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在位于浙江省缙雲縣大洋鎮木栗村的教學點中,教師周曰忠與兩名學生上完了最後一課,這所3個人的教學點也将正式撤并。據了解,這所位于缙雲縣最遠山村裡的教學點已有76年曆史,學生數量最多時曾達到過300餘人。但随着外出務工的村民增多,學生被帶往鄉鎮、縣城讀書,村教學點内的人越來越少。據曾經就讀于此的村民介紹,木栗村此前為鄉鎮,這個教學點也是曾經的鄉鎮學校,有的家裡祖孫三代都在這裡讀過書。
周曰忠與兩名學生在教學點前合影。受訪者供圖
教學點撤并前的最後一課
根據約定,周曰忠在7月15日下午兩點準時到達了木栗教學點。由于原路線上正在修路,從缙雲縣縣城到木栗村的班車暫停運營。對于不會開車的周曰忠來說隻能騎電動車往返,單程近一百公裡,耗時兩個多小時。
在教學點等待他的是兩名學生,王蕾蕾和王旭康。正讀二年級的他們是木栗教學點過去一個學期裡僅有的兩名學生,同時,也将成為這裡的最後一批學生。從下個學期開始,這所大山之中的鄉村教學點将正式撤并,兩名學生将轉移到鄉鎮學校就讀。
臨别前的教學點略顯空曠,教學樓裡少了讀書聲,操場上少了奔跑的身影,秋千也需要借助偶爾吹起的風才能擺動起伏。
空曠的校園。受訪者供圖
雖說是上課,但周曰忠覺得當天更像是師生之間的道别。3個人坐在教室裡,不聊古詩,也不練字,不講加減乘除,更多的是日常寒暄。周曰忠囑咐兩個孩子要多看書,外出玩耍時注意安全。
“到了新環境,學習會更緊張,周圍的同學也更多,希望他們可以繼續好好學習,同時和小夥伴們好好相處,多多交流。畢竟之前的兩年裡,教學點人比較少,很難有集體的感覺。”周曰忠表示。
從300多名學生到2名學生
木栗村是麗水市缙雲縣大洋鎮轄區内的行政村。從地理位置上看,木栗村處于缙雲縣東南部,位于麗水、溫州、台州三市交界,是缙雲縣内最為偏遠的一個山村。
在2008年之前,木栗村還是木栗鄉,如今的教學點當時還叫木栗鄉學校。在被并入大洋鎮後,學校成為了大洋學校的鄉村教學點,由該學校投資運營。
大洋學校校長王加堯告訴記者,木栗教學點早在1944年便已建成,今年已經是第76年。1989年9月,王加堯就是從這裡開始了自己的教師生涯,并在5年後被調入大洋學校任教。
“畢業後就直接被分配到這裡,教過語文、數學、科學,當時任教的幾年裡這邊差不多有20位老師,學生數量也保持在300名左右。”王加堯表示。
鄉村教學點學生的減少是逐年持續的。王加堯記得,學生數量從300多名減少到100名,大約用了5年時間,“2000年的時候,木栗鄉學校進行整體翻新,當時學生數量就已經不足100人,主要是村子裡進城打工的人越來越多,孩子也就被帶到縣裡、城裡上學。”
2009年,王加堯開始擔任大洋學校校長,當時木栗鄉學校已經成為大洋學校的教學點,學生人數約為60人。而等到2018年周曰忠來到木栗教學點任教時,學校裡隻剩18名學生、5名教師。雖然教學樓内1至3層均有教室分布,但多數時間裡,很多房間都是空的。
兩年前這所教學點還有18名學生。受訪者供圖
到了2020年5月,教學點正式複課。在撤并前的最後一個學期裡,木栗教學點隻有2名學生、1名教師。除了中午送營養餐的食堂阿姨和值班保安,教學點的人員都在位于一樓拐角處的教室裡。
兩套桌椅、一張講台,兩名學生、一位教師,每天上午8點上課,下午4點準時下課,就這樣日複一日。
學生回憶曾自帶飯菜吃一周
“我是在網上看到學校撤并的消息,最後剩下3個人,感覺很可惜,也很不舍得。”曾在木栗鄉學校就讀的王東錫告訴新京報記者。
王東錫的老家位于如今的大洋鎮西峰村。1991年至1992年,他在距家7公裡外的木栗鄉學校度過了初一、初二兩年時間。他記得,在當時,各村都設有鄉村小學,開設一年級到六年級的課程。但想要繼續讀中學,木栗鄉學校是當時唯一的選擇。
雖然從村裡到學校隻有7公裡距離,但在尚未修建鄉村公路的上個世紀90年代,短短的7公裡走起來卻并不容易。周日下午返校,周五放學回家,中間的這5天時間,學生都要在學校裡度過。
用王東錫的話說,回家和上學都需要“翻山越嶺”。王東錫告訴記者,如果是自己走路回家,整個路程大概要一個半小時。如果是跟同學結伴回去,路上打鬧、說笑,走起來就慢一些,到家至少要兩個小時。雖然當時有班車,但每天隻有一班,時間根本趕不上。
“當時沒有公路,都是老一輩人手拿鑿子鑿出來的石子泥土路面,有時一輛車開過去,後面揚起來的都是沙塵、石子。”王東錫說。
除了書本和筆,王東錫記得,當時上學時每個學生都會拿着一個帶鎖的木箱,裡面裝的是自己從家帶來的生米和炒菜,一吃就是一周。
王東錫記得,由于村子距離溫州更近,自己的父母去了溫州務工,每周都是奶奶給自己準備米和菜。上課時,每到飯點,學校裡負責蒸飯的阿姨都會提前發給學生一個鋁制飯盒,放進生米蒸熟,再配上學生自帶的炒菜。
“梅幹菜、魚幹、豆子還有臘肉,基本都是這些風幹的食物,能夠放得住,因為我們這邊正好在大洋山上,海拔有1200多米,等到開學後天氣比較涼快,很少會出現菜放馊的情況,如果真有,那也不舍得扔,還是吃了。”
在初三那年,王東錫并沒有繼續在木栗鄉學校就讀,而是選擇到鎮上一所中學插班。雖然王東錫的成績名列前茅,但由于教學依然有局限性,在就讀鄉鎮中學時,他不得不選擇留級,重讀初二。
“雖然老師們當時都很負責,但是在教學效果上還是有一些局限,當時很多同學都是讀完初三後,因為考試成績不能繼續讀高中,就到溫州、台州的一些工廠務工了。”王東錫表示。
兩年前已有撤并的想法
作為木栗教學點的上級負責單位,大洋學校于今年年初向缙雲縣教育局提出撤并申請并獲批準。在2020年上半年學期結束後,教學點将不再繼續運營小學課程,未來将作為大洋鎮幼兒園在村内的分園。
“兩年前就有撤并的想法。”王加堯說,“當時和家長溝通過,但有些家長沒有同意,說是孩子實在帶不出去,孩子留在家裡能幫着老人幹些農活,所以希望保留這個教學點。我們也尊重家長的意見,就繼續把教學點盡力辦好。”
在每年持續的投入裡,教學點的“硬件”在不斷更新。校舍、廁所幾經翻修,學校也專門建立了錄播教室,學生可以遠程與外校進行同步課堂。但教師不足的問題,依然難住了他們。
據王加堯介紹,木栗教學點的負責人均由大洋學校派遣,3年一個周期,之後根據負責教師的意願進行工作安排。除了派遣教師外,大洋學校也會公開招聘代課教師。但即便是提高了工資标準,很多人依然不願意前往木栗教學點工作。
木栗教學點将成為曆史。受訪者供圖
“主要反映的都是路途太遠、學生數量太少,教學點周邊的生活相對枯燥些,所以即便是我們在招聘時把每月工資提高了600到800元,好像對教師來說并不具備吸引力,因為最後一個學期隻有兩名學生,我們也沒能分配更多的老師來教學,基本都是周老師一人代課。”王加堯表示。
孩子也想去人多的學校
木栗村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小村。村民耕地面積不算大,過去以種水稻為主。近幾年,當地村民發展茭白種植,每到7月茭白成熟季,不少來自縣城的批發商都會到村進行采購。
對于王旭康的父親王勇榮來說,最近正好也是忙季。一邊在田裡采收茭白等待批發商上門,一邊還要照顧放暑假在家的孩子。在得知7公裡外的教學點即将正式撤并時,他也早已做好了準備。
“等确定開學時間後,提前到鎮上租個房子,一家人一起過去。”王勇榮說,“之前也想過送他到鎮裡上學,但因為收入有限,而且小女兒剛剛兩歲半,得有人照顧,就想着先讓他在村裡讀書,等小女兒該上學時一起到鎮上。”
在木栗教學點的兩年中,王勇榮每天都會騎電動摩托車送王旭康上下學,單程15分鐘。一年下來并無太多的花銷,除了靠茭白種植獲得的每年10000多元的收入,王勇榮偶爾還會到鎮上打打零工,一個人養活一家四口。
今年40歲的王勇榮告訴記者,自己的初中兩年也是在木栗鄉學校度過的。他還記得,當時的教室是木闆房,兩層結構。二樓的學生一跑,一樓的人就得“吃灰”。到了下雨天,操場就成了泥地。雖然在20年後,教學點已經變化很大,但為了孩子的成長,王勇榮還是願意送他們到鎮上學習。
“他也跟我提過想去外邊的學校,他覺得小朋友太少,當時隻能跟他說先好好讀書,聽周老師的話,别的不要想,但從孩子成長上看,肯定還是希望他能去一個人多的學校,雖然到了鎮上可能花銷更大,但多打打工,應該也沒問題。”王勇榮表示。
教學點已經完成了使命
在最後一課接近尾聲時,周曰忠在黑闆上寫下了對學生的告别語: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對剛剛8歲的王蕾蕾和王旭康來說,這兩句詩似乎并不在已背古詩的清單中。而對于其中表達的情緒,兩人似乎也很難理解。隻是和往常一樣,下課後拉着老師到操場繼續玩耍。
陪伴這所教學點走到最後的周曰忠将在下學期回到大洋學校任教。還未确定具體工作的他還不知道能否繼續擔任王旭康和王蕾蕾的老師。但可以确定的是,在擁有1200多名學生的大洋學校中,3個人還能經常見到。而從教師的角度,周曰忠也希望兩個孩子好好融入集體,好好讀書。
作為大洋學校的負責人,同樣也曾在木栗鄉學校任教的王加堯告訴記者,離開木栗村後,自己常常回去看看學校,也常常能想起剛畢業後在這裡教書時的青澀。對于教學點的撤并,他既不舍又無奈。
據了解,在撤并前,木栗教學點是大洋鎮上唯一一個鄉村教學點。此前,大洋學校下設的教學點共有兩個,另一個則在2014年撤并。
“老人留在村裡,年輕人外出務工,鄉村教學點慢慢減少也是大勢所趨。木栗教學點開辦了76年,很多都是父子兩輩都在這裡讀過書,有的甚至是三代人都在這裡上過,撤并雖然可惜,但對這個教學點來說,也已經算是完成了使命。”
新京報記者 張羽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劉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