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國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的紀念日越來越近,6月26日,央視新聞媒體特地邀請了一位我們童年非常熟悉的老朋友來作客采訪,他就是中國著名喜劇演員、電影人---周星馳。
采訪中,記者與星爺聊了不少話題,有他以前拍電影時的點滴回憶,也有香港回歸後的發展情況,還談及了中國電影未來的道路,順便也在鏡頭講出了自己的見解。
“我覺得這是中國電影最大的優勢,中國的曆史文化很深厚,有太多精彩故事,所以我們肯定是把中國的故事說好。”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次不僅是星爺久違地在公衆鏡頭露面,也是他在60歲生日之後的首次露面。
不久前的6月22日,正是周星馳的生日,在這一天網上有很多網友都在網上給星爺送上生日祝福,包括“星女郎”林允,有的還會打算重溫一下他拍過的那些電影。
而在B站這邊,也有大佬在星爺生日前夕制作了一則影視剪輯MV,以原曲《起風了》進行改編填詞,由TVB優秀新人利健森演唱,在慶祝星爺生日的同時也帶小夥伴們一起回顧那些流金歲月。
當然,利健森自己也發布了另一則翻唱視頻給大家聽。
雖然鏡頭前的星爺早已滿頭白發,但精神狀态相當好,臉上的憂傷似乎也少了很多,最關鍵的是,星爺久違地笑了。
又是過生日,又是央視采訪,看到星爺這麼難得出來露個面,那些沉在大家腦海深處裡的畫面又一下子浮現上來。
而要說到印象最深刻的,莫過于那張彼時年少的英俊面容,因為這張帥臉的背後承載了大多的影視經典。
01.無厘頭到底
很多人都覺得,周星馳的電影之所以這麼好看、百看不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他的喜劇内容笑點十分足,而且不爛俗,演戲的時候表情、舉止都很自然,毫不做作。
大家都知道,周星馳的喜劇屬于典型的無厘頭風格,其含義包含不按常理出牌,脫離常規邏輯,其語言和行為沒有明确目的,沒有道理等等。
在星爺的電影中,具體的藝術表現形式有很多種---諧音類、押韻類、中英混合、詞彙改裝、語序變換,以及颠覆性等等。
諧音類的比如說《食神》中的那句“你就是多了塊魚”,其意思是說人家多餘;而押韻類的則有《唐伯虎點秋香》裡的對對子橋段,傳統對對子講究以标準的語言學修辭手段作為押韻手法,影片中的對對子隻強調句尾語音合韻。
“一鄉二裡共三夫子,不識四書五經六義,竟敢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膽!”
“十室九貧,湊得八兩七錢六分五毫四厘,尚且三心兩意一等下流!”
前一句正經,後一句搞怪,原本刻闆、嚴肅的傳統押韻詩句被套上了“無厘頭”式的内容,從而營造出意想不到的幽默效果。
此外,還有“I服了You”,“我的真實身份是一個研究僧”,“給個殺我的理由先”等各種偏離嚴格語言規範的奇妙句式,都可以給人們一種新鮮感,也很符合喜劇作品帶有的那種不正經特點。
而最後要講的就是颠覆性,事實上這也是多數喜劇類香港電影都有的一大特色,在那個處于港片黃金時期的大環境,不少電影的笑點内容都喜歡對一些正常的事物進行颠覆性的無厘頭改編。
但其實不隻是周星馳,就連周潤發、劉德華都曾在各自的影片中扮演着一些類似人設的角色,像《賭神》裡的高進,《瘦身男女》裡的肥佬,看似一本正經的形象,舉手投足間卻夾帶各種喜感。
而周星馳則是他們之中真正将這一風格發揚光大,并且玩出花的那一位。
比較明顯的一個特色就是,周星馳的電影裡有不少“以醜聞名”的女性角色,她們雖然一點兒也不好看,但絕對醜得令人印象深刻。
說到這個就不得不提《食神》裡的“雙刀火雞”,莫文蔚原本一個大美女愣是被導演“糟蹋”成已經無法用醜來形容的地步了,這就是無厘頭風格中最為大膽的“颠覆”。
還有一位代表就是苑瓊丹,她在影片中十個角色有八九個都是以“醜态”示人,最出名的“風華絕代石榴姐”不僅妝容化得夠搞怪,就連對白、行為都處處透露着有别于傳統的荒誕色彩,與女主角秋香形成鮮明對比。
當然,“石榴姐”本人其實長得可好看了,隻可惜早期出演“玉女”角色那會兒怎麼火不起來,直到“扮醜”當諧星才真正出了名。
除此“醜女”角色之外,還有大家很熟悉的“如花”李健仁,堪稱是大家童年記憶中最早的“背影殺手”---美女的裝束,滿臉的胡渣,還有那經典的挖鼻孔手勢,看了第一眼你就再也忘不了了......
在那個人人都追求扮漂亮的年代裡,星爺電影裡的一衆“醜角”們就這樣成為了香港電影界的一股“泥石流”,或者說這就是無厘頭喜劇的感染力。
無厘頭來不失個性,插科打诨無傷大雅,荒誕離譜卻不低俗,這樣的電影笑點,大家看了也會覺得非常幽默、有趣,偶爾回味一番依舊稱得上經典。
無厘頭是周氏喜劇的核心之一,但還不是周星馳電影的全部,最關鍵的一點是,星爺造就了這種風格,也隻有他才能駕馭得起,除外很難再有第二個人。
02.我盡力而為吧很多人都說周星馳的演技非常牛X,一個表情、一個動作,都可以體現出他那出色的功底。
就連當時與他不歡而散的導演王晶也評價稱,周星馳在自己心目中,演技從來都是排在第一位,甚至超過周潤發好幾個檔次。
但如果這個問題要問周星馳本人,可能他的回答隻會是簡短的六個字---“我盡力而為吧。”
這句台詞是來自電影《破壞之王》裡的一個橋段,主角何金銀即将與斷水流大師兄一決勝負,賽前一位大媽上前給他進行“反向鼓勵”,何金銀則似懂非懂地說道:“我盡力而為吧。”
事實上,這句台詞背後是有一定的現實因素,在他參加《楊瀾訪談錄》的時候,主持人楊瀾就問星爺在面對别人嘲諷他未來不會有什麼太大的發展時,心裡會怎麼想,周星馳的回答便是“盡力而為吧”。
對于他來說,“盡力而為”就是演好一場戲的秘訣,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他都會十分認真地對待,從他早期在李修賢旗下演戲開始便是如此,有時甚至連導演都看下去了。
“演戲又不是力氣活,你幹嘛像條狗一樣賣力?”
據說有次拍戲周星馳在一個鏡頭裡演得太投入,李修賢覺得他做事有點用力過猛,于是指着他的鼻子,當着全劇組的人罵出了這句話。
從當演員開始就認真得過頭,可想而知一到他執導拍片的時候又會是什麼畫面,一個動作重複幾十遍都是家常便飯。
《唐伯虎點秋香》的“含笑半步癫”橋段,星爺拍了200多條底片,反複地放給劇組的人觀看,隻要有一個不笑的他就會删掉重拍。
而在《功夫》裡,有一個包租婆罵完所有租客後扇了醬爆一記耳光的鏡頭,就拍了一整天的時間才過關,拍完後演員元秋都煩了,吐槽一句台詞說了幾百遍都過不了,就因為導演覺得還不夠滿意。
雖然星爺拍戲是認真得過分,但你不得不承認的是,沒有他這般嚴苛要求,影片上的那些名場面或許就很難做到百看不厭的地步了吧。
總的來說,周星馳的偏執确實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從“片場暴君”這個外号就可以看得出來。
不過,還有一樣東西,它的作用遠比“盡力而為”更重要,沒了它,那些無厘頭喜劇也就缺少了自身的内核。
與上面說的那些滑稽内容相比,接下來要講的東西可就比較沉重了。
03.近看是喜劇,遠看是悲劇衆所周知,周星馳電影裡的主角多數都是那種生活不順心的小人物,哪怕是像唐伯虎、史蒂芬·周這樣的角色,也都會經曆“跌落神壇”的開局。
通過描繪這些小人物生活中的碰壁,以此方式來穿插笑點,起到引人發笑的效果,說得更直白點,就是要我們忍不住想去嘲笑屏幕前這個人的狼狽模樣。
而當他們脫下這層喜劇外衣之後,所顯露的真實模樣應該更接近于《長江七号》裡的那位農民工父親---每天為工作和生活勞累奔波、逆來順受。
可以看出,銀幕上的每一個“周星星”,他們的生活都充斥着“痛苦”,而這份痛苦的源泉,正是周星馳自己的人生經曆。
星爺的童年并不快樂,不僅家境貧寒,從小父母就離異,都是母親淩寶兒一個人親手帶大他和其他幾位兄弟姐妹。
《長江七号》裡父親周鐵經常跟兒子周小狄唠叨的那句“我們雖然窮但是不能亂說髒話”,其實就是周星馳的母親從小教導他時說的。
不止童年,就連他的演藝生涯起步也是相當坎坷,第一次報名參加訓練班落選,好不容易擠進去了又一直都是在當“死跑龍套的”。
你也知道,通常劇組裡的人一個個都是喜歡捧大牌的,沒人會關心那些不起眼的“茄哩啡”(粵語,即“跑龍套”,是英語carefree的音譯),就算有也隻會是冷眼相待。
這樣的早年經曆,深深地影響了周星馳往後的藝術觀念,也使得他對于小人物的世界有着非常精準的理解,甚至熱衷于去撕開那些生活中的“傷疤”。
在《喜劇之王》裡,當尹天仇興緻勃勃地向劇組講解着自己對主角的理解時,結果被告知換角的事實;而當他退而求其次,要求演個配角時,連這個資格都沒有了;最後他隻被安排到一個不熟悉的路人角色上,對白也不過簡單的三句話。
而在那之前,他在劇組兢兢業業,對表演充滿熱愛,但是這份敬業卻沒有得到工作人員的賞識,隻會覺得他是來添亂的。
更加殘忍的是,在他被告知換角前,他還用自己帶有真情實感的精湛表演,甚至還讓在場所有人都起立鼓掌,那是他人生中第一次離出演男主角最近的時刻。
本以為會是“幸福來敲門了”,結果發現原來幸福“敲錯了門”,這就是周星馳電影鏡頭下的一場活生生的小人物悲劇。
現實的無情打擊,粉碎了尹天仇的男主角夢想,使他在影片結局選擇活躍在街坊福利會的演員訓練班裡......
然而,悲劇不止落在周星馳的演藝生涯上,還有他的愛情。
羅慧娟是周星馳的一生所愛,兩人在拍完《阿德也瘋狂》後因戲外生情,然而交往了三年兩人的分歧越來越大---娟妹當時對婚姻比較向往,但星爺卻希望等到事業有成了再來結婚,最終他們就此分了手。
而等到星爺真的事業有成的時候,娟妹卻跟了别人走,再後來因為胰腺癌晚期與世長辭。
一切都像《大話西遊》描述的劇情那樣: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愛情擺在他面前,他沒有好好珍惜,到了失去才知道後悔......
同樣在之後的周星馳電影裡,大家總是能看出那些類似的感情戲份---
到了《西遊降魔篇》裡,周星馳也在借用唐僧與段小姐的對白來隐喻那段錯失的愛情。
不得不說,就是這樣的悲劇人生,才能為自己的喜劇電影提供了無數的創作靈感,也讓裡面的小人物一個個都是在用痛苦的表演搞笑。
而相對的,那些模仿周星馳無厘頭風格的人,隻能是很難學到其中的内核,最多隻能學到其外在的形式。
俗話說,喜劇的最高境界是悲劇,有時隻有看着别人痛苦的樣子,你的心裡才會感到高興,才不會覺得自己很慘。
小時候我們看周星馳電影隻會覺得裡面的情節很好笑,而長大後,當我們再次重溫這些電影時,在好笑之餘,也開始對影片裡的角色遭遇有所體會,甚至不免覺得紮心。
這就是星爺的電影會這麼經典的原因,因為它不隻是單純地搞笑,裡面包含着很多現實題材的刻畫,每看一次都能帶來新的體驗,也給喜劇這一藝術類型賦予了更深層次的思想高度。
所以,周星馳才能成為大家公認的“喜劇之王”。
04.結語
平心而論,周星馳電影的成功也是離不開香港電影巅峰期的助推,隻有在那個電影人充滿着天馬行空的創造力的環境下,才能為佳作提供生長的土壤。
而且,這不隻是星爺一個人的功勞,還有其他演員的賣力演出,例如吳孟達、羅家英、林子聰、苑瓊丹、何文輝、黃一飛、李健仁、鄒兆龍、谷德昭等一衆黃金配角。
更不要說,周星馳與達叔還是銀幕上最經典的一對“黃金搭檔”,有了他倆的同框演出,影片都會增添很多精彩戲份。
如今,這些黃金配角已經有很多都已經各走各的了,少了他們的存在,星爺之後拍的電影水平自然也多多少少會受到影響,甚至被人吐槽“炒冷飯”。
不過,星爺早就過了那個巅峰期,實力有所減弱也是正常的,但是縱觀他這一輩子的成就,很少有人能達到他這樣的級别,他在銀幕上留下了太多的經典畫面,被好幾代人銘記在一個時代裡,這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至于現在,我們隻希望星爺今後能過得開心點,也希望他還能早點找到自己的真愛,總之就是過好自己當下的生活便足夠了。
當然,也希望星爺的最新電影能早日上映,或是看到星爺再一次出現在電影中。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