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交易中,賭石是最高境界,要運氣更要技術,
這種玩法已經有幾百年的曆史。一塊翡翠原石,
除了形狀和重量外,即使運用最先進的探測科技,
也無法鑒别内裡的乾坤,唯有切割剖開才有真實的結論,
賭石人憑着自己的經驗,依據皮殼上的表現,反複揣摩,估算出價。
這塊翡翠原石出自緬甸北部礦場後江場口。
原石皮殼為黃皮,山石,皮下見白霧,種老色老,
為迄今最大的高檔色料賭石。全石重達3000kg,
呈不規則長方體,中部略高。原石滿身松花,
中部偏左可見蟒帶一條,長約150厘米,寬約40厘米。
帶子處開窗見高色,種老,水頭十足,
可取高檔戒面、挂件,局部可賭滿色手镯,
是一件罕見的後江翡翠賭石。
近處看,一抹綠色更是驚豔四方,擦口擦開後,價值連城,
取下了一塊豌豆大的戒面,按照市場價,價格在3萬到5萬元之間,
而這種材質的翡翠做成手镯,價值将會在一個億人民币以上,
翡翠界之前還沒有發現這麼大,這麼高品質的、巨型的翡翠賭石。
亞洲一号幾經周折,終于來到中國,
後江場口大雨滂沱,因為道路泥濘,
巨石要從礦上運下來沒有任何道路可走,
運輸十分困難,隻能用原木托着滾下山,
運送路途中,曾被緬甸村民奉為神石,
并燒香祭拜,最終運到國内,花了一年時間。
剛開采出來的翡翠原石就估價3億到5億元,
現在擦口之後其身價已攀升至10億元了,
衆多的翡翠專家圍繞着這塊巨型原石,
異口同聲地說這肯定是世界第一,絕無僅有,
一緻認為将其命名“亞洲一号”才名副其實。
翡翠界之前還沒有這麼大的發現,
這麼高品質的巨型翡翠賭石。
就因為這個翡翠原石市場價值極高,
一般人難以接受,所以隻能留在博物館裡提供遊客參觀,
許多人都知道,緬甸有十大翡翠名坑,
它們分别是:後江、帕敢、會卡、麻蒙、大馬砍、
抹崗、自壁、龍塘、馬薩以及木亂幹,
不同坑口所産的翡翠也會有所不同,今天,
大熊就帶大家來了解後江這個名坑出産的翡翠原石的特征。
後江是烏魯江北側的一條支流,名為康底江。
翡翠礦區分布在江畔,因而成為後江場區,
該場區屬于沖積型礦床,開采時間比較晚,
大約是在十二世紀六十年代中期,
到今天已有五十年左右的開采時間。
這裡所出産的翡翠賭石,一般在300克左右,
品種多、質地優、皮殼薄,品質上乘。
後江賭石主要由兩種類型:第一種類型是靠山邊的洪沖積層,
這種洪沖積層被當地人稱為“毛層”坡積物所覆蓋;
第二種類型是現代河床河漫灘型,又分為老後江和新後江。
新後江産于沖積層之下部,而老後江産于沖積層的底部。
老後江翡翠原石的翡翠皮殼為灰綠色,個體很小,
很少超過300g,主要是水石,摩圓度、形狀、大小均似芒果。
砂皮有多種顔色,質地細膩,常有蠟殼。
一般産出的翡翠常為滿綠高翠,透光性好,結構緻密,
人們稱贊曰:“十個後江九個水”。
做出來的成品不僅取貨很高,而且抛光後顔色會增加。
新後江産出的翡翠原石的玉皮要比老後江的厚,
同樣有蠟殼,個體比老後江大,一般在3kg以内。
後江石不僅産出地水好的綠色陽翠,
也有地水差的綠色偏藍翡翠。
其特點是皮薄,有蠟殼,沒有霧。
普通地水好,色多且色綠。
後江石還産一種紅白色相混大蒜皮殼翡翠原石,
當地人稱為鐵生龍。
這種鐵生龍是最好的後江翡翠品種,
常見整塊滿綠,且種水極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