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對于華歆和王朗做法的認識

對于華歆和王朗做法的認識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14:04:29

一、曆史:

古文: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難之,朗曰:“幸尚寬,有何不可?”後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托,甯可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

翻譯:華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難,(途中)有一個人想要搭船,華歆感到很為難。王朗說:“(船裡)恰好還很寬松,為什麼不同意?”後來作亂的人追上來了,王朗想要抛棄所攜帶的那個人。華歆說:“(我)先前之所以猶豫不決,正因為考慮到這種情況了。既然已經接納他,難道可以因為情況緊急就抛棄他嗎?”于是還像當初一樣攜帶救助這個人。世人通過這件事來評定華歆、王朗的優劣。

對于華歆和王朗做法的認識(華歆王朗之優劣)1

二、感悟:

華歆:言而有信,王朗:言而無信。王朗表面上大方,實際上是在不涉及自己利益的情況下送人情。一旦與自己的利益發生矛盾,他就露出了極端自私、背信棄義的真面孔,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華歆則一諾千金,不輕易承諾,一旦承諾就一定要遵守,而且他考慮問題十分周到。我們應該向華歆學習,守信用、講道義,不有失于君子風度、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像王朗那樣的德行,是應該被人們所鄙棄的。

三、小結:答應别人的請求要負責到底,考慮問題周全,一旦承諾就要言而有信。

附:相關曆史人物介紹

華歆(157年-232年1月),字子魚,漢族。平原高唐人(今山東聊城高唐縣)。漢末魏初時名士,曹魏重臣。

華歆早年拜太尉陳球為師,與盧植、鄭玄、管甯等為同門,又與管甯、邴原共稱一龍,華歆為龍頭。漢靈帝時華歆被舉為孝廉,任郎中,因病去官。又被何進征召為尚書郎。後任豫章太守,甚得民心。孫策破劉繇後,華歆舉豫章郡投降,被奉為上賓。官渡之戰時,被征為議郎,參司空軍事。入為尚書,轉侍中,又代荀彧為尚書令。曹操讨孫權時,以華歆為軍師,後為魏王國禦史大夫。曹丕即王位,拜華歆相國,封安樂鄉侯。曹丕代漢建魏,改相國為司徒。魏明帝曹叡即位後,升任太尉,晉封博平侯。太和五年十二月(232年1月)去世,谥号“敬”。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