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思文章的正确寫法?【解答】構思是公文起草的關鍵程序,也是起草的中心環節,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構思文章的正确寫法?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解答】構思是公文起草的關鍵程序,也是起草的中心環節。
所謂構思,簡單地說就是醞釀思考;具體地說,則是根據主旨表達的需要去組織材料,安排結構,并在頭腦中形成公文基本格局的一系列思維活動過程。這個過程,是起草者的思想逐步展開并深刻化、具體化的過程,是思路逐步理清并條理化、明朗化的過程;也是文稿的文理逐步清晰,層次逐步分明的過程,是結構布局逐步形成并最後确定的過程。如果說起草是公文由主觀意識走向文字存在的橋梁,那麼構思則是公文由主觀意識走向文字傳達的橋梁。可以說,如果沒有構思這個環節,文字傳達幾乎是不可能的;即使匆匆落筆,也絕不會起草出好的文稿。所以,起草公文文稿,一定要在構思上下大功夫,下苦功夫,即嘔心瀝血、慘淡經營一番。在這個環節上下功夫越多、越深,構思就越成熟。落筆起草時,如果文字表達能力較強,就會下筆如有神,一揮而就。
在構思過程中,都思索或考慮些什麼呢?這就是構思的内容問題。構思的内容,主要有确立主旨,選擇、組織材料、定下結構框架等幾個方面。本文着重闡述一下構思的方法。
構思的方法說的是怎樣構思的問題。由于構思是一種複雜的思維活動過程,所以究竟怎麼構思,往往因人、因文而異,很難有一定之規。這裡,隻能講一些可供遵循的基本方式、方法。
首先,運用歸納法或演繹法等邏輯方法,對材料進行分析、綜合,挖掘出材料的思想含義,即本質,并進而從諸多思想含義中找出起主導作用或占主導地位的中心含義,即主旨。
試圖确立主旨的時候,要重視初念,即第一個想法。初念閃現出來之後,要趕快把它捕捉住。方法是先用一個邏輯學上的判斷把它表述出來,再馬上用文字把表述這個的句子記錄下來。記錄下來之後,再反思材料,根據材料的諸方面的思想含義,進行反複推敲,必要時,還要與領導者共同研究一下,看記錄下來的 初念是不是材料的中心含義。如果是材料的中心含義,還要看它是否切合文書的制發意圖,看表述得是否準确到位。是材料的中心含義,又切合制發意圖,并且表述得準确到位,這種初念,往往就是公文的主旨。
如果初念是材料的中心含義,但不夠切合制發意圖,或表述得不夠準确,則要進行修正,直至切合準确為止。如果初念根本就不是材料的中心含義,其它問題就不必顧及,應該變換個新角度,重新确立主旨。
其次,主旨确立之後,接着便應根據主旨的需要,想一想,從哪幾個方面去說明它;想好以後,最好用拟提綱的方式把它固定下來(必要時,要對提綱作适當修改)。完成了這一步,文稿的結構框架就形成了。之後還要考慮每個部分由幾個自然段構成,并确立段旨。自然段的劃分和确立,在構思階段很難精确,所以宜粗不宜細,有個基本設計就可以了。接下去則是根據主旨和段旨的需要,按照結構布局的次序,順次安排材料。當初是材料規定主旨,現在則是主旨選擇、規定材料。材料配置要恰當,而所謂恰當,就是要能夠說明主旨。安排材料,忌主觀随意性,不要任意羅列材料,更不得以材料豐富自炫,大量堆積材料。最後,再反觀以上各個方面,大緻地統盤考慮一下如何開頭,如何結尾;如何過渡,如何照應等等。這一步,一般也是隻宜做出大緻構想,不必過于精細。作為有效的輔助手段,往往需要列出書面提綱,把上述幾個方面記錄下來,即把構思結果固定下來,勾畫出來文稿的藍圖。
這就是構思的基本過程和方法。所以說是“基本的”,是因為嚴格地說,構思貫穿公文文稿起草過程的始終。即使落筆為文,甚至到了修改階段,構思活動還在進行。肯定先前構思結果的正确,予以維持,或發現先前構思結果的失當,予以修正,直到修改完畢,拍闆定稿,構思才告結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