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濕體質
痰濕質是由于體内水液停滞、痰濕凝聚,以形體肥滿、口黏苔膩為主要特征的體質狀态。痰濕質的形成與其人多喜食肥甘之品,如紅燒肉、各類甜點等有關。
痰濕質的人:1. 體形多肥胖,腹部肥腴松軟;面部皮膚油脂較多;容易出汗,而且汗黏;
2. 大便容易不成形,且黏滞、有解不淨的感覺;
3.常覺胸悶、痰多;口腔總覺得黏膩、甚至有甜的感覺;舌象上最典型的特征就是苔膩,也就是舌上經常有一層厚厚的舌苔。
4. 一般而言,痰濕質的人性格偏溫和且穩重、比較能忍耐。對梅雨季節及濕氣重的環境适應能力差。
痰濕質糖友調養5法中醫認為,脾主運化,痰濕的形成和脾功能的下降有關,尤其和脾氣虛關系密切。因此,臨床上痰濕質的人往往兼有氣虛。因此,痰濕質的人,調養時應注意健脾、利濕、化痰。
藥膳推薦
制作方法:山藥、冬瓜,置鍋中慢火煲30分鐘,調味後即可飲用。
功效:本湯具有健脾,益氣,利濕的功效。
● 痰濕質的人,推薦多食白蘿蔔,《本草綱目》記載,蘿蔔 “氣味辛、甘,溫”,“主消谷和中,去痰癖,化痰消導”。
由此可見,蘿蔔有化痰的作用,能夠消散積聚體内的痰濕,從而緩解因為體内痰濕停滞引起的形體肥胖、面部油脂較多、多汗且黏、胸悶、痰多、面色淡黃而暗、眼皮浮腫、頭暈、大便不成形等不适。但要注意,痰濕質者多脾胃虛寒,所以蘿蔔不宜生吃。可以煮湯,也可以和其他肉類等同煮。
● 痰濕質的人在烹饪時可以有意識地加用陳皮,《雷公炮制藥性解》記載,陳皮 “味辛苦,性溫無毒”,“主化痰破結,利小便,通淋”。因此陳皮有較好的燥濕化痰作用,适宜痰濕體質的人食用。陳皮用量在6~9克,也可以用來泡茶喝。
藥茶推薦
藥茶方面除陳皮外,可以取茯苓10克、紅茶3克,用300毫升開水沖泡後飲用,沖飲至味淡即可。有滲濕利水、健脾和胃的功效。
在夏季,尤其是濕氣重的時候,建議用薏苡仁、赤小豆煮水喝,取薏苡仁、赤小豆各30克,一起放入鍋中,加适量水煮即可,喝水但不建議把薏苡仁和赤小豆一起吃下去,暑熱重的時候,也可以加綠豆。不過最好溫飲,千萬不要冰鎮。
運動方面
痰濕質者多肥胖,因此應注意循序漸進,長期堅持鍛煉,散步、快走及八段錦等中式運動是比較适宜的。活動量應逐漸增強,讓疏松的皮肉逐漸堅固緻密。
經絡養生方面
可以自行揉壓豐隆、水道穴;豐隆穴位于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後外2橫指;水道穴位于下腹部,臍中下3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
可以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壓,每次按壓操作5~10分鐘,每日2次。耳穴則可以取肺、脾、胃、腎、膀胱、十二指腸、三焦反射區。
最後,痰濕質患者應多參加各種活動,以動養神。居所應遠離潮濕。陰雨季注意避濕邪侵襲。
戶外活動時穿透氣散濕的衣物。常曬太陽。運動環境宜溫暖宜人,不要在寒冷、潮濕的環境中鍛煉。
作者:陸灏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内分泌科主任醫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