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時代的到來,文化自信對我們來說愈加重要。千百年流傳下來的中華文明正是我們需要傳承發展的,無論是極具思想的大家作品還是民間普通老百姓積累的生活經驗,能夠流傳至今,足以證明它們是被人們所認可、欣賞的。
中國漢字的魅力更是讓那些外國友人無法自拔,他們在學習中國文化的同時,難免會遇到俗語文化。如果沒有徹底理解其中蘊含的道理,想必會鬧出不少笑話。
民間俗語衆多,反映了人生百态、萬物變化。它們有的诙諧幽默,有的蘊含哲理,總之,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有這樣一句俗語"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短短幾個字,卻道出令人深思的人生道理。
► 神獸麒麟
這句俗語中的麒麟,相傳是我國古代神話的一種瑞獸。在古代,人們把雄性記作麒,雌性記作麟。《宋書》中記載,麒麟是一種善良的獸,人們認為隻要有麒麟出現,就表明這個地方是個祥瑞之地,能給人帶來好運,同時麒麟也代表着長壽、太平之意。
從它的外形上看,它是集多種動物于一體的。它長着獅子的頭、鹿的角、老虎的眼睛、麋鹿的身體并且長滿了龍鱗,還有一個牛的尾巴。從這樣的描述中,我們很難想象它能夠與祥瑞二字結合在一起,但是人們因為它有着麋鹿的身體,所以将它視為神獸。
傳說,我國的儒家學派的大思想家孔子在出生時以及去世前後都有麒麟出沒,如此說來,麒麟于人們而言,的确是有祥瑞之兆,麒麟送子的說法也由此而來。孔子的作品中也多次提到麒麟,所以麒麟也被視為儒家的一種象征。
古時候的人們素來相信有神靈的存在,所以對于神獸麒麟,人們自然是信奉的。古往今來,也有不少人們将麒麟的圖案刻在一些青銅器上,從而人們能夠更加真切的感受,同時相信也可以得到麒麟的庇佑。
麒麟,是人們對于美好、吉祥的期盼。所以,當今的人們佩戴的珠寶玉石大多也有打造成麒麟形狀的,希望麒麟能夠帶給自己好運,保佑自己。可以看到,上古時期流傳下來的神話傳說,于人們而言,無形之中形成了一種信仰,這是一種對未來美好希望的憧憬。
所以,俗語中的"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意思是縱使家裡有一個令人喜愛、聰明懂事的孩子,也難敵過一個"化骨龍"。那麼,"化骨龍"又指 得是什麼?
► 傳說中的化骨龍
對于化骨龍,想必大多數人都倍感陌生,其實,它就是龍生九子中的饕餮。傳說,饕餮是一個兇殘、貪吃的神秘怪獸,它與麒麟一樣,也是來源于古代神話。古書《山海經·北次二經》介紹其特點是:其狀如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齒人手。這樣的特點着實讓人感到害怕。
相傳,饕餮是缙雲氏之子,在《春秋》中這樣記載:"饕餮者,之不才子也。"這也僅僅是個傳說,真實性還有待考證。人們也把它稱為四兇之一,與它齊名的還有混沌、窮奇、梼杌,這些都是兇殘至極的怪獸。
即便饕餮的外形讓人不寒而栗,但是它仍然被人們刻在許多鼎上,最早見于二裡頭夏文化的青銅器上。在今天,饕餮也被人們設計于遊戲、網絡小說中,增加趣味性和神秘感。
饕餮在人們心中的形象遠遠不及麒麟,可以說它們分别是邪惡與正義的化身。也有人把饕餮比喻為貪婪至極,過度的放縱食欲,貪圖享樂。雖然它給人大多數是負面印象,但是餘光中先生的筆下,《當我死時》中的"饕餮地圖"中,饕餮一詞卻十分巧合的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的熱愛。
化骨龍的叫法則是民間的俚語,比較口語化。因為饕餮貪食的特點,老廣州的人們也常常用這個詞語來形容自己的孩子太貪吃。發展至後來,人們也把它用做一種謙稱形容自家小孩,就如人們常說的犬子。
► 麒麟子為何難敵化骨龍
通過對上古神獸麒麟、貪食之獸饕餮的了解,我們就能明白,"麒麟子"是指人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好的發展,也是對年幼的孩子的愛稱。對孩子寄予厚望,期望孩子可以成長為一個聰明、睿智、勇敢、正義的人;"化骨龍"就比喻那些隻顧貪吃享受、好吃懶做、不好好學習的孩子,這對于一個家庭來說,無疑是一個不好的事。
嚴重的說,"化骨龍"其實是人們口中的敗家子。從古至今,有多少靠着祖輩積累下的财富,整天遊手好閑、坐吃山空,最後導緻敗光家産、家族破敗,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從小助長驕橫跋扈、好吃懶做的習慣,長大後必然會給家裡增添許多負擔。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麒麟子"再讨人喜愛,也難逃過"化骨龍"的揮霍。這樣簡單的10個字,卻蘊含着耐人尋味的人生哲理。當今時代的年輕人,總是想着過好日子,即使工資很少,但是依舊穿名牌、裝闊綽,殊不知這樣的他們把自己也活成了"化骨龍"。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成為"麒麟子",但是這并非是件易事。孩子的成長大多數與父母的管教是分不開的。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并且處于幼兒時期的小孩模仿能力是很強的,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給孩子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如果孩子缺乏正确的教育,那麼就有可能成為被别人厭惡的"化骨龍"。
天生的天才是少有的,隻不過後天的天才是更令人值得驕傲的。所以,隻要我們足夠努力,腳踏實地的走每一步,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麒麟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