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講故事?前天依例在家中填了冥包,做了幾樣菜,按照記憶中的習慣和程序祭祀家中已故的先人,天擦黑的時候仍舊按常例将填好的冥包焚化給了先人們,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中元講故事?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前天依例在家中填了冥包,做了幾樣菜,按照記憶中的習慣和程序祭祀家中已故的先人,天擦黑的時候仍舊按常例将填好的冥包焚化給了先人們。
今天,才在各網絡平台上看見許多關于中元節的文章,引起了一些共鳴和随想,于是記下一些與此有關的感想。我所要說的,大體不再重複網上那些比我更深入的見解,隻說些個人的感悟而已。
先說為什麼要過這個節?對我而言,就是為了對我們印象中的傳統的繼承,因為在當前大時代環境下,被摒棄的傳統其實太多。理由無外乎是封建迷信與污染環境這兩項。由此,這些承載傳統的儀式和習俗,皆被打上糟粕和影響環境的标簽。
然而,當我們把這些習俗和傳統的載體都省去了以後,不知道還能如何去傳續這其中的蘊意。換言之,沒有了儀式和載體,難道我們要表達的意思都通過自覺的内心追思來傳承?那麼,下一代呢?下下一代呢?他們如何傳承我們内心的思想?
回答第一個問題。傳統,與習俗,第一是要傳,第二是要習。如果失傳了,沒人去習了,傳統習俗就成為空中樓閣了。
再來說說中元節怎麼過?我個人而言,僅自身的所見和所行,并不能代表禮儀的完全合乎所有的儀範,但這隻能歸結于我所接受的教習并不完全合乎儀範。
在父母親執掌家務的時代,每年中元節都是必須虔誠準備和認真對待的重要節氣。在我打小的記憶中,中元節的俗稱就是“七月半”。在我識字之前,我家焚化給先人的冥錢是沒有能力和精力用白紙封起來寫上收用與奉獻之人的。因為父母親都是文盲,他們沒有那個能力,所以隻能直接焚化用麥草做成的金黃的“錢紙”。
這種被叫做“錢紙”的另一個世界的貨币,制造的原料就是谷草或麥草,其實也就是比用于寫字和印刷的白紙工藝要求更低的一種草紙。
當草紙被規範裁剪成寬11厘米左右,長13厘米左右的長方形紙片後,再用專用的“錢鑽”打上孔,就具有了冥鈔的功用了。
“錢鑽”是一種刀刃為1厘米左右半月狀的專用工具,打孔的原則是在裁剪成形的長方形紙片上,以長邊為水平,等距離打上七個孔,然後再翻轉“錢鑽”的朝向在下方同樣打七個孔,這樣兩排孔正好形成垂直的七個“()”形狀。當整張紙片以長邊為水平依次往下打出三排垂直的“()”就算完成了。
根據地區不同,使用的冥錢的規格并不統一。有些地方用的冥錢就是單張的,而我們慣用的冥錢不是上述的單張,而是裁為寬11厘米,長52厘米的長條狀的,用錢鑽打孔時,将這種長條狀的冥錢半成品對折兩次,打孔方式與單張紙錢沒有區别。實際就是這種長條狀冥錢等同于四張單張的。因使用習慣不同,規制不同,但其意義并沒有明顯區别。
我記憶中,小時候凡有老人去世,都需要現請人裁紙并完成打孔的工作,這往往是一個比較重的任務,需很多人同時協同參與完成。而現在的冥錢因為技術革新,都是裁剪成形後通過專門的打孔機器直接做成整刀的成品直接售賣。由此,以前那種人工打孔的場景再也不曾見過,而“錢鑽”這種工具也就永遠退出曆史舞台了。
自從我讀書識字後,慢慢開始學習冥錢包的寫作規則,後來能夠熟練掌握寫作規則以後就年年堅持以“包”的形式向先人們奉奠冥錢。父親負責前期的折紙(前文所說的長條狀紙錢需對折兩次)和裁剪白紙并封裝成包,我的任務就是挨個地按要求寫上收用人和奉獻人以及焚化日期等内容。
父親是虔誠認真的對待這件事的,他往往要提前半個月開始。先是把紙錢數三張,對折兩次為一帖,然後每個包裝四帖。每個包就是十二張紙錢,據說這是代表一年十二個月,喻義“月月紅”。一絲不苟的父親封出來的冥錢包總是方方正正,并且還要用稍重的東西壓平整才交給我寫。父親封包的特點是絕不如很多人需要用膠水粘的,且看起來美觀。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習俗又變了,當前的人一是覺得麻煩不願再經過那些繁複的工序去做這件看來無聊且無意義的事,二是因為現在市面上出現了大小形制不一的信封狀的“桶包”,而且直接印刷好了固定不變的内容。隻需要直接将撕好的紙錢一古腦地塞進去然後填好空白内容就完事。簡化的程序易于被現代人接受,于我而言雖也接受這種省事,但内心始終覺得少了些虔誠和敬意,淡化了儀式的莊重感。
然後就是寫包的程序了。我的爺爺在這方面要比父親厲害,他居然懂得怎麼寫,于是爺爺算是教我寫包的啟蒙先生。
第一要注意的是包的正面正中是最主要的,需自上而下寫上收用人的稱謂和姓名。根據五服觀念,曆代祖先不可能全都寫完,至多寫到高祖一輩,其次曾祖,其次為祖輩,其次為父輩。男性先輩稱考,女性稱妣,這是基本規則;男性稱大人(60歲以上為老大人),女性稱孺人(60歲以上為老孺人);高曾祖三輩是固定稱謂,已故父親可稱“顯考”或“嚴考”,已故母親稱“顯妣”或“慈妣”。而涉及長輩姓名時,需要避諱,那就得在長輩姓後名前加個“諱”字,以作避諱。
如父親就應寫作“故顯考X公諱XX老大人正魂收用”。母親年高者寫“故慈妣X(本姓)太君X(夫姓)老孺人正魂收用”,或寫“故慈妣X(夫姓)母XXX(本名)老孺人正魂收用”。此處需注意若在稱謂中有“X公”、“X母”時,“公”、“母”二字略小,稍靠右書寫。“高祖考(妣)”、“曾祖考(妣)”“(外)祖考(妣)”格式相對固定,無需贅述。
第二是右邊自上而下寫焚紙緻奠緣由。中元節常式寫作“今逢中元盛會化帛之期虔備冥錢包共X封第X封奉上(此處“上”字需換行寫在下一列首字)
第三是左邊自上而下定式寫作“關津渡口(換行)、驗實放行”此八字源出《宋會要輯稿》·兵一七,意為亡者及收用冥錢無受阻滞不被扣壓的寄意。此兩行下寫奉獻人自稱及姓名,如“孝男XXX祀”,此處自稱與正中收用人的稱謂對應為“玄孫”、“曾孫”、“孫男”等。正面最左為焚化日期,嚴格來講應以農曆時間為準,如“天運壬寅年七月XX日火化”。
第四是冥包的反面,依例寫上“封号”兩字,這是固定常式。
中元節的另一個必要奠儀就是需要準備酒菜蔬食供奉先輩。我形成固定認識的是有幾樣菜或祭品是必備的,一是嫩豆米,二是秋茄子,三是嫩南瓜,四是四季豆。這四樣必備菜主要原因可能是更好體現時節性,另外的原因可能就是在物質饋乏的農耕時代,應季蔬菜容易獲得所以更受人青睐。另外就是豆腐是不可少的,據老輩人說,因為祭奠的本來都是老人,豆腐這個綿軟的食材更受老年人歡迎。其餘菜品,那就豐儉由人了,但肉類食材還是盡可能不缺少為宜。
菜品準備完畢,就是奠獻的儀式了。我所習慣性所見的儀式是:先以碗盤乘上準備好的食物擺放在桌上,泡茶水一盅貢奉。以方桌為例,供品居中,四方各擺兩副碗筷,桌子四方各擺條凳一條(上面鋪上紙錢一張)。準備完畢,專門找大小合适的盆狀容器裝入糧米或幹淨河沙以便插入點燃的香蠟。大門兩側各插燃香一排,意寓迎接先人回家享用祭品。
接下來就是稍作間隔分别向碗中三次盛酒,盛滿三次稍侯片時,将碗中白酒奠灑于桌子四周,照例三次盛飯。祭奠結束,将各碗中飯收納在一起,将桌上各式菜品各選少量一并裝入,加少量菜湯,放一邊繼續供奉。在桌前焚化鋪在凳子上的少許紙錢,叩頭緻敬,供奉祭奠的儀式就算結束。之後,生人們就可以開始享用先人們“吃”過的菜品了。
最後說燒紙。燒紙的原則,是在傍晚将黑的時候在各家門口焚化,大意是天黑了,陰界的人可以離開陽界回歸陰界了。這個過程仍要焚香燃燭,将祭奠時收納供奉一邊的飯菜(亦稱水飯)放一邊繼續供奉。
然後就開始焚燒冥錢包,因為都寫了收用人姓名,可以放在一起同時焚化;另外還需向兩個陪護亡者的神靈(引魂童子、伴陪郎君)及本地的土地神靈(地盤列祖、古老賢人)單獨焚化特備的冥包;當然,因為還有的是超出“五服”之外的祖宗或旁系親屬并沒有再額外寫冥包的,就焚化一些零散的紙錢作為貢奉;最後,必不可少的還要想到一類特殊人群,他們是生前無兒無女的孤魂野鬼,無人關照,那就另外再給他們焚化一些散紙錢,當作貢獻。這個細節,讓我想起《孟子》中那句話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禮記》中又說: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鳏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這或許就是中國人刻在骨子裡的仁愛與博愛的精神傳承吧。
不管是焚化冥包或是那些不能具名而想起的人,在焚紙錢時,總會對他們有一些簡單的單向交流,或是報安,或是緻謝,或是安慰,或是祈求保佑。各種心态雜然而聚。
這樣的氣氛,在小時候常會有許多讓人害怕的“怪神亂力”的故事,現在想來,僅僅是故事而已。再想起《詩經*七月》中那句話:“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天道輪回,他總是這樣周而複始的交替而行,那麼,就在該幹什麼的時候就幹什麼吧。
香蠟和冥紙燃盡的時,整個儀式也就宣告結束,全家人一起給亡去的先人們叩頭緻謝,互盼安好,把最好的願望都寄托于将來。
在這篇文章的結尾,我繼續引用曾姓始祖的名言來作結語——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