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西塞山前白鹭飛,桃花流水鳜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其二
釣台漁父褐為裘,兩兩三三舴艋舟。能縱棹,慣乘流,長江白浪不曾憂。
其三
霅溪灣裡釣漁翁,舴艋為家西複東。江上雪,浦邊風,笑着荷衣不歎窮。
其四
松江蟹舍主人歡,菰飯莼羹亦共餐。楓葉落,荻花幹,醉宿漁舟不覺寒。
其五
青草湖中月正圓,巴陵漁父棹歌連。釣車子,橛頭船,樂在風波不用仙。
《漁歌子》,本教坊曲名,後用作詞調。張志和曾經做過較小的官吏,後厭惡官場的繁文缛節,便放浪江湖,自号煙波釣徒,,每天與耕夫漁樵為友。此詞,是張志和在晚年時候的作品。
第二、三、四這三首詞描寫的内容基本相同,集中展現江灣漁家的生活場境及心境:三三兩兩的舴艋舟随意散布于江邊,舴艋舟上住着場面生活于此的漁父釣翁,他們風裡來、雨裡去,練就了一身縱棹乘流、自如地出入于江海中的本領,不怕風雨,不畏江浪,雖然穿的是粗布衣,甚至以荷葉遮身,住的是狹窄的小船,吃的是一類菰飯莼羹鄉野之食,但卻其樂融融,面對這樣的生活,他們“不曾憂”“不歎窮”“不覺寒”,反而悠然自得地踏浪江中,“笑着荷衣”、“宿醉漁舟”,凡塵俗世的得失與煩惱已被抛到了九霄雲外,而與此同時,詞人還不忘忙裡偷閑,騰出筆墨描寫江灣自然景色,或白浪濤濤,或楓葉飄灑,荻花滿野,或江風吹拂,江雪滿目,無論何種景象,都給人自然淳美之感。
最後一詞概寫巴陵漁父的垂釣生活,他們邊撐蒿蕩舟,一遍迎風高歌,樂此不彼于垂釣生活,甚至明月高挂中天仍不願離去,尤其是“青草湖中月正圓”一句,生動描繪了水天相映、空靈澄澈的江鄉美景,把漁翁蕩舟垂釣的場面置于期間,宛若仙境,故詞人最後感歎“樂在風波不用仙”!
總之,張志和的這組《漁歌子》詞,集中描繪了江鄉漁家的生活場景,心境以及江鄉美景,時間上從白天一直寫到晚上,季節上從春天寫到冬天,心境上由普通的不願歸、不煩憂、不歎窮、不畏寒寫到最終的不羨仙,實則淋漓盡緻展現了作者對自己對大自然發自内心的熱愛,以及對恬淡自然生活的向往,真可謂是鄉村詞的傑出代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