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時小墨ZYT
#菜根譚#
導讀:《菜根譚》的聞名于世,得益于作者洪應明,洪應明作的這一部著作,正是得益于他悟透了這個世間的道理。
洪應明生活的年代,明朝已是逐漸走向衰敗。一些有見識的知識分子,在經曆了仕途的風波挫折之後,紛紛退隐江湖。他們既不願意與當權者同流合污,也不願意違心迎合鄙瑣的社會風氣,于是,表現隐者高逸超脫情懷的作品大量出現,《菜根譚》就是其中的代表。
一、寶劍鋒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從古至今,誰要想成為卓越傑出的人才,都需要有堅毅頑強的品格。想要幹一番事業,需要百折不撓的精神,更需要謹小慎微的态度。
司馬遷能夠寫出《史記》靠的就是驚人的忍耐力。司馬遷原在朝廷中任郎中之職,是皇帝的警衛和侍從人員。
司馬遷在三十七歲時,繼任太史令,努力完成先父的囑托,整理史料和撰寫史書的工作。
司馬遷四十七歲,因為有關李陵案的言論受到了腐刑。身心受到重創,這時的司馬遷整理和撰寫史書已經十年了,還沒有完全脫稿。
為了完成先父的囑托,司馬遷忍受着痛苦,忍受着這非人的恥辱,甘受這酷刑,以便保存自己的生命,完成這部曠世巨著。
後來又當了宦官,再次得到了漢武帝的寵信,任中書令。
雖然離開了太史機構,卻仍利用業餘時間,繼續撰寫史書。
在《報任安書》中,司馬遷宣稱史書已經基本脫稿。從公元前109年到現在,司馬遷整整寫了十八年,才完成這部著作。
後面用了大概有三、四年的時間,進行修改增補。
如此算來《史記》的寫作一共花了二十多年的時間。
如果沒有堅強的意志力,司馬遷可能也堅持不下去。他的心裡隻有一個信念,就是将史書完成。
二、身體力行,造福人類,乃可貴可敬
《本草綱目》的作者亦是如此。明朝的醫學家李時珍發現古代醫書中的錯誤而編,他以畢生精力,親曆實踐,廣收博采,對本草學進行了全面的整理總結,曆時29年編成,30餘年心血的結晶。共有52卷,載有藥物1892種,其中載有新藥374種,收集藥方11096個,書中還繪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圖,約190萬字,分為16部、60類。
李時珍二十四歲開始學醫,白天跟父親到“玄妙觀”去看病,晚上,在油燈下熟讀《内經》、《本草經》、《傷寒雜病論》、《脈經》等古典醫學著作。
“讀書十年,不出戶庭,博學無所弗瞡”。刻苦學習,掌握了治病方法。
他曾用“延胡索”治愈了荊穆王妃胡氏的胃痛病,又用殺蟲藥治愈了富順王之孫的嗜食燈花病,後來又以附子和氣湯治愈富顧王适于的病症而被聘為楚王奉伺正。
李時珍明白,做一個醫生,不僅要懂得醫理,也要懂得藥理。他在閱讀《神農本草經》的基礎上,再仔細地閱讀了南朝齊梁時期陶弘景著的《本草經集注》,唐代的《新修本草》,宋代的《開寶本草》《嘉佑本草》《經史證類備急本草》《本草衍義》等。
在翻閱書籍時李時珍發現了有的本草書對藥材的叫法出現偏差,認為古代草書有這麼多錯誤的原因在于對藥物缺乏實地調查的結果。
數十年如一日,堅持研究著書,對植物藥、動物藥進行仔細的調查、觀察,對礦物藥也做了不少調查工作。他曾到過銅礦、鉛礦、石灰窯等地進行調查研究。
根據本草書的記載,鉛是無毒的物質。李時珍為了了解鉛的性能,深入礦區,見到礦工們的艱苦工作條件,寫道:“鉛生山穴石間,人挾油燈入至數裡,随礦脈上下曲折砍取之”通過對礦工們的健康調查,認識到鉛是有毒物質,“性帶陰毒,不可多服”。同時又掌握了鉛中毒會引起中毒性肝炎而出現黃疸症狀。
“若連月不出,則皮膚萎黃,腹脹不能食,多緻疾而死”。
李時珍是一個富有求實精神的醫藥家;為了完成修改本草書的艱巨任務,他幾乎走遍了湖北省、湖南、江西、安徽、江蘇等地的名川大山,行程不下萬裡。同時,他又參閱了800多家書籍,經過3次修改稿,終于在61歲(公元1578年)的那年,編成了《本草綱目》。後來又在他的學生、兒子、孫子的幫助下,使《本草綱目》更加完整,更加精美。《本草綱目》包含着李時珍将近30年的心血,記錄着李時珍飽嘗苦辛的艱難曆程。
三、真金需要火煉,成事需要用功
《菜根譚》裡說:
精金美玉的人品,定從烈火中鍛來;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須向薄冰上履過。
想要擁有優良品德的人,那就得真金不怕火煉;想要幹成一番大事,那就得像走在薄冰上,小心翼翼地走着。
心懷一顆善心,走遍天下路,到哪都會受人歡迎。莫要有朝三暮四的心态,做一件事,就要對一件事負責任。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所有的成功都離不開堅毅的精神與時刻自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