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最貴的面膜,吃最貴的保健品,點最便宜的外賣,熬最深的夜”,這句流行網絡的段子形象描繪出了當下很多年輕人的真實生活寫照。
“每天吃保健品就是圖個安心,藥店店員說,食物中的營養素不能被人很好的吸收,但是保健品能夠被很好地吸收,所以就開始吃了。”家住北京的23歲張女士告訴中新經緯記者,她每天都會吃維生素C、維生素B、葡萄籽等各種各樣的保健品,而像張女士這樣每天在吃保健品的年輕人并不在少數。
年輕人正在“逛”吃哪些保健品?80、90後被網絡稱為“養生C位人”,據叮當健康研究院數據顯示,80、90後有養生意識的人數超過7成,其中80後占到了38.7%。在營養保健品的購買者中,90後占比達到25.01%;一直在吃保健品的90後高達21.9%。
中新經緯記者在國内知名的幾家電商平台上看到,保健品種類繁多且銷量火爆,其中,排名居前的黃金搭檔、湯臣倍健、碧生源、康恩貝等都是受到年輕消費者青睐的保健品品牌,價格在幾十到上百元不等。
某款英國保健品官方網站對于其熱銷的葡萄籽精華膠囊的産品描述為天然抗氧化、減少自由基産生、消除老化代謝物,而在其他電商代銷網站中,這款産品描述還增加了所謂的七天支持膠原改善幹燥,14天不易泛紅,痘痘不複發,28天色斑淡化,細紋減輕,60天掃除暗黃,皮膚通透的“神奇”效果。廣告宣傳側重女性消費者,精準對标所适用人群。
《2018國民健康跨境消費趨勢報告》顯示,随着國民生活健康意識增強,健康産品消費金額穩步提升,80後、90後是健康産品消費主力,95後消費增速領先;海淘消費習慣已逐漸養成,進口健康産品市場中,保健食品和膳食營養補充食品最受關注,即食燕窩、蜂蜜等滋補營養品增速明顯;保健品消費者中,購買膳食纖維和果蔬纖維的人數最多,來自澳大利亞、美國和日本的進口保健品最受歡迎;膠原蛋白、膳食纖維、葡萄籽受愛美人士追捧,高麗參、桃膠熱度提升最快;加班族最愛買的進口保健品是護肝類産品、膳食纖維、鈣類,護眼明目類保健品中,葉黃素最受歡迎;健身黨偏愛乳清蛋白等增肌産品。
30歲的黃女士告訴中新經緯記者,其懷孕期間為了補充營養元素吃了類似于葉酸、鈣片、DHA等多種保健産品,但在後期的體檢中卻被檢查出轉氨酶超标,醫生告知可能是保健品食用過量所導緻的肝負擔加重。
那麼吃保健品到底有沒有效果呢?北京康複醫院中醫康複中心主任楊傲然對媒體表示,如果過量補充某一種所謂的保健品,或者某一種人體所需要的元素,會對人體的肝腎功能都會造成一定的損害,有的人表現肝腎功能的損害,有的人表現出現嘔吐、頭暈,更嚴重的還有失明、出血等。湯臣倍健某内部人士告訴中新經緯記者,保健品年輕人可以服用,但如果日常飲食均衡,則不建議額外補充,否則食用過量會破壞身體機理平衡。
為何年輕人熱衷保健品?34歲的丁先生也是保健品消費大軍中的一員,平時由于工作壓力大經常失眠,因此丁先生床頭常備褪黑素類保健品,而遇到喝酒應酬時還會掏出護肝片“嗑”上幾片,盡管如此,發際線後移的困擾依舊找上了丁先生。情急之下,他又火速下單了一盒含有雄性激素的保健品,如今的床頭也已經擺上了五六種每天必吃的瓶瓶罐罐。
上述張女士告訴中新經緯記者,吃保健品就是為了圖個安心,“對我個人而言,吃保健品就是一種儀式,它提醒我要注意身體健康,少熬夜,雖然藥效目前感覺不出來,但是心理得到了安慰。”
據速途研究院發布的《90後養生報告》也顯示,國内長時間使用保健品的90後占比21.9%,有接近五成的90後偶爾會使用保健品,而排斥保健品的90後群體隻占3.9%。在保健品的消費支出方面,有34.2%的受訪者每月在百元以内,32.7%的受訪者表示月消費一百至二百元之間。值得注意的是,月消費百元内的受訪者中,80後和90後占比超過七成。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認為,年輕人吃保健品一方面是種強烈的心理暗示,認為吃了保健品身體就一定好,第二是吃了保健品自己有面子,因為能夠買的起保健品,說明自己很有實力,更重要的是年輕朋友往往随波逐流,看着廣告買東西。
據智聯招聘針對白領的一次調研結果顯示,29.1%的白領覺得自己生活不規律、習慣性熬夜是不健康的原因,還有不少人認為主要是因為缺少鍛煉、工作壓力大。另一方面,接近95%的白領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問題。
叮當健康研究院認為,随着全民健康意識的覺醒,養生年輕化是大趨勢,以“80、90後”為代表的新健康消費者們需求逐步消費升級,從健康治療轉向預防為主,以“吃出健康”來調節營養均衡,來達到養生的目的。
保健品不是“藥”,年輕人應理性選擇數據顯示,近年來保健品行業有快速擴張趨勢。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秘書長劉學聰在接受中新經緯記者采訪時曾表示,截止2018年,我國約有16000個保健産品批準文号,約2300多家工廠,600-800萬從業人員,近4000億産值,2004-2018年複合增長率達9.3%。目前,中國已是全球第二大保健品消費市場。
在劉學聰看來,我國保健品企業發展規模參差不齊,大部分還是中小微企業,雖然這一行業前景廣闊,但一些保健品行業企業并沒有珍惜機會,而是為了利潤互相诋毀,惡性競争事件層出不窮,造成保健品市場一片混亂,消費者更是無所适從。
國内保健品市場擴張的同時,海外保健品牌也未停止進入腳步。2017年,澳大利亞四大知名保健品牌Chemist Warehouse、Swisse、澳佳寶、Sanofi-Consumer Healthcare與國内幾大知名電商達成合作,上述保健品将拓展各種跨境購渠道。Swisse方面表示,其産品會根據不同地區消費者的不同需求作出調整要"符合年輕人的趨勢"。湯臣倍健董事長梁允超曾表示,在消費市場快速年輕化的道路上,誰能抓住C端用戶的年輕主力軍,誰就能完成華麗轉型。
權健一事發生後,國家開始嚴格管控保健品,要求要在明顯位置上寫上“保健食品不是藥物,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的字樣,并且嚴禁在保健品功效中使用“治療”二字。
劉俊海建議,防止年輕人沉迷保健品,就要加強對保健品的市場監管,在規範的行業行為的同時年輕人自身也要樹立科學、健康的消費觀念。保健品不可替代藥物,也不可能防病更不可能治病,不要忽視了自己應當遵循的基本的養生規則。
(中新經緯)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