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之一”展覽現場
“二分之一”——洪昀郝傑雙個展在北戴河浪淘沙美術館展出
本次展覽由秦皇島文廣新局主辦,潘玥含策劃,展出了洪昀和郝傑共11件裝置、影像作品
“二分之一”展覽現場
兩位留學海外的藝術家呈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創作視角、卻交相呼應的關注内容
通過交流她們對創作形式的思考與實踐,她們對于自身、彼此和環境的想法也更為清晰
在特征鮮明的景觀與習俗背後,她們不約而同地對個體與整體之間的關系進行着追問與反思
藝術家簡介洪昀:洪昀是一位數碼媒體藝術家,生于中國秦皇島。根植于這片土地
洪昀,《采集地貌》,多頻互動影像裝置,2015
洪昀本次展出的《采集地貌》關注舊金山區域圖像處理技術的曆史變遷,
探究機器“看見”的界限。在谷歌地圖上再現的區域景觀有諸多裂縫,
使這些不完整的數碼圖像和現實之間的關系頗具時代色彩。
洪昀,《綠色計劃》,雙頻影像裝置,2016
《綠色計劃》呈現了日常景象與虛拟現實共存的畫面——在作品中的人和環境都是被控制的
齊整的表象細思恐極。背景空間中的山水不停地變化,配以節奏強烈的大衆音樂
近乎荒誕的觀看過程使人真假難辨。
郝傑,《覆蓋與分離》,多頻影像裝置,2015
郝傑的作品《覆蓋與分離》
源于使她念念不忘的沿河行走以及在高空俯瞰河流的景象
一條河流在遮蓋部分地表的同時,也将區域劃分為了幾個部分
她的個人經曆使她從數種知識中進行了選擇,表述了這種覆蓋和分離的現象
因此,這裡所提取的是關于觀看這條河的視角轉變的過程。
郝傑,《等與看》,視頻裝置,2016
《等與看》展現了人與物互動産生的多種痕迹
一隻氣球漂浮在兩個空間之中——一個被回憶溫暖的過去,和一個被想象加速了的未來
氣球的動态是可以被捕捉的,然而它遺留了痕迹的水面卻無法被保存
這裡抽離的是一組關于氣球之詞彙和語義的關系。
洪昀、郝傑,《信仰系統》,多頻影像裝置,2015
洪昀、郝傑,《信仰系統》,多頻影像裝置,2015
洪昀、郝傑兩人合作的作品《信仰系統》
重複着一種對于已知事實的悲觀姿态——搭建沙牆、在梯子上爬上爬下、任風在海邊吹起肥皂泡
就像是某種注定奉獻一切的人的命運。已有的知識是否是人用于擁有物質的工具、
或是改造客觀世界的形式?明确的邏輯關系從紛亂而模糊的對象中顯現,
’浪費時間’似乎是一種減少在已知知識上浪費時間的好方法。
除了本次展出的作品外,值得關注的還有展覽空間的布置
本次展覽的展牆由300多張A4大小印刷品組成,巧妙地再現主題“部分與整體”的關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