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的省考筆試結束了,小夥伴們可以稍微放松兩天,吃吃喝喝玩玩,讓緊繃的神經舒緩下。但省考并沒有就這樣結束,筆試隻是“萬裡長征第一步”,後面還有更加重要、難度更大的面試在等着你。
筆試是40人中選1個(327聯考共計有超過400萬人報考競争11萬個職位,平均報考比40:1),難度在于競争大,所以能夠突出筆試入闱面試就是成功了一般。面試隻有3人選1個(大部分職位3:1的錄取比),雖然競争壓力沒有那麼大,但是面試可能遠比你想象的要難的多。
按各省份省考公告發布的關于綜合成績計算方式來看,都是以面試為重點。比如說江西,綜合成績=筆試成績 面試成績*2,簡單的說就是筆試領先2分,面試隻需要反超1分以上即可綜合成績反超,而這1分在面試中根本不算什麼,有個一起公考的江西學員就是面試逆襲3分,總成績直接反超6分,把筆試落後的5分補回來成功上岸。正因為面試存在的不确定性和逆襲可能性,讓每一個考生都心存危機感。筆試領先的考生要穩固優勢,好好守擂避免被後面的考生逆襲,排名靠後的考生充滿着希望,一心想着通過面試扳回筆試落下的分數,逆襲上岸。能夠通過筆試的考生都有一定的能力,這種不确定性增添了每位考生面試備考的信心,讓這3:1的競争更加激烈。
- 2.面試考試存在難度。有人說“面試不就是看完問題後,對着考官扯閑天,有什麼難的,說完這十幾二十分鐘就行了”,那你可真是小看了面試。自古以來,說話就是一門藝術,不同的場合要求不同,讓德雲社的雲鶴九霄師兄弟講相聲是一把好手,能夠逗得台下觀衆哈哈大笑,但是讓他們在面試考場上說上十幾二十分鐘,不見得就能博得考官的認同獲得得高分,因為面試有自己的要求。
難度1:面試考察的是考生全方面的對問題分析理解處理以及語言溝通能力。以結構化面試為例,考察考生是否具備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計劃決策能力、組織協調能力、人際溝通能力、應急應變能力等,分别體現在綜合分析題、應急應變題、人際關系題、組織管理題、自我認知題當中以及答題時候的語言表達、邏輯清晰情況當中。大多數考生在部分能力上總是有所欠缺,想要完美具備所有能力太難了。難度2:面試的“說話”不是那麼容易,“交流”二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還是用結構化舉例,封閉的考場内一個人面對七八位考官,想要絲毫不緊張的說上十幾分鐘已經很不容易,更何況還要做到表達流暢不停頓、邏輯清晰有條理、内容充實有亮點。筆試靠腦子發揮就行,面試可是要靠嘴說話,有的人平常就不善言辭、說話聲音小又或者看起來侃侃而談實際則是空洞無物、重複啰嗦,想要短時間提高不是那麼容易的。難度3:面試的打分非常平均化。還是說結構化,一是考官首先會以前幾位考生成績确定考場的基準分,其他考生在上下浮動。二是七八位考官以去掉最高和最低取平均數的方式打分意味着除非你的表現得到所有考官的認同,否則高分比較難。三是考場最高與最低分也就是10分範圍内,超過5分以上的面試逆襲除了要求自己表現好以外還要期待對手表現夠差才行,逆襲很有難度。
雖然面試有難度,但是我們就這樣放棄了嗎?當然不,考公人的字典裡沒有放棄二字!“遇山開路,遇水趟河”,隻要存在希望,我們就決不放棄!考公人,想着上岸的理想,沖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