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方言是怎麼聽懂的? 開篇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知道兩千多年前的古人都說什麼樣的語言嗎?是不是秦人說現在的陝西話?韓、魏說河南話或山西話?趙國人說河北話?,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古代的方言是怎麼聽懂的?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開篇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知道兩千多年前的古人都說什麼樣的語言嗎?是不是秦人說現在的陝西話?韓、魏說河南話或山西話?趙國人說河北話?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那大家要問了,當時的古人說什麼話?
你問我我問誰去?
那這天不是聊死了嗎?你自己都不知道,還大言不慚地寫這篇文章,真是臉皮比城牆都厚,有些不文明的讀者可能要罵人了。
雖然我不知道,但是我可以講幾個有意思的故事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這個問題。
第一個故事:
《詩經·秦風》中有一首著名的詩歌《蒹葭》,蒹葭是什麼意思?蒹,沒長穗的蘆葦。葭,初生的蘆葦。
繞來繞去,其實,沒長穗的蘆葦和初生的蘆葦形狀都差不多,完全可以認為它們是同一個東西。
那問題來了:
《蒹葭》是先秦時期的作品,且由渭河流域勞動人民創作(也就是現在的陝西關中地區),當時是作為歌曲流傳的,是可以吟唱的,配以優美的旋律唱出來一定是很好聽的。
當時的陝西人把這兩個字念jian(一聲),jia(二聲)嗎?
當然不是,jian(一聲),jia(二聲)是普通話的發音,普通話是近現代在北京話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和先秦語言沒有半毛錢的關系。
“蒹葭”用關中方言發音為匝za(三聲)jue(介于二聲到三聲之間),且這首詩用陝西方言讀起來其實很好聽。
那能不能說現代陝西方言就是先秦時期的語言呢?
不好說,或許差不多,或許差很多,或許完全變了樣。
從先秦時代算起,陝西話到如今已經兩千多年了,在這期間被很多外來語言影響過,除了個别一些發音或許還和先秦時期一緻,大多數應該都不一樣了。
先秦祖先的歌曲,隻有歌詞流傳到現代,音樂和發聲全都消失殆盡,不得不說這是一種遺憾。
第二個故事:
戰國時期,如今的山東地區有一個“陳”國,陳國發生叛亂,基本亡國,陳國公子陳完逃命到了齊國,為了躲避仇殺同時也确保自己種族的延續性,陳完決定改姓。于是,思來想去最後将“陳”姓改為和“陳”字讀音相似的姓氏“田”姓。
在普通話中,“陳”和“田”并不押韻,根本談不上讀音相似。所以故事講到這裡基本上翻車,講不下去了。
但是,陳完那時候怎麼可能說普通話呢?所以,這車翻不了。
懂閩南語的朋友可以推敲一下,“陳”在閩南語中的發音是dan(三聲),“田”在閩南語中的發音是can“三聲”,是不是很相似?這不就對上了嗎?
所以,我有一個大膽的猜測,當時河南、山東大部分地區的使用的語言或許類似于現在的閩南語。而且,據我所知,很多閩南人家族的族譜上都記載着從中原地帶遷徙到福建的曆史,所以,這種可能性我覺得還是有的。
第三個故事:
北宋著名詞人柳永柳三變有一首非常著名的詞《望海潮·東南形勝》其中有一句:“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箫鼓,吟賞煙霞”。現代學者基本上都把“千騎擁高牙”這句理解為:浩浩蕩蕩的騎兵隊伍舉着高牙旗在前面開道。
這種翻譯我覺得是膚淺的,草率的!
試問,高牙旗是什麼旗?是很高的旗幟還是長得像牙齒一樣的旗幟?“千騎擁高牙”這句話如果按照這種想法來理解的話,必須得每個“騎”舉着一杆所謂的高牙旗才能達到“擁”這個意境,但事實上,古代不管是行軍打仗還是禮儀儀仗,“千騎”這樣的騎兵規模其實并不是每個“騎”都舉着旗子。最多隻是排在前面的那幾十上百個“騎”作為領隊舉着旗子。其餘的都是帶着刀槍列隊在後面望旗而行,這是最基本的常識!
那這句應該如何理解呢?我覺得還是和閩南語有些關系。
在閩南語中“高牙”就是螞蟻的意思。“千騎擁高牙”如果翻譯成“浩浩蕩蕩的騎兵隊伍像螞蟻一樣擁擠在一起”,豈不是更形象更有意境?
宋代人的官方語言和現代閩南語相似這個觀點很多人都認同,同時,柳永也是福建人,所以在他的詞裡有一兩句“閩南語”發音的詞彙并不奇怪。
現代人往往以自我為中心,在理解誦讀古代詩詞文獻的時候常常會脫離當時的語言、社會環境從而造成對原詩詞文獻的誤解。
以上,我通過三個小故事抛磚引玉來嘗試着探讨一下古人使用什麼樣的語言這個高深的話題,蚍蜉撼樹,螞蟻搬家,頗有些自不量力的嫌疑,但萬事萬物都是從假設開始的,都始于不切實際的猜想。歡迎各位批評探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