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豆芽。資料圖)
俗話說:“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春天,草長莺飛,萬物複蘇,是個充滿生機的季節。春天也給我們帶來了許多其他季節裡不可多得的珍貴食材——“芽”菜。
據貴州博益乾坤營養師培訓中心講師、國家一級公共營養師王偉介紹,芽菜,是對一大類植物的稱呼,可以是田間或盆栽的菜苗,也可以是樹上剛發出來的幼芽。春天的芽菜,在積攢了一冬的養分之後,蓬勃而出,不論是口味的鮮美度,還是營養素的飽和度方面都有着先天的優勢。
立春已過,正是吃春芽的好時節,可春天的芽菜都有哪些呢?除了芽菜,還有哪些美食在春天不可錯過?開春了,你做好“嘗鮮”的準備了嗎?
黃豆芽健脾
豆芽是芽菜中最容易獲取又便宜的養生佳品,最适合在春天經常食用。豆芽不僅營養豐富,而且比原豆要更勝一籌。
這是因為豆類在發芽過程中,維C含量有所增加,部分蛋白質也會分解為人體所需的各種氨基酸,更有利于吸收。
黃豆芽味甘性涼,入脾、大腸經,具有清利濕熱、消腫除痹的功效,适用于脾胃濕熱、大便秘結、高脂血症患者。春天還是維生素B2缺乏症的多發季節,春天多吃些黃豆芽可以有效地防治維生素B2缺乏症,有助于預防口角發炎。因為黃豆芽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2,多吃些黃豆芽可以有效地防治維生素B2缺乏症,孕婦多食對緩解妊娠性高血壓和産後便秘也有一定效果。
綠豆芽易消化
用綠豆、黃豆、黑豆等發的芽都叫豆芽,營養價值很高。
中醫認為綠豆芽性涼味甘,入心經和胃經,不僅可以清熱解毒,還能消腫利尿,在補腎、美顔和降脂方面也發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此外,綠豆芽還很容易消化,适合濕熱郁滞、口幹口渴、小便赤熱、便秘、目赤腫痛等人群食用。
在烹饪時,炒豆芽應熱鍋快炒,使維生素C少受破壞。
綠豆芽性寒,烹調時宜配上一點姜絲,中和它的寒性。
豌豆芽護肝
豌豆芽(豌豆苗)無論是清炒、做湯還是涮火鍋,都算得上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豌豆芽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硫鋅素、核黃素、抗壞血酸、蛋白質和鈣、鐵、磷等礦物質。與黃豆芽、綠豆芽相比,豌豆芽的營養價值更高。
此外,中醫認為豌豆芽性寒味甘,可以入脾經、胃經和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和止痛止瀉的功效。
除了芽菜,這些“春菜”也不可錯過
香椿開胃
香椿,也就是貴陽人常說的“春菜”,是時令名品,含有香椿素等揮發性芳香族有機物,可健脾開胃,增加食欲,對于食欲不振患者較為适合。
香椿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胡蘿蔔素等,有助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并有潤滑肌膚的作用,是保健美容的良好食品。
香椿要數第一茬的芽味道最為濃郁清香,拿回家清水洗淨之後切成碎末,撒入适量的蛋液中不斷攪拌,使其和蛋液融為一體,在不粘鍋中文火攤煎之後,軟嫩可口,鹹淡适宜,吃一口,香椿芽的清香撲鼻而來,這就是春天的氣息。
春筍防便秘
春天是春筍一年中味道最為鮮美的時候,食用春筍不僅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去積食,防便秘,并有預防大腸癌的功效。
此外,竹筍含脂肪、澱粉很少,屬天然低脂、低熱量食品,還是肥胖者減肥的佳品。
春筍烹調時無論是涼拌、煎炒還是熬湯,均鮮嫩清香。若與大米同煮粥則是春季清淡的佳肴。
豆芽分多種,如何辯識豆芽好壞?
市場上的豆芽形形色色,綠豆芽、黃豆芽,有根的,無根的,到底什麼樣的豆芽,才是好的呢?
自然培育的豆芽,大多脆嫩,芽杆比較細,頂上還會留有豆殼,如果折斷芽杆,不會有水分冒出來。如果是用藥水泡大的無根豆芽,看起來很粗壯,就算有一條很細的根,也是爛的,而且豆粒發藍,折斷豆芽杆,會有水分冒出。
買豆芽應盡量去大的超市裡買,如果在其他地方買則要注意:一聞,二看,三掐。要聞豆芽上的氣味。健康的豆芽聞起來很清爽,而有“尿素”味道的豆芽是不正常的。盡量不要選個頭太均勻,而且太粗太長的,這樣的豆芽可能添加了添加劑,也不要選沒有根須的,沒有根須的多數是使用了無根劑。
王偉建議,食用豆芽,最好在家自發。市場上常會銷售一些無根豆芽,多為化學激素類藥水泡發,最好不要購買。食用豆芽,最安全的方法就是在家自發豆芽。
小知識:自發豆芽的方法
先将黃豆用清水浸泡,直到豆子長出細小的胚芽,泡的中間要換幾次水;将泡過的豆芽放在一個漏孔籃筐裡鋪平,在籃筐下面放個盛了水的盆子,讓最底部的黃豆略略能接觸到一點點水;取一塊幹淨的紗布或棉布打濕後(略擰幹)蓋在豆子上,用重物壓在紗布上,放在溫暖的地方;每隔8~12小時掀開紗布,在水龍頭下沖幾遍水;2~3天後,豆芽就能吃了。
發豆芽在4-12天時維生素C含量最高。
據研究,黃豆在發芽4-12天時維生素C含量最高,如同時每天日光照射2小時,則含量還可增加一倍。
但不宜日照過久,以免豆芽變老而降低口味。(本報記者 羅歡 編輯 姚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