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道德經的通俗講解

道德經的通俗講解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8 04:25:43

道德經的通俗講解(解透一個字讀懂道德經)1

“無為而治” 經常是我們概括道家思想的一句話,也拿它作為老子或《道德經》的代名詞。如果不是專門認真地探讨《道德經》或老子思想,隻是在平常的談話中引用一下,一帶而過,“無為而治” 大都指的是順其自然,任其發展,别太多幹預,保持距離,别太較勁兒......這類意思,似乎有點消極。靜待花開,開不了算逑;靜觀其變,變成啥都行。

這樣理解這樣用不是不行,簡明清晰,大師加持,消極得天經地義,人間正道。但老子就坐不住了,他不是這個意思。“無為而治” 老子說的是方法,世人看到的是态度。老子的态度仍然是積極的,他更希望把事情做得更好,隻是他看到了本質,才希望人們做事時不要有太多的意圖謀略,急功近利,而應該依着事物的紋理來,按客觀規律和節奏做事,最終才會把事做好。

道德經的通俗講解(解透一個字讀懂道德經)2

這個 “為” 字很關鍵,是這部經書的 “經眼”。

我們大多數人把 “為” 僅理解為“作為”,自然就是“無作為而治理”,啥都不幹的意思了。而老子在這裡所說的“為”是謀劃、意圖、功利、人為的意思,簡言之“無為”就是别想太多,别用力過猛。比如現在的家長教育孩子,“無為而治” 就是放棄掉名校、精英、成功這些妄念,不去攀比,不折騰學區房、重點班、校外培訓這些執念的事兒。讓孩子自然成長,給孩子安全、健康、快樂的環境和引導即可。這“無為而治” 不是正解嗎?

道德經的通俗講解(解透一個字讀懂道德經)3

一部《道德經》5162字, “為” 字出現了116次,而 “道” 字隻有76次。

“為” 在《道德經》中無外乎三個詞義:一是常用的 “是,作為(動詞),成為,以為,使” 等系動詞用法,如“善之為善”,“使民不為盜”,“以萬物為刍狗”,“大者宜為下”等等,發二聲音;二是 “做,制作,治理,使用,作為(名詞),運行,追求,研究,種植” 等實意動、名詞,也發二聲音;三是 “妄為,人為,功利心,個人目的,意圖,謀劃,刻意”等意思,發四聲音。第一種詞義比較常用,容易理解,沒有歧義,本文不表。後兩種詞義在《道德經》中既舉足經重,又常糾纏在一起,容易引起歧義,而且人們已經約定俗成把他們都讀作二聲,就更是糾纏不清了。但對理解《道德經》來說 ,差之毫厘謬以千裡,必須一一厘清:

第二章,“......是以聖人處無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 生而弗有,而弗恃,功成而弗居......” 第一個 “為” 字是功利心,主觀意圖,人為因素等意思,就是聖人做事是沒有功利心和太多人為主觀的因素。與 “行不言之教” 一起更好理解,就是說聖人教化民衆不是靠說教,而是用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去影響。第二個 “為” 字是 “運行” 的意思,是說道讓萬物運行但不會以此而作為自己的資本,讓萬物依賴它。按現代漢語拼音對 “為” 的發音和字義的界定,第一個 “為” 字應是四聲(wèi),第二個 “為” 字應是二聲(wéi)。

道德經的通俗講解(解透一個字讀懂道德經)4

第三章,“......使夫智者不敢也。,則無不治。” 第一個 “為” 還是功利心的意思,四聲;第二個 “為” 是做事、治理、運行的意思,二聲;第三個 “為” 仍然是功利心的意思,四聲。“為無為” 就是以無為而為。

第十章,“......愛民治國,能無乎?......生而不有,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前者四聲 “為”(wèi),後者二聲 “為”(wéi),意同第二章。

第二十九章,“将欲取天下而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也,不可執也。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這四個都是四聲 “為” ,都是懷着功利心,圖謀設計,上下運作的意思。

第三十七章,“道常無而無不......” 第一個 “為” 是人為、妄為的意思,四聲;第二個 “為” 是作為、作用的意思,二聲。整句意思就是,道永遠是順應自然規律,作用于萬物的。

道德經的通俗講解(解透一個字讀懂道德經)5

第三十八章,“......上德無而無以;下德無而有以。上仁之而無以;上義之而有以。上禮之而莫之應,則攘(rang:三聲)臂而扔之......” 前四個 “為” 都是四聲,都是主觀意圖的意思,第五、七、九個 “為” 字是二聲,作為、運行的意思,第六、八個 “為” 字又是四聲了,還是主觀意圖的意思。這是《德經》第一章,老子在這裡把人之道分為五個層次,自上而下為道、德、仁、義、禮。

第四十三章,“......吾是以知無之有益。不言之教,無之益,天下希及之。” 兩個都是四聲 “為” (wèi),不用再重複解釋了,跟上面一樣,大家應該能理解。

第四十七章,“......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而成。” 四聲(wèi)。

第四十八章,“ 學日益,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無而無不......” 前兩個是二聲 “為”(wéi),研究、追求的意思;後兩個是四聲 “為”(wèi),意圖妄為的意思;最後一個又是二聲“為”(wéi)。整體意思就是做學問知識會越來越多,追求道妄念會越來越少,少之又少之後就會不妄為,達到不忘為的境界就沒有做不成的事了。

第五十一章,“......生而不有,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同第二、第十章。

道德經的通俗講解(解透一個字讀懂道德經)6

第五十七章,“......故聖人雲:‘我無 ,而民自化......’” 四聲(wèi)。

第六十三章,“ ,事無事,味無味......” 同第三章。

第六十四章,“......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故無敗,無執故無失。......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 第一個 “為” 是二聲(wéi),做、處理的意思。後面兩個同第二十九章。最後一個是四聲 “為”(wèi),妄為,妄加幹預的意思。

第七十五章,“......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是以難治。......夫唯無以生者,是賢于貴生。” 兩個都是四聲 “為”(wèi),意思是民之所以難以治理,是因為上層統治者為自己圖謀妄為,隻有那些不貪圖生活享受者,比把享受生活看得更可貴的人賢能。

第七十七章,“......是以聖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同第二、第十章。

第八十一章,“......聖人不積,既以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而不争。” 前者四聲 “為”(wèi),後者二聲 “為” (wéi)。這是通行本《道德經》最後一章的最後一句,也是曲終奏雅、總結陳詞的主旨句。意思是聖人不為自己積累,他越為别人着想,自己擁有的也越多。天之道是有利于萬物而不會有害的,人之道是萬衆生生不息,好好生活,不要跟别人争,盡力做好自己的事。

道德經的通俗講解(解透一個字讀懂道德經)7

不知各位搞明白沒有?一會前者後者,一會二聲四聲,如果沒看過《道德經》可能更糊塗了。所以呢,本文在說文解字之餘,最大的希望是能引起大家閱讀《道德經》的興趣。

閱讀《道德經》的三個小tips:

1.是給管理者看的。

2.主講天之道和人之道(德),穿插進行。

3.“為” 的重要解讀是 “妄為,人為,功利心,個人目的,意圖,謀劃,刻意”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