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哥特式建築錯綜複雜的裝飾和肋架拱頂,其修長的輕盈感及繁複的力量感被引入,這在歐洲中世紀之前是未曾見過的。哥特式結構很易識别,尖拱,飛扶壁及高聳的尖塔使建築達到了之前無法實現的新高度,室内也更加凸顯了神秘的氣氛。
幾個世紀以後,英國維多利亞時期出現的哥特複興傳入美國,最具代表的就是芝加哥的論壇報大廈。近期由Angie’s List完成的一系列計算機合成圖像(CG)用中世紀的哥特式重新诠釋了20世紀美國的一些地标建築。以下是Angie's List發布的關于每個建築信息描述的完整内容。
金門大橋(加州,舊金山)
由橋梁工程師Joseph Strauss和Charles Ellis,建築師Irving Morrow參與設計的金門大橋使它從上世20年代起便成為夢寐以求要到達的地标,雖然大橋直到1937年才開通。V型的設計元素和有機形式的照明都是建築師Morrow對1925年巴黎國際藝術博覽會和現代藝術博覽會的回應。但當那些曲線被嚴謹的直線替換時,讓我們來看看,有棱有角的新哥特主義風加上後,金門大橋看起來好像有點像......在英國?
終端塔(俄亥俄州,克利夫蘭)
1930年克利夫蘭聳立的地标終端塔是由建築師Graham, Anderson, Probst & White完成的混合型風格(Beaux-Arts style)建築,設計原本已經具有豐富的新哥特主義和新古典主義的元素,比如陡峭的屋頂和拱券。 但是,明亮的彩色玻璃和額外尖塔的添加正是給這個看起來嚴肅的舊建築注入新的活力。
太空針塔(華盛頓州,西雅圖)
Edward E. Carlson标志性的設計具有足夠大膽的輪廓,可以使我們的設計師在其表面添加任何想要的變化。這個604英尺(184米)的未來主義建築最初是在1962年世界博覽會首次亮相的,給人帶來極強的太空感-白色的宇航員,橄榄色的軌道,和金色的銀河系。但針塔在被賦予哥特式灰色後可以體現出不一樣的質感。它的底座通過結構尖拱提供支撐,但它四葉形和三葉形的窗戶構成錯綜複雜的網狀物,當你到達頂部時,會覺得我們的版本值得參觀。
林肯紀念堂(華盛頓特區,哥倫比亞特區)
Henry Bacon受到他在歐洲學習的啟發,在1922年設計亞伯拉罕·林肯紀念堂時加入了希臘複興或新古典主義風格。他選擇多類型的石頭來構建他似帕台農神廟的紀念堂是有象征性的,使用馬薩諸塞州花崗岩和阿拉巴馬州大理石等材料體現了一個“聯合”的主題。我們的再設計保留了石頭的質感但在多立克柱的上方添加了三葉草狀的窗戶和氣勢雄偉的怪獸,讓人感覺出有點哥特式的震驚和敬畏。
所羅門•R•古根海姆美術館(紐約)
美術館于1959年10月21日向公衆開放。**建築師Frank Lloyd Wright花了16年的時間完成了古根海姆的設計。 在這段時間裡,他共制作了六套不同的平面圖和總計749張圖紙。 在賴特最終成型的設計中,并沒有暗示他受到哥特式的靈感啟發。所以要重新想象将這座令人喜愛的建築改頭換面時,不能少的是一排排柱子沿着每層圓形樓闆螺旋上升,二樓裝飾着一系列人像和怪獸像雕塑,一樓入口處有尖拱搭配。 **我們的再設計正是讓現代和中世紀風格合并,産生驚人的視覺沖擊。
美國空軍軍校學院教堂Cadet Chapel (科羅拉多州 科羅拉多泉城)
據我們所知,美國空軍學院最引人矚目的是由17個玻璃和鋁制尖頂構成的學院教堂,每個尖頂由100個四面體組成。設計教堂的建築師來自SOM的Walter Netsch,在他1963年設計教堂時,融入了一些最具現代主義概念的想法。Netsch設計的誇張尖頂本身就易使人聯想到哥特式建築。再設計時,我們将目光轉到對材質的改變上,同時在正立面上加入一個花窗,體現出它中世紀的特色。
泛美金字塔(加州,舊金山)
舊金山的第二高建築由William Pereira設計并于1972年首次亮相。金字塔采用了當時流行的一些材料,包括混凝土,玻璃和鋼材(僅在基礎上就用了12232立方米混凝土)。當1989年6.9級的Loma Prieta地震來襲時,金字塔震動了一分多鐘,它的尖端幾乎從一側到另一側搖晃。 我們渲染的哥特式尖塔和鬼怪像(雨漏)是否會在這樣的條件下緊緊抓住大樓,我們無法保證!
克萊斯勒大樓(紐約)
克萊斯勒大樓是一個看起來可能有些招搖的地标,但它的開始卻有個鮮為人知的秘密:大樓建于1928年至1930年間,建築師William van Alen隐藏大樓還有125英尺(38米)尖塔的秘密直到盛大揭幕前90分鐘,之後尖頂才被緩緩升起,使建築的總高度達到了1,046英尺(318米),超過同期在建的曼哈頓銀行(現為特朗普大廈),成為當時世界上最高的建築。 克萊斯勒大樓的哥特式改造是向這一雄心壯志的緻敬,其尖銳的窗戶似乎引導摩天大樓如火箭般的飛向星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