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春風吹拂,春陽普照的季節,我不由得想起了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早年寫就的一篇著名詩篇,題目叫《賦得古原草送别》,相信很多人一看此題,大概率都會想起這首詩的内容,如下所示:
賦得古原草送别(1)
離離原上草(2),一歲一枯榮(3)。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4),晴翠接荒城(5)。
又送王孫去(6),萋萋滿别情(7)。
⑴賦得:借古人詩句或成語命題作詩。詩題前一般都冠以“賦得”二字。這是古代人學習作詩或文人聚會分題作詩或科舉考試時命題作詩的一種方式,稱為"賦得體"。
⑵離離:青草茂盛的樣子。
⑶枯:枯萎。榮:茂盛。野草每年都會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⑷遠芳:草香遠播。芳,指野草那濃郁的香氣。侵:侵占,長滿。
⑸晴翠:草原明麗翠綠。
⑹王孫:本指貴族後代,此指遠方的友人。
⑺萋萋:形容草木長得茂盛的樣子。
白話譯文
古原上長滿茂盛的青草,年年歲歲枯萎了又昌榮。
原野上的大火無法燒盡,春風一吹它又遍地滋生。
遠處的春草侵占了古道,陽光下的綠色連着荒城。
我又在這裡送友人遠去,萋萋芳草盡是離别之情。
《賦得古原草送别》作于唐德宗貞元二年(786)、三年(787)間,是白居易少年時準備應試的試帖詩習作。按科考規矩,凡限定的詩題,題目前必須加“賦得”二字,作法與詠物詩相似。
此詩為試帖詩,命題“古原草送别”。草與别情,似從古代的騷人寫出“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楚辭·招隐士》)的名句以來。此詩寫出了“古原草”的特色而兼關送别之意,還寫出了新意。
按前人考究,題中“送别”應該是作者回憶自己早年間離開今天的宿州埇橋區符離鎮居住地,與在此認識、相戀的鄰家女孩湘靈依依惜别之景之情,雖時隔多年,但對詩人來說,仍是曆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
本詩中,作者借“野火燒不盡”的春草,隐喻自己對初戀情人綿綿不斷的思戀之情,可謂情真意切,“哀而不傷”,恰到好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