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諸葛亮北伐為什麼這麼厲害

諸葛亮北伐為什麼這麼厲害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01 00:25:07

小時候看《三國演義》,劉備的蜀漢集團絕對是心目中的正義代表,屬于得道多助的一方。相對的,魏國集團是大反派,屬于失道寡助的一方,而孫權的東吳集團是可有可無,時不時打醬油的。

于是,當讀到關羽死了,張飛被部下殺了,劉備病故,趙雲也去了之後,那時的我不可謂不難過。還好,還有諸葛亮在,算是難過之餘的欣慰,可當諸葛亮秋風五丈原後,整個人就感覺不好了。那時便在想,如果諸葛亮不六出祁山,好好的在蜀漢當丞相,發展内政,休養生息,不去招惹别人,不就可以安享晚年了。

諸葛亮北伐為什麼這麼厲害(為何諸葛亮要北伐死磕實力強大的魏國)1

▲諸葛亮

有些觀點認為諸葛亮軍事才能不行,五次北伐均沒取得多大成效,而且蜀漢在三國中實力最弱,卻偏要以有限的國力去和實力最強大的魏國死磕,從公元228年春至234年冬,七年間,先後五次(小說中将其加工為六出祁山)對魏國發動戰争,這幾乎是年年都在主動挑起戰争,明顯就是窮兵黩武,加重蜀漢百姓的負擔。對于這種觀點,當時不曾細想,也不曾深究,覺得似乎有幾分道理。

▲諸葛亮北伐路線圖

首先,諸葛亮矢志北劃是因為自己當初的誓言,匡扶天下,光複漢室,并報先帝之恩。

還記得那個草廬嗎?當年26歲的諸葛亮向劉備提出了千古流傳的《隆中對》,其中最後一句“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可見,複興漢室,天下安定,是諸葛亮早已存于心中的理想。在《出師表》中我們更加可以體會到諸葛亮為興複漢室,報答先帝之恩,始終不忘當年在草廬中的和劉備許下的誓言。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又如:“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攘除奸兇,興複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從這兩篇千古名篇中,足以看出其為報劉備的知遇之恩,複興漢室的拳拳之心是如何的令人動容,而他26歲之後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便是對此拳拳之心的真實寫照。

諸葛亮北伐為什麼這麼厲害(為何諸葛亮要北伐死磕實力強大的魏國)2

▲三國鼎立圖

再者,以攻代守,有效拖緩整個魏國的發展,為蜀漢赢得時間。

當時的魏、蜀、吳三方中,魏國的地盤、人口、經濟、文化等指标明顯是最強的。而蜀漢接連經曆了關羽的大意失荊州和劉備的夷陵之敗,實力大損,在三國中成為最弱的集團。加上當時魏國在外對蜀漢采取的策略的據守要塞,對内大力恢複發展本國實力。簡單點來說,魏國的地盤和人口本來就比蜀漢多的多。而打仗最需要的是什麼,就是糧草和士兵,有大地盤和許多的人口就可以種很多地,種很多莊稼,有了莊稼就有了糧草;有人口和糧草就可以繁衍生息,就可以有源源不斷的兵源。而蜀漢的地盤和人口基數本來就少,想要擴大地盤,增加人口,就必須靠打仗去搶。因此,這樣讓魏國長期發展下去,那麼兩國之間的實力差距将拉的更大。一旦魏國有足夠的時間積蓄力量,那麼它不可能還像現在這樣據守要塞,肯定要發了狠攻打蜀漢,到那時蜀漢就更加不是魏國的對手。

諸葛亮北伐為什麼這麼厲害(為何諸葛亮要北伐死磕實力強大的魏國)3

.

對于蜀漢來說,蜀道之難是防禦敵人最好的天然屏障,但同時也給自己帶來了很大的不便,魏國很難打進來,但自己也很難出去,首先不便于大部隊行軍,更不利于騎兵通行,再者道路崎岖,糧草需要千裡轉運。别人的房子建在交通發達的地方,車走步行都方便,而你的房子卻在山川阻隔的山裡,出個遠門看個親戚都要翻山越嶺,更不要說打仗,愚公移山也隻能發生在神話故事裡。兩國相争,在這樣的情況下,你不想辦法出去的話,最後隻能被困死,除非你安于現狀,不思進取。

諸葛亮早在《隆中對》裡就說過:“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則命一上将将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将軍身率益州之衆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壺漿以迎将軍着乎?”可見荊州的戰略意義之一就是可以很好的彌補益州“難出去”的不足,可惜荊州已失。因此隻有北伐,占領雍涼,一來可以獲得駿馬,組織蜀漢急需的騎兵,此長彼消,魏國便失去了戰馬的重要來源地,有效的削弱魏國的騎兵部隊實力。雍涼民風彪悍,得了雍涼就有彪悍的騎兵,增加人口和兵源,作戰之時有迂回空間,利于發動大規模作戰,虎視長安。二來可以打亂魏國發展國力的節奏,我出兵攻打你的邊關和城池,你肯定要發兵來救,要發兵就要全國調兵,糧草,軍費就要大量消耗,這樣起碼使得本來想據守要塞,積蓄力量的魏國忙于應付。

諸葛亮北伐為什麼這麼厲害(為何諸葛亮要北伐死磕實力強大的魏國)4

▲益州、荊州所在

還有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轉移國内矛盾,培養人才。

終蜀漢兩代,一直不能擺脫荊州集團和益州集團的鬥争,劉備托孤,當初是諸葛亮和李嚴二人,諸葛亮是荊州集團,也是荊州集團的首腦,李嚴是益州集團,也是益州集團的代表。對于益州集團來說,益州是自己土生土長的地方,荊州集團始終是外人。随着關羽失去荊州,荊州集團的基地也就喪失了,兩大集團的平衡也就被打破,加上龐統、五虎上将等這一代追随劉備的精英幾乎殆盡,益州集團重新掌握政權幾乎是可以預料的,而他們掌握政權隻有一個結果,投降。

蜀漢部隊的中堅,是劉備十幾年轉戰南北,苦心攢下來的一點家當,這些家當接連在在荊州和夷陵兩敗中幾乎殆盡。劉璋暗弱,益州自來缺少能征慣戰的将士,“蜀中無大将廖化當先鋒”可窺一二,諸葛亮比誰都清楚,五虎上将的時代在蜀漢不可能再有,優秀軍官不像魏國那樣可以得到很好的補充。所以蜀漢必須盡快利用軍隊還有戰鬥力時,在戰争中學習戰争,培養自己的骨幹。這也是為什麼諸葛亮揮淚斬馬谡,痛惜萬分,在北伐時得到姜維,着力将其培養為自己的接班人,可見人才對于當時蜀漢的重要性。

諸葛亮北伐為什麼這麼厲害(為何諸葛亮要北伐死磕實力強大的魏國)5

▲劉備

蜀漢高喊“王業不不偏安”,在于益州真的太偏僻了,如果安于現狀,随着時間的發展,形式隻會越發險峻。這就好比玩紅色警戒,對方家裡有三個金礦,六部采礦車,而你家裡隻有一個金礦,一部采礦車,然後大家都不打,都忙着發展,可你困在角落裡,各項資源也就那麼多,等人家足夠強大了,大兵壓境,分分鐘就滅你了。所以北伐勢在必行。

曆史堂團隊作品 文:影舞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