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為什麼黑白色能成為經典色

為什麼黑白色能成為經典色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19:16:21

有一群為顔色而狂熱的「視覺動物」,他們喝下一杯杯五彩斑斓的各色飲品,嘗試着新酷的感官體驗;他們穿梭在光怪陸離的各色門店,和不同朋友激發出電光火石;他們不停地拍照、分享、表達、思考,感受着顔色在創意、理念、産品、環境中新的生命力。

從過去到當下,顔色正一波又一波,沖擊着新生代年輕人的社交生活和消費思潮。

歡迎進入明日浪潮系列專題:好「色」之徒——No.3 曆史篇。

讓我們把時間倒回到 700 萬年前,人類起源的那一秒——

誰也沒想到,那時一束光照進眼睛,不同波長的光源經過視神經,然後我們就可以看到世界上最美妙的事物之一:顔色。

為什麼黑白色能成為經典色(人類好色簡史)1

▲ 圖片來自:GIPHY

不過幾百萬年來,都沒人能說清或說全這個語言無法形容的東西。

如今,顔色早已不止紅橙黃綠青藍紫,甚至有了 16777216 種名字。

顔色也不再隻是顔色本身。它随着整個人類藝術史發展演變,大到影響社會演進和文化更叠的軌迹,小到映射每個人的心理情緒、生活消費、社交表達。

為什麼黑白色能成為經典色(人類好色簡史)2

▲ 圖片來自: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這些變化都不是空穴來風。

我們習慣了色彩的無處不在,沒人注意到它悄悄改變了一切。

顔色混沌史:黑非黑,白非白

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牛頓說,要有光,就有了色彩。

當然,色彩不是牛頓發明的,而是牛頓在 1666 年用一個三棱鏡将太陽光分離出了紅橙黃綠藍靛紫的光譜,人們才第一次真正知道了色彩如何誕生。

為什麼黑白色能成為經典色(人類好色簡史)3

可以說,光是色彩之母。

但曆史很長一段時間,人們都認為這是一種異端邪說,因為純白的陽光被視為上帝的禮物,它不應該被混合和分解。

另一個讓當時的人們費解的是:彩色光可以混合變白,而為什麼彩色顔料混合就變黑了?

當然,這些後來都可以用科學來解釋,不同波長的光混合疊加就會變白,而顔料混合會因吸收越來越多可見光,逐漸無法反射任何可見光,進而越來越黑。

很難解釋的是整個顔色史。

為什麼黑白色能成為經典色(人類好色簡史)4

▲ 圖片來自:GIPHY

它可能比任何一部繪畫史、材料史、光學史都要複雜。

因為它在各個領域都有一席之地,又和不同行業散落交織,但完整的研究少得可憐,給人一種隻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缺憾。

為了讓這件事看起來簡單一點,我想說說它曆史上的最特别之處——多定義。

正如前面所提,不同曆史階段、不同國家、不同人群,可能都對顔色充滿困惑,且各抒己見。

在人類曆史更久遠的時間裡,我們甚至無法用任何知識來解釋色彩,隻能憑借着單純的視覺迷戀,從大自然中提取有色礦物,研磨成粉,再摻水添色。

為什麼黑白色能成為經典色(人類好色簡史)5

▲ 圖片來自:Ancient Ochres

已知的最早顔料,可以追溯到 35 萬年的前舊石器時代,人類已經能從灰燼中提取深黑色的物質。

而現存最古老的人類藝術繪畫作品,可以推溯到 25 萬年前,人類已經用赭石提取來黃、紅、棕。

為什麼黑白色能成為經典色(人類好色簡史)6

▲ 赭石造就了法國知名的拉斯科洞穴壁畫

早期文明社會,人們開始學會從越來越多基礎材料中,創造出大自然中不存在的顔色。

比如動物油脂、樹脂做的燈黑色,明火燃燒骨頭産生的骨白和骨黑。5000 年前古埃及人發明的埃及藍,已經學會用石灰、銅、矽石、泡堿加熱,精确配比調出,堪比一場化學實驗。

為什麼黑白色能成為經典色(人類好色簡史)7

▲ 埃及藍

那時候,人們對顔色的理解也與現在截然不同。

對古希臘人來說,藍不是藍,而是叫「melas」,意指「黑暗」。藍色對他們來說,其實就是黑的明亮版。在中世紀,藍色也不是現在的冷色調,它被認為是一種暖色,象征着「最有活力的顔色」。

1704 年前後,色彩制造商 Johann Jacob Diesbacht 在實驗室以胭脂蟲為材料制造顔料時,因為混合了被動物血液污染的草堿,意外制造出了第一種現代人造顔料——普魯士藍。

這種顔色很快風靡一時,在繪畫史上大放光彩。

為什麼黑白色能成為經典色(人類好色簡史)8

葛飾北齋神奈川沖浪裡》

其實,顔料本身不具有價值。但當他們轉變成為色彩,被藝術家變成藝術品,潛力才被人們看到。

然後中世紀泥金手抄本裡,開始出現明快的金、紅、藍;文藝複興時期,誕生了一波又一波燦爛的藝術成就;20 世紀的現代主義作品,更是令後世驚豔。

為什麼黑白色能成為經典色(人類好色簡史)9

▲菲利普·奧托·榮格的球形 3D 顔色模型

這也得益于 19 世紀工業革命的推動,更多化學物質作為工業副産品被制造,成了極佳的顔料和染料。

直到 19 世紀晚期,成品顔料的繁榮、金屬顔料軟管的誕生,才讓價格低廉的合成顔料如蔚藍、鉻橙和镉黃出現,更多前所未有的色彩也開始出現。現代科學更為人類帶來了超出想象的新顔色,像熒光色、磷光色。

藝術家們開始為在色彩中眼花缭亂,在色彩的創作中瘋狂,留下了無數的驚鴻一瞥。

為什麼黑白色能成為經典色(人類好色簡史)10

▲ 梵高作品:《向日葵》&《鸢尾花》

這是一段人類運用顔料、色料、染料或化學反應等方法,不斷探索和發現色彩的奇迹之旅。

但就算到了這時候,色彩依然十分「混亂」。

色彩本身是客觀的,但它的名字、它的定義、它的象征卻不客觀。

20 世紀 80 年代一項大規模的調查發現,不同地域對色域劃分很不清晰。比如朝鮮語有種顔色叫黃綠色,它隻是用來區分普通綠色。所羅門群島環礁居民把色譜分為白色、暗色(含藍色和綠色)、紅色(含黃色和橙色),對眼中所見有着自己的定義。

為什麼黑白色能成為經典色(人類好色簡史)11

▲ 圖片來自:《燃燒女子的肖像》

一個相關的趣味小知識是,橘子被引進歐洲,歐洲才有了橘色,此前都被叫黃色或金色,這也是為什麼金魚不叫橘魚。

這都是因為,色彩早已不是單純的色彩本身。

它的意義,與人類的社會、文化、經濟意義息息相關。

古代,紫色一直被認為是最尊貴的顔色,象征着一個社會最高的權力和榮耀。在中國,猩紅色曾屬于少數精英的特權,赤褐色則屬于身份低微的農民,不同階層的人都有着不同的顔色等級。

為什麼黑白色能成為經典色(人類好色簡史)11

▲ 顧闳中《韓熙載夜宴圖》局部

顔色,讓世界各地都變成了不同的「大染缸」。

它可以是打動眼睛震撼靈魂的原料,也可以是社會等級制度中的舊時榮光;是一個巨大的經濟産業騰空而起,也是一位渺小藝術家一生的跌宕起伏。

顔色創世紀:從混亂中醒來

我們喜歡有始有終,不喜歡分裂斷層,我們喜歡盡在掌握,不喜歡混亂無序。

所以,從牛頓的光譜理論出現開始,全球的科學家、藝術家、設計師都花了大量時間,都像要畫出色彩界的《創世紀》一樣,讓人類牽起混亂色域的手。

德國浪漫主義畫家菲利普·奧托·榮格 1810 年提出了球形 3D 顔色模型。同年德國詩人沃爾夫岡·馮·歌德在《色彩理論》一書,貢獻了一種更以人為本的色彩感知分析——以紅、黃、藍為主的著名色彩環。

為什麼黑白色能成為經典色(人類好色簡史)13

▲菲利普·奧托·榮格的球形 3D 顔色模型

1861 年,麥克斯韋根據三基色,奠定了現代色度學的基礎。

到 1905 年,「孟塞爾顔色系統」的顔色次序制誕生,這是首個用明度、色相、彩度三個維度來描述顔色的系統,也是第一個被廣泛接受的顔色管理系統。

為什麼黑白色能成為經典色(人類好色簡史)14

▲ 孟塞爾顔色系統

不過當時,配色系統還未深入各行各業的實際産品中。

此時,很多染料廠和紡織廠開始發行各種色度的樣品,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顔色産業也面臨崩潰,美國紡織廠和制造商聯合組建了紡織色卡協會,基于美國染料,開發了第一個全行業色卡和顔色趨勢預測。

有一天,另一個行業的印刷師勞倫斯·赫伯特,還是遇到了顔色的麻煩。

他一直熟練調配設計師或客戶要求的色彩,但有次客戶堅持說,他印刷出來的顔色不是自己要的,也就是這次之後,赫伯特覺得:是時候做一套人人都能通用的色彩語言了。

這也就是後來名聲大震的彩通(PANTONE)色卡的靈感源頭。

為什麼黑白色能成為經典色(人類好色簡史)15

▲ 圖片來自:GIPHY

彩通的全球應用之旅也至此開始。

1965 年,第一套為藝術材料設計的彩通配色系統發售,每個細微的顔色開始有了獨有的編号和色卡,每個特定的顔色也能根據說明清晰混合而成。

為什麼黑白色能成為經典色(人類好色簡史)16

年度流行色的背後,也潛伏了科技、時裝、家居等各行各業最新的商業趨勢。

它走到了全球每個角落,也像回到了缤紛的中心。

随後幾年,彩通為顔料、塑料、粉末塗料、屏幕技術、紡織品都加入了配色系統,建立起一套最通用的色彩語言,色彩開始真正成為一門大衆的生意。

為什麼黑白色能成為經典色(人類好色簡史)17

1998 年,喬布斯站上蘋果發布會的舞台,激動地亮相蘋果第一款 iMac G3 台式電腦,所有注視着的人都瞪大了眼睛——它脫離了市場上所有清一色的米白色電腦,在那藍色的半透明殼上,閃爍着科技和未來的光芒。

很快,iMac G3 的葡萄紫、句子橙、草莓粉、酸橙綠等多彩配色洶湧而來,徹底改變了人們對電腦的想象,也讓人們看到了顔色在商業上的無窮潛力。

為什麼黑白色能成為經典色(人類好色簡史)18

色彩的生意逐漸受到重視,色彩的生意也越來越有序進行。

最為大衆所熟知的,就是每年年底彩通推出的「年度流行色」。

自 2000 年來,彩通的色彩專家就通過對全球各個領域的變化,尋找一種能捕捉時代精神的色彩作為年度流行色。它用色彩來表達全球的文化情感和态度,通常也能切中人們難以言明的内心,然後掀起一股新的色彩浪潮。

為什麼黑白色能成為經典色(人類好色簡史)19

年度流行色的背後,也潛伏了科技、時裝、家居等各行各業最新的商業趨勢。

就算人們不打開社交媒體,完全不關注年度流行色,可能也會被無形影響,穿上一件被年度流行色影響的衣服。

就像 2006 年上映的《穿普拉達的女王》裡,著名時尚雜志《RUNWAY》主編看着她助理身上一件天藍色毛衣說道:

奧斯卡·德拉倫塔在 2002 年設計了一系列天藍色晚禮服,然後聖羅蘭設計了天藍的軍式夾克衫,天藍色随之成為其他 8 位設計師的最愛,放入其名下商店,最後慢慢進入可悲的美國中檔品牌,才讓你從他們的打折貨中淘到。滑稽的是,你以為你選擇了這個顔色,讓自己遠離時尚界,事實卻是,這屋子裡的人幫你從一堆衣服裡,選了這件線絨衫。

為什麼黑白色能成為經典色(人類好色簡史)20

巧的是,天藍色也是 2003 年彩通的年度流行色:水色天空。

解放的顔色:當代消費巴别塔

《創世記》中,人類聯合起來興建能通往天堂的高塔,但上帝為了阻止人類計劃,讓人類說不同語言,相互無法溝通,最終計劃失敗。

現在,顔色就是現實消費中的一座巴别塔。

它變成了一個新的媒介,用一種無需溝通理解的方式,潛入人們的生活,聯系人們的生活,激活人們的生活。

為什麼黑白色能成為經典色(人類好色簡史)21

▲ 圖片來自:GIPHY

尤其當數字浪潮襲來,顔色傳播加快,數字色彩也開始興起,它配色快速、效果明顯,想象空間比顔料要大得多。

你可能沒注意過,現代的計算機中,顔色由紅綠藍三基色組成,1 個 BYTE(字節,範圍是 0~255) 表示一個顔色分量,那麼,就有 256×256×256=16777216 種顔色。

如果這 16777216 種顔色你并不關心的話,從 1988 年多彩的 iMac 開始,現在每年都有人為 iPhone 的新配色而狂熱下單,Android 手機各種獨辟蹊徑的配色名和流光溢彩的視覺效果,也時常讓人迸發為美好事物下單的原始沖動。

為什麼黑白色能成為經典色(人類好色簡史)22

華為 P30 系列有個配色叫「天空之鏡」,靈感來源于玻利維亞鹽湖;vivo NEX 3S 有個名為「液态天河」的配色,想象一下,對,就像銀河嘩啦啦流在了手機上;三星 Galaxy Note 10 混搭了一堆配色,幹脆叫它為「莫奈彩」—— 手機更新即變色,已經成為一個大衆期待的共識。

顔色成了消費的動力,我們總是輕易地為新鮮感花錢。

為什麼黑白色能成為經典色(人類好色簡史)23

▲ 三星 Galaxy Note 10「莫奈彩」配色

千通彩創始人林銳城接受愛範兒采訪時,指出當下消費環境中,人們的确越來越重視産品的配色和創意。他們是中國知名色彩系統服務商,提供包括彩通在内的多種色彩工具和服務。

例如産品包裝用色更加明亮鮮豔,潮牌用品搭配閃光銀粉色或霓虹色,還有更柔和輕盈的女妝用色,彩度中等的工業用色……

「随着時代進步,人們希望通過更多的色彩,來表達對世界觀的認知」,林銳城對愛範兒說道,「最近幾年大衆對環保的意識越發強烈,于是綠色的使用率就大大提升了」。

為什麼黑白色能成為經典色(人類好色簡史)24

在他看來,伴随着互聯網而生的 80/90 以及更年輕的群體,對色彩有着獨特的見解,也有更高的色彩需求。他預計近年來還有一個顔色新趨勢:

中國消費者愛國熱情高漲,如茶顔悅色風潮、故宮文創作品,接下來,國潮色彩主題概念的創意品牌和産品會達到新的高度,廣受年輕人熱捧。

為什麼黑白色能成為經典色(人類好色簡史)25

而數字媒介,是年輕人們表達和傳播的最佳平台,人們對顔色的熱情也随之越來越高。

于是,各色新門店成了吸引年輕人拍照打卡的利器。

顔色成為一種創意構想、文化理念、社交方式的傳播載體。

為什麼黑白色能成為經典色(人類好色簡史)26

于是,新茶飲擺脫了過去滿杯的果醬和色素,用天然色素和健康水果打造受年輕人喜歡的各色飲品。

一場顔色的微妙進化在暗湧。

為什麼黑白色能成為經典色(人類好色簡史)27

彩通現在也可以說是一個「新消費品牌」。

它不僅僅隻是一家色彩機構,還不斷進行「色彩跨界」玩創意,比如做 app、出雜志、開酒店、開咖啡店等等,看起來就像把 Instagram 搬到了線下。

為什麼黑白色能成為經典色(人類好色簡史)28

這些都讓色彩進入人們生活的細枝末節,也對人們生活影響越來越大。

當然,色彩無論在哪個年代,依然要面臨新需求的挑戰。

為什麼黑白色能成為經典色(人類好色簡史)29

一旦我們越過色彩的最基本意義,顔色的故事,其實就是人的故事,生活的故事,文明的故事。

經過了幾百萬年,色彩依然在快速進化。

它還可以擁有更多元的想象力,演繹出更新鮮的故事。

為什麼黑白色能成為經典色(人類好色簡史)30

▲ 圖片來自:GIPHY

我們通常不追問色彩的起源,印象中它來自光,來自自然植物,來自天然礦石,好像自古以來就存在。

一旦我們越過色彩的最基本意義,顔色的故事,其實就是人的故事,生活的故事,文明的故事。

這個不會結束的故事,就像黃綠色一樣,能讓人永遠想起春天的第一枝嫩芽。

參考書目:

《色彩的秘密生活》

《色彩理想國:圖說顔色的曆史》

《色彩中的 100 年:潘通經典配色圖鑒》

《顔色的故事:從顔色追溯人類文化發展史》

《分解·歸納:色彩文化創意應用研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