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全球經濟大蕭條預測

全球經濟大蕭條預測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6 11:50:28

全球經濟大蕭條預測(美國大概率會陷入經濟大蕭條)1

來源 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 ,作者 林毅夫

全球經濟大蕭條預測(美國大概率會陷入經濟大蕭條)2

當前形勢下國内外宏觀經濟走勢判斷

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國際貨币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發展機構已經多次下調今明兩年世界各國的增長預期。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和石油價格的閃崩,導緻美國紐約股票市場最近兩個星期内出現1997年以來5次熔斷中的4次,和一個月以前的最高點比,道瓊斯股票價格指數已經斷崖式下滑超過三分之一。在美國股市崩盤的帶動下其他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股市也紛紛下跌,有的甚至已經達到40%或更多。

自1月份以來中國政府應對新冠疫情采取的一系列舉措取得了顯着成效,中國的疫情已經到了收官階段,并為世界各國防範新冠疫情提供了彌足珍貴的經驗和時間窗口期,但是絕大多數國家并沒有足夠重視和采取得力措施。目前疫情的國際傳播在迅速加快,多國進入暴發期。截止到3月23日,海外累計确診人數達到260574人,為我國累計确診人數81691人的3.2倍,并且海外确診人數還在繼續以指數增加。世界衛生組織在3月11日将新冠病毒正式确認為全球“大流行疾病”(pandemic),全世界現已經有183個國家存在确診的病例。

疫情擴散,影響最大的是像伊朗那樣醫療條件較差的發展中國家,但發達國家面臨的風險也很大。表面上看,發達國家醫療體系很發達,不過國家動員能力弱,當疫情在某些城市或州縣擴散,集中收治面臨巨大挑戰,很可能因為缺乏有效治療和隔離措施而增大疫情全面擴散的風險。

意大利、西班牙已經采取和我國一樣的全國封城的措施,美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許多發達國家的城市也已經采取隔離措施,甚至像我國及意大利一樣采取整個國家的“封城”。不過,目前新冠肺炎病毒尚未研發出有效的疫苗,發達國家的隔離措施難于像我國那樣有效,并且,治愈後還可能複陽,在發達國家新冠疫情有可能延續到下半年甚至到明年上半年,同時也可能一波已平一波又起,在其他發達和發展中國家像擊鼓傳花一樣接連集中暴發,給世界各國生産、生活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

發達國家的經濟本來已經走軟,新冠疫情帶來的隔離或封城措施,對已經在下滑通道的經濟而言更是雪上加霜。美歐日等發達國家現在的利率已經是零利率或是負利率,除了采用非常規的數量寬松外已經沒有多少其他貨币政策手段可用,政府财政積累的負債率也已經很高,财政政策的空間很小,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出現經濟衰退已經是必然。根據摩根大通銀行上個星期發布的預測,今年全年美國的增長率可能下滑到-1.8%,歐元區下滑到-3.4%,日本下滑到-1.3%。随着疫情的不斷惡化,新的預測越來越悲觀,美國聖路易斯聯儲主席詹姆斯·布拉德認為美國第二季度的失業率可能達到30%,GDP可能下降50%,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陷入像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已經是一個大概率事件。

目前世界絕大多數國家,新冠肺炎疫情正處于上升期或暴發期,我國的疫情則已經基本結束。

當前我國除了要防控輸入病例,以及和其他國家分享防疫的經驗外,亟須及時開禁開封,支持企業快速複工複産,利用我國強大的口罩、防護服、測試盒、呼吸機等防疫必要物資的生産和供應能力出口支援其他國家遏制新冠疫情。

同時,在外銷不可避免地受到國外疫情和經濟衰退甚至蕭條的不利影響而斷崖式下降時,我國政府應該利用近幾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所創造的有利政策空間,采取積極的貨币政策穩定金融體系,增加信貸資金幫助實體企業渡過難關,采用積極的财政政策進行新基礎設施建設,并對受到疫情不利影響的低收入和貧困家庭提供必要的生活資助,以擴大内需,維持社會穩定,消除未來經濟增長的瓶頸,提升我國經濟增長的質量。

相信我國有能力在國際經濟一片肅殺聲中維持合理的增長速度,在世界經濟衰退甚至蕭條時,仍可以像2008年以來一樣,成為全球經濟增長和複蘇的最主要動力源頭。

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引發了全球動蕩,導緻全球經濟進入曆時10餘年的衰退調整期,深刻地改變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發達國家内部的力量格局。今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和石油價格閃崩所帶來的經濟下滑壓力和不确定性,已經觸發了發達國家由長達10多年的寬松貨币政策支撐起來的股市的崩盤,往前看,很有可能演變成一場全球性的經濟危機。

我國隻要應對得當,在危機中保持穩定和增長,不僅有利于我國2020年扶貧攻堅等目标的完成,而且,還能以我國的防疫經驗和物資幫助其他國家防控疫情,以我國的增長助力其他國家走出衰退或蕭條,那麼,也将像2008年那場國際金融危機一樣,進一步提升我國在國際經濟中的比重、地位和影響。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