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方法,也叫表現手法,是指在文學創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運用的各種具體方法和技巧。主要有:對比、象征、托物言志(托物喻人)、欲揚先抑、襯托(烘托)、誇張諷刺、借景抒情、前後照應等。
寫人叙事類文章通常用對比、襯托、以小見大等手法;寫景狀物類文章通常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象征等手法;揭露社會現實類小說常用對比、誇張等手法。
欲揚先抑,也叫先抑後揚,要歌頌、贊美、肯定某人、事、物、景,不從正面平鋪直叙,而是先從反面着手,用曲解、嘲諷,甚至挖苦的方式去貶低、抑制,甚至否定它,最後才露出自己真實意圖的一種構思方法。
(統編八上《白楊禮贊》“思考探究”)本文寫法有揚有抑,富于變化。試找出相關的段落,體會這種寫法的表達效果。
【參考答案】第2段描述完高原景色後,接着寫這樣的景色帶給作者的感受——先是感受到“雄壯”,接着又覺得有一些“單調”,為接下來寫猛然見到白楊時“驚奇地叫了一聲”作襯托,為突出白楊樹的“不平凡”蓄足氣勢,這是欲揚先抑。第7段前三句先說白楊樹可能不美,緊接着說它“偉岸,正直,樸質”等,也是先抑後揚。本文抑揚手法的使用,一是使文章波瀾起伏,富于變化;二是更加突出了白楊樹的“不平凡”,突出了白楊樹的精神風貌,贊美之情溢于言表。
“文似看山不喜平”
文章情節波瀾起伏,搖曳多姿;
人物形象真實生動,豐滿感人;
使文章主旨含蘊豐厚,鮮明突出。
課文例子如《阿長與<山海經>》中,作者開始寫自己對阿常喜歡切切察察,不允許我走動,即睡覺擺大字的讨厭,而後面他買來山海經自己心生敬意,這樣遇見便是描寫的人物形象,給人意外的驚喜,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實可感。
答題格式
a突出了……,使文章情節曲折動人,激發讀者閱讀興趣;
b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情感更充沛;
c形成鮮明對比,留下深刻的印象;
d起到卒章顯志的作用。(如果在文章最後面出現“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