜雨亭”,并寫下著名的《喜雨亭記》。
“ 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與慶于庭,商賈相與歌于市,農夫相與忭于野,憂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激動之情溢于言表。
天地失色
嘉祐八年,宋仁宗駕崩,宋英宗即位,改年号治平。
治平二年(1065年)正月,蘇轼在鳳翔的三年任期結束,回到京城。又經過一次皇帝主持的考試,蘇轼被授予直史館一職(負責編修國史)。在這個職位上,蘇轼得以飽覽宮中的藏書和名畫。
然而,這一年的五月,蘇轼的妻子王弗突然病故,年僅27歲。
天妒紅顔!溫柔聰慧的妻子驟然離世,蘇轼痛苦萬分、悲恸難以自抑。 性格互補的兩人,在生活中琴瑟和鳴、恩愛有加。
十年之後,他還在夢中見到妻子,醒來已是淚流滿面。他怆然起身,用文字疏解心中壓抑多年的痛楚: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鬓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治平三年(1066年),喪妻之痛還籠罩在蘇轼心頭,可又有沉重的悲傷接踵而至。
四月,剛剛完成禮書編纂的父親蘇洵溘然長逝。31歲的蘇轼怔怔地面對這一切,悲痛壓得他喘不過氣。
身邊的至親接二連三地離他而去,天地間一片黯然,仿佛瞬間失去了所有顔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