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卷清雲盡,空天萬裡霜。”這是元稹《詠廿四氣詩》的其中一首,用來描繪霜降時節天空高曠和萬物蕭瑟的狀态。
2022年10月23日,我們迎來了24節氣中的第18個節氣,也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霜降。進入霜降節氣後,深秋景象明顯,冷空氣南下越來越頻繁。霜降不是表示“降霜”,“霜”表示的是天冷、晝夜溫差大。就全國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晝夜溫差最大的時節。
從二十四節氣氣候特征來看,霜降節氣是寒氣強于金氣的開始,金氣是指秋季的涼氣,寒氣是指冬季的水氣,秋分就是金氣增長的頂點,之後随着金氣的減弱,冬之寒氣就逐漸增強。
霜降之前,金氣強于寒氣,霜降之後,寒氣強于金氣,天氣由涼轉寒。金氣與寒氣此消彼長的關系一直持續到立冬之時才結束。
霜降期間,白天較熱,但夜晚氣溫卻很低,逐漸低于零下。此時地氣不升,天氣不降,天地閉塞則降雨減少,最大的特點就是寒和燥。
以北京為例,從寒露到霜降到立冬,氣溫從16度左右降至7度上下,濕度從62%左右下降到53%左右,降水也明顯減少。
從霜降到立冬,一共三候(一候為5天),古人分别稱為: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蜇蟲鹹俯。意思是說,第一候的時候财狼之類的動物開始捕獵,準備過冬的食物。二候草木枯黃,樹葉飄零。三候蟄蟲入洞,準備冬眠了。這一切都是寒氣增強,逐漸入冬的表現。
霜降節氣以後早晚溫差比較大,水汽明顯減少。寒和燥成了這個節氣最主要的特點,因此人們最需要的就是做好“外禦寒、内清熱”,補充水分,防寒降燥。同時晚秋時節,天氣漸冷,草木枯黃,萬物蕭瑟,容易引人憂思,使人意志消沉,還要注意調節自身情緒。
霜降節氣的風俗主要有賞菊、吃柿子、登高遠眺、進補等。
氣象學上,一般把秋季出現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而“初霜”還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叫“菊花霜”,因為霜降正是菊花盛開的時候。
從進補的角度來看,民間有“補冬不如補霜降”的講法,尤其應健脾養胃,很多地方有“煲羊肉”“煲羊頭”“迎霜兔肉”的食俗。
作者:沈越婷 北京市懷柔區氣象局工程師 北京氣象學會監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