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特殊情況下的輸血流程

特殊情況下的輸血流程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5 11:55:04

特殊情況下的輸血流程(特殊情況下的輸血)1

靜脈輸血是臨床24項操作考核項目之一,也是每個護士必須掌握的操作技能。有時由于疾病原因,在一些特殊情況下,也要輸血,那我們該怎麼安全靜脈輸血呢?

案例一

患者,男,26歲,下消化道出血,一直在解暗紅色血便,最新血紅蛋白40g/l,血壓72/48mmhg,心率120次/分,體溫波動在在39到40度之間。醫生向輸血科申請來2u紅懸(本院規定在血出了輸血科6h必須輸完),可是體溫一直持續高熱狀态,沒有辦法執行醫囑,血該不該輸,怎麼樣才能安全輸血?

高熱狀态下,患者為什麼沒有辦法輸血?輸血并發症中就有發熱,如果在發熱時輸血就無法判斷輸血并發症是否存在。但是患者一直在出血,擴充血容量就必須要輸血。

(1)在輸血盡可能用物理降溫及藥物降溫将體溫降至38度左右;

(2)輸血過程中密切關注患者體溫變化,如果體溫升高,可以遵醫囑用冰袋等物理降溫;

(3)輸血過程中發生寒戰,适當減慢輸血速度。不能因為病人發熱就不給予輸血或者延遲輸血時間,該輸的血要輸,該降溫的要降溫,但在輸血過程中照舊要親密監測病人生命體征,若在輸血過程中病人突發高熱應配合醫生結合臨床表示查明高熱原因,采納必要的降溫措施。

案例二

患者,女,18歲,潰瘍性結腸炎,患者一直解膿血便,每日20次左右,血紅蛋白58g/l,白蛋白20g/l,遵醫囑給予紅懸2u,血漿200ml靜脈滴入,按輸血順序,先給予血漿滴入,在血漿快要靜脈滴入結束時,患者主訴全身瘙癢,顔面部及頸胸部有大量皮疹,通知醫生,遵醫囑給予異丙嗪注射劑肌注,繼續給予紅懸靜脈滴入,患者在輸入紅懸過程中,瘙癢,皮疹全部消失。第二天,再給予患者輸血過程中,醫生要求我們先給予紅懸輸入,在給予血漿,還是在血漿快輸完時,患者再次主訴全身瘙癢,顔面部及頸胸部有大量皮疹,輕微過敏反應。

患者為什麼在輸入血漿過程中,容易出現過敏反應?

血漿中含有豐富的血漿蛋白抗原,多次輸血後患者體内産生相應的抗體,導緻的過敏反應。患者本人也是過敏體質,所以發生過敏反應。在患者單純對血漿過敏時:

(1)可以将血漿放在最後輸入,适當用異丙嗪抗過敏;

(2)在輸入過程中,如有輕微過敏反應可以減慢輸血速度;

(3)嚴重過敏反應,暫停輸血,遵醫囑對症處理。

特殊情況下的輸血流程(特殊情況下的輸血)2

案例三

張某,男,63歲,嘔血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紅蛋白60g/l,懷疑消化性潰瘍出血,既往有糖尿病史。入科後遵醫囑給予輸血,補充血容量,當時有兩條醫囑(1)0.9%氯化鈉注射劑250ml靜脈滴入,标注沖管用;(2)紅細胞懸液2單位靜脈滴入;小編當時認為醫生開醫囑時粗心開漏,于是打電話過去提醒醫生,沒想到醫生很确定說沒有開錯,就是不需要用地米等藥物來預防過敏反應。當時我還是不敢輸血,于是請示上級組長後,組長表示自己也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醫囑,但是在跟醫生的再三确認下,我們還是将血輸上了,密切觀察,直到輸血結束後兩個小時患者都沒有出現過敏反應。

查看《臨床輸血技術規範》以及相關文獻,上面并沒有明文規定輸血前需要使用抗過敏藥,而臨床上輸血前常用的三種藥物對于很多疾病都有副作用:

(1)地塞米松:地塞米松注射液屬于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具有抗炎、抗過敏、抗休克等作用,糖尿病、高血壓、胃與十二指腸潰瘍、電解質代謝異常需要慎用。

(2)異丙嗪:抗組胺藥,适應症皮膚黏膜的過敏:對血液或血漿制品的過敏反應,于麻醉和手術前後的輔助治療,包括鎮靜、催眠、鎮痛、止吐等作用。高血壓,胃潰瘍,幽門或十二指腸梗阻患者慎用。應用異丙嗪時,應特别注意有無腸梗阻,或藥物的逾量、中毒等問題,因其症狀體征可被異丙嗪的鎮吐作用所掩蓋。

(3)苯拉海明:抗組胺藥,适用于急性過敏反應,可減輕輸血或血漿所緻的過敏反應等作用,腸梗阻、幽門、十二指腸梗阻患者禁用。

在沒有輸血前沒有使用抗過敏藥物時,是可以輸血的,需要我們護士多次巡視,認真詢問患者的主訴。

特殊情況下的輸血流程(特殊情況下的輸血)3

參考文獻:

2000年,2019年《臨床輸血指南》

沈小雷,輸血前用藥預防輸血不良反應的效果,中華醫學創新2012年2月第9卷第五期

徐慧英,朱蕾等,輸血不良反應98例分析,實用醫技雜志2018年1月第25卷第一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