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懷孕隻長胎不長肉?紅網時刻新聞5月30日訊(通訊員 莫利花)長沙22歲的唐女士(化名)身高165厘米,懷孕前體重80公斤,屬于較胖的體型懷孕後吃得更多、動得更少,孕後期體重更是達到了96.7公斤,總體血糖也偏高,被診斷為妊娠期糖尿病最終唐女士隻能接受了剖宮産,寶寶也因為是巨大兒,并存在感染被轉至新生兒科,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如何懷孕隻長胎不長肉?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紅網時刻新聞5月30日訊(通訊員 莫利花)長沙22歲的唐女士(化名)身高165厘米,懷孕前體重80公斤,屬于較胖的體型。懷孕後吃得更多、動得更少,孕後期體重更是達到了96.7公斤,總體血糖也偏高,被診斷為妊娠期糖尿病。最終唐女士隻能接受了剖宮産,寶寶也因為是巨大兒,并存在感染被轉至新生兒科。
唐女士後悔不已:孕期要是少吃點、少長點肉,将血糖控制住就好了。
長沙市第三醫院婦産科主任易旺軍解釋,孕期是一個特殊的生理時期,孕媽媽的體重是反映孕婦營養的重要指标。不少孕媽媽都有着同樣的認識誤區:“隻要為了孩子好,我胖一點沒有關系,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結果不僅自己體重超标,出現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寶寶還成了巨大兒,母嬰的健康都受到不良影響。
那麼孕媽媽要如何管理好體重呢?
易旺軍介紹,首先要學會計算孕前BMI(身體質量指數)。BMI=體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如果孕前體重指數BMI大于等于24,表示存在孕前超重, BMI小于18.5則提示孕前低體重,存在這些情況的孕媽媽要及時前往營養門診咨詢,營養師将會根據BMI制定孕期體重增長範圍,做好科學的孕期體重的管理計劃。
其次,就是要養成定期監測、記錄體重的好習慣。孕早期體重變化不大,可每月測量1次,将體重增長範圍控制在0-2公斤;孕中晚期至少每周測量1次體重,對于正常體重的孕媽媽來說,每周控制體重增長不超過0.37公斤。
“整個孕期,孕媽媽都要做到平衡膳食。”易旺軍介紹,食物包括五大營養種類(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和脂類),不同食物中的營養素及有益膳食成分的種類和含量不同,孕媽媽要做到合理分配營養,減少高熱量、高脂肪、高糖分等“三高”食物的攝入,适當攝入魚類等優質蛋白,食用畜禽類時盡量剔除皮和肉眼可見的肥肉;少吃太甜的水果以及蛋糕果脯奶茶等;控制主食攝入量,粗細搭配,葷素結合;保證關鍵營養素的攝入,如鈣、鐵、維生素等,必要時可補充複方多維元素片。
如果一次吃太多、太飽,血糖就容易突然升高,因此,孕媽媽要做到少食多餐;由于空腹太久容易産生酮體,孕媽媽還要特别注意避免晚餐與第二天早餐相隔的時間過長,睡前可以适當補充食物。
想要少長“肉”,堅持運動是關鍵。孕媽媽最好堅持每天不少于30分鐘的中等強度活動,如家務勞動、散步、慢步跳舞、步行上班、孕婦體操、遊泳、室内騎車、瑜伽和凱格爾運動等,運動最好在飯後半小時再開始進行;不适合進行跳躍、震動、球類、登高(海拔2500米以上)、長途旅行、長時間站立、潛水、滑雪、騎馬等具有一定風險的運動。
孕期應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避免紊亂的生物節奏影響内分泌從而影響胎兒健康;保持心态平和,消除緊張情緒,避免抑郁情緒引起孕期體重異常增長;定期産檢,做到有問題早發現、早幹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