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本質是電子躍遷,是電磁波的特定波段的一段光子流。光源之所以能發出光,是因為光源中的電子獲得了額外能量,但這種能量不足以使其躍遷到更外層的軌道,電子就會加速運動,并以波的形式釋放能量,這就是電磁波。
可見光實際上是電磁波的一個波段。電磁波從低頻到高頻分為:無限電波、微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和y射線。可見光在電磁波譜裡面隻有很窄一段,波長在380nm~780nm之間。
這些規定主要有,光速極限和光速恒定。一般認為光子沒有靜止質量,但有動質量,這個質量小于10^-54kg。光是這個世界運行最快的,凡有靜止質量的物質都無法達到光速。光速在真空中直線傳播,速度為是一個恒定值,299792458米/s,在任何慣性系中觀測這個速度都是不變的。
光的這種穩定性和不變性,被人類用來作為丈量世界的标尺。現在世界标準長度單位1米定為光在299792458分之一秒行進的距離,光速每秒約30萬公裡,在太陽系外的宇宙星際之間,以光年為距離單位,一光年為光在365.25天(一個儒略年)真空中行進的距離,為9460730472580800米,約9.46萬億公裡。
光一旦發出就不會自動止步,除非遇到障礙或者被各種物質所吸收。光速在不同的介質中不同,在接近絕對零度時會呈現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态,成為超流體狀态。
時空通訊專注于老百姓通俗的科學話題,歡迎大家讨論點評。原創版權所有,抄襲可恥,侵權将會受到追究,請理解支持,謝謝。,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