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您關注“永大英語”!
跟英語教師談如何學習課程标準
陳 力
摘要:課程标準是指導教師教學最重要最直接的工作指南。《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标準(2022年版)》發布後,為更好地使用新教材、改進課堂教學、完善教學評價、提高課程育人能力,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小學和初中英語教師将迎來新一個階段的課程标準學習。本文結合課程改革的新要求,讨論一線教師英語課程标準學習過程中的目标定位、内容重點、途徑方法等三個方面的問題,希望對提高教師學習課程标準的效果有所助益。
關鍵詞:英語課程标準;英語教師發展;課程标準學習
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16個課程标準已于今年四月底發布。就課程方案而言,這是2001年版《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二十年來的首次系統修訂;就課程标準而言,這是2011年版義務教育課程标準實施十年來的一次系統修訂。小學和初中英語教師都很關心這兩個重要文件對未來英語教育教學的重要影響,很關心如何更好地學習課程标準并落實到自己的教學中去。有關英語課程标準的解讀,期刊報紙和網絡媒體中已發布了大量文章和輔導講座,另外也有課程标準解讀方面的專門書籍出版。本文不再重複課程标準文本和解讀方面的具體内容,想重點談談一線教師在課程标準學習過程中有可能遇到的一些具體問題或困惑。下文從教師為什麼學課程标準,課标學什麼,以及怎麼學課标這三個方面,談一點兒個人的粗淺認識,希望能對老師們有些幫助。
一、教師為什麼需要學課程标準
可能有教師覺得課程标準是宏觀文件,裡面都是些高大上的理念,跟自己的日常教學沒多大關系。其實不然!實際上教師備課上課、布置批改作業、複習備考等日常工作,哪一樣也離不開課程标準的指導。
課程标準是導航儀,能指明教學目标和方向,避免師生走彎路。中小學為什麼開英語課?需要教哪些内容?具體教到什麼程度?用什麼方法教?要回答這些問題,最可靠、最直接的依據就是課程标準。一旦教學的方向走偏了,可能越努力離目标越遠。課程标準不僅規定了英語教學的目标方向和内容,也提供了教學方法方面的具體建議。所以,如果我們希望把教學工作做得更好,讓自己成為更稱職、更優秀的教師,就一定要學好課程标準。
課程标準是攻略書,能促進教學、提質增效。從工作計劃到學生管理,從教材使用到課外教學資源的篩選,從測試命題到教研活動,教師日常教書育人的樣樣工作都需要有個評判的标準,這個标準也是來自課程标準,也就是要看教師的教學在多大程度上落實了課程标準提出的各項目标和要求。平日我們教師關注更多的是課本、教輔、成績,然而究竟如何用好教材、如何選擇教輔、如何提高成績,不少教師并沒有明确的思路和方法,往往憑着直覺或經驗來,結果就很容易把英語教難、教漏、教偏。其實,無論哪個版本的教材都是依據課程标準編寫的,考試命題和學生評價也不是依據任何版本的教材或其他材料,而是依據課程标準。至于種類繁雜的教輔或網絡資源,如不是依據最新修訂的課程标準編寫修訂的,更是要慎重選擇,以免浪費時間。此外,還有些教師關心如何上好公開課、如何寫教研論文,卻不知道從哪裡入手,在這些方面,課程标準也是最可靠的首選資料。
課程标準是護航艦,能提升師生幸福指數。教師的工作是教書育人,但所教的“書”與所育的“人”,從内涵到要求都會随時代而變化發展。隻有将新的課程要求理解透徹,教師日常工作才能有主心骨;隻有做到“知其然,也隻其所以然”,面對新教材、新考試、新評價,才能更坦然自信、工作才能更得心應手;面對令人眼花缭亂的各種新理念、新模式時,也會有更專業的甄别判斷能力,而不至于茫然不知所措。可見,學深學透課程标準,能幫助教師成為專業領域的“明白人”,減少迷茫困惑。隻有教師教得明白,學生才學得輕松,教師在教學中的把控感、成就感才能随之提高,師生的校園生活也會變得更加愉快。
熟悉了解課程标準的好處還不止上面提到的這些。因此,學習課标本不該是來自校長、教研員或上級主管部門的行政命令或外在要求,也不該是聽聽講座、簽到打卡、寫寫彙報、走走過場的形式主義。學課标本就是一個有職業理想的教師追求專業發展和職業幸福感的内在需求。
二、 學課标需要關注哪些要點
1. 明确新方向WHERE
一是了解課程改革背景。學課标需要了解相關背景,比如學習《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和《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全面地了解課程标準修訂的背景、希望解決哪些問題、實現什麼樣的目标。
二是明确育人任務。2022年課程方案和各學科課程标準都緊緊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課程改革、強化課程育人功能,全面落實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的總要求,突出課程育人宗旨。修訂工作全面落實五育并舉和創新性人才培養要求,完善課程内容結構;圍繞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精選和設計課程内容,設置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強化學科關聯,增強課程的綜合性和實踐性;明确學業質量标準。
三是課程目标方面,各學科以《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作為參照框架,教育教學視角從學科走向人本、走向生活;學科教學的邏輯從學習知識技能升級為發展核心素養。新修訂的課程方案一個顯著特征就是“素養導向”,素養導向貫穿課程編制、課程實施全過程,注重培育學生終身發展和适應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核心素養,特别是在真實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英語課程的育人任務,可重點研讀課程标準中的“課程性質”和“課程理念”兩個部分。
2. 理解新目标WHY
課程目标闡釋課程對學生成長的核心價值和意義。英語課程目标回答的是“中小學開英語課究竟有什麼用”的根本問題。課程目标決定教學内容和教學方法,本次課程改革從傳統知識本位發展為素養本位,從知識、技能、成績等直觀指标發展為更上位、更長遠的核心素養、關鍵能力。這個變化凸顯的是英語課程對學生終身成長的核心價值。
當然,教育從學科走向生活,并不意味着要取消英語學科的獨立地位,因為育人是教育的終極目标,是所有學科共同的靈魂,各學科相互關聯、相互融合,共同落實育人目标;同時,不同學科仍有各自獨特的教學内容和途徑,蘊含着各自獨特的育人價值,從不同側面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做出獨特的貢獻。
理解英語課程目标之前,我們不妨先思考幾個基本問題:如果沒有任何形式的考試,中小學開設英語課的價值究竟是什麼?如果沒有考試成績等外在指标,當我們說一個學生“英語學得好”或一個教師“英語教得好”時,我們主要指的是什麼?學生的終身成長和未來工作生活中所需的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究竟哪些方面是其他課程所不能提供的?或英語課程比其他課程提供得更為高效的?在實現課程育人目标、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過程中,英語課程究竟有哪些功能是其他學科課程所不可替代的?對以上問題的回答,可作為理解英語課程目标的基礎起點。
按照2022年版英語課程标準的表述,核心素養目标在英語課程中表現為四個方面,具體回答英語課程“為什麼而教”的問題,也就是經過小學六年和初中三年的英語教育,我們希望學生會發生哪些方面的成長和發展。具體說就是希望學生在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學習能力四個方面具體會有什麼樣的發展和提高。學習理解課程目标時,建議老師們注意對比體會新課程目标的四個方面與2011年版課程标準中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文化意識、情感态度、學習策略五維目标之間的關系,厘清新舊目标之間的對應交叉和發展關系,以及這種發展背後的原因,這是透徹理解英語課程目标的關鍵。這部分内容,可重點研讀英語課程标準中的“核心素養内涵”和“總目标”兩部分。
3. 把握新内容WHAT
課程目标需通過課程内容來體現。2022年版英語課程标準的課程内容主要包括學什麼、怎麼學、學到什麼程度三個維度。内容要求指向“學什麼”,規定教學内容的範圍;教學提示指向“怎麼學”。可能有教師會困惑:“怎麼學”是教學方法途徑的問題,為什麼也放到課程内容部分呢?這是素養導向課程設計的特點決定的,意在凸顯課程内容與教學方法的内在關聯,即師生共同經曆學習理解、應用實踐和遷移創新等動态過程,才能實現靜态課程内容的潛在育人價值。此外,課程内容還涉及學業質量,學業質量标準的具體描述可幫助教師更清晰地把握課程内容的教學指向,即最終在學生身上表現為什麼樣的結果。
關于英語課程内容六要素。說到英語教學的内容,老師們都熟悉語音、詞彙、語法,熟悉教材中的單詞、對話、課文、練習活動。在2022年版英語課程标準中,這些教學内容被整合為主題、語篇、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六大要素,體現了課程教學内容的相互關聯和結構化。就是要在特定情境中運用學習策略,通過理解語篇的主題和含義來習語言文化知識,穩步發展語言技能,并運用語言技能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學習。六要素的含義可細讀課程标準,不再贅述。這裡補充兩點個人認識:
一方面,六要素整合的核心是素養本位和生活導向的,也就是英語知識技能的教學是為了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課程内容結構化,意在矯正教學中可能存在的知識點孤立教學和為技能而技能的訓練,引導師生關注知識技能的内在關聯,關注知識技能與現實社會生活的關聯,凸顯課程育人的本質,為課程内容的活化、動态化,教學活動的綜合性、實踐性提供内容基礎。
另一方面,内容結構化不意味着可以忽視或無視知識點,強調學科實踐也不是要抛棄知識技能教學,而是要以一定的知識儲備和基礎技能為基礎,在知識結構系統中去重新認識和定位知識技能的育人價值。
關于跨學科内容。義務教育階段各門課程都專門設立了占10%課時比例的“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内容,旨在加強學科間的關聯,體現教學内容的綜合化、實踐性。這也是學科育人、素養導向在課程内容設計方面的體現。在落實課程育人共同使命的同時,英語課程需要凸顯本學科屬性,即通過教學英語語言文化知識來訓練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培養提升學生的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英語課程目标的四個方面,任何一個方面的培養和發展都離不開學生語言知識技能的基礎支持,否則容易落空。
4. 探索新途徑HOW
創新教學途徑和方法,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落實新的課程目标。2022年版英語課程标準在教學途徑方法方面突出了課程育人的學習活動動觀,強調體驗實踐,強調學用結合、為素養發展而教、為解決問題而教、為健康成長而教。具體說就是以主題為引領,以語篇為依托,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等相互關聯的學習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主題意義探究中學習語言和文化知識,發展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積極運用所學知識技能和策略,在學習和生活中使用英語獲取信息、協助交際、幫助解決問題。英語學習活動凸顯課程内容與教學方式的關聯互動,是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重要途徑。此外,課程标準還提出了教學評一體化的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思路,目的是矯正以往教學中可能存在的為知識而知識、死記硬背、碎片化學習等突出問題,讓單元學習内容變得更有系統、更有“意義”。
教學途徑由課程目标決定,所以方法的優劣并不取決于它是“傳統的”還是“先進的”,而取決于它與特定目标的匹配程度。因此,理解課程标準中的教學方法創新改革時,切莫為創新而創新,更不宜模式化、一刀切。教學途徑方法的模式化,極容易導緻新的形式主義和機械僵化,不但違背教育的基本原則,也會背離課程育人的初心。傳統的教育教學原則和方法,比如因材施教、循序漸進、身教言傳等,隻要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有利于促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都可以結合新的課程目标繼承發揚。
三、教師學課程标準如何保證效果
學習課程标準有不同的途徑方法,效果也因人而異。這裡提幾點建議供大家參考。
1. 為用而學,才是真學。學課程标準不是為了趕時髦,也不是為了應付檢查。學課标是為了提升自己,把本職工作做得更好。所以,不能滿足于字面上認識幾個新術語,記住幾個新理念,一定要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從改進教學的初心去學。
2. 調用策略,研讀文本。外語教師都熟悉語篇教學和閱讀教學的常用策略。課程标準其實就是一個大的語篇,它的主題意義自不待言,它的體裁其實就是個篇幅較長的說明為主、議論為輔、包含圖片表格的多模态語篇。英語語篇教學的很多策略,完全可以遷移到課标研讀中來。浏覽課标目錄和标題初步理解内容構成和各部分大緻邏輯後,對課程标準的main idea就有了一個大緻印象,後面可再按課程性質、目标、内容、途徑、評價等分主題分别細讀各章節内容。通過看大小标題來預測各部分的内容要點,通過看關鍵圖表幫助理解内容要素之間的關系,用主題句來統領各部分的細節信息,通過scanning了解整體大意,通過skimming尋找特定信息,通過前後對照建立各部分邏輯關聯等等。
理解課程标準文本内容的另一個要點是緊密聯系自己的教學工作實際,特别是要深入思考理解新理念具體針對的是現實教學中的哪些問題。對其中不符合自己之前教學經驗或觀念的内容,需要記下來繼續深入思考為什麼,不能浏覽一眼就滑過去。因為這些不符合自己經驗和認知的地方,才是不同教師學習課程标準時各自的重點和難點。
3. 參考解讀,深入理解。教師自學研讀課程标準時難免遇到看不懂、想不透的地方。這時各種解讀文章和講座就可做作為輔助學習的好資料。不過,也有的老師因此産生了新的困惑:有時候會遇到不同學者專家解讀的内容不一緻,有的甚至相互矛盾。原因可能是教師未能理解不同學者專家解讀課程标準的不同角度,多數情況下不同解讀的表面差異背後,基本邏輯和本質理念應該是相通的。建議教師學習課程标準解讀文章或講座時,對解讀内容的可靠性以及作者或講課人的相關背景和解讀角度有所預測;對不同解讀内容表面的不一緻,要思考判斷是措辭或側重角度的不同,還是基本觀點的分歧。通過多閱讀、多對比、多思考,課程标準學習中的困惑問題最終都可以逐步得到解決。當然,還可以跟同事讨論或通過各種渠道向他人請教,但無論如何,個人的學習思考是其他學習方式無法代替的。
另外,部分教師學課标時感覺陌生概念術語比較多,不太清楚其含義。這時就有必要再擴充學習相關的基礎理論,如語言學、應用語言學、心理學、教育學和課程教學論等方面的知識,完善一下自己的知識結構,這樣也有助于提高課程标準學習的效果。
4. 慎思明辨 把握内涵。課程标準學習不能滿足于熟悉術語或說出理念,不能止步于碎片化的理解。課程标準學習如果停留在字面意思上,容易導緻教學中的形式主義、絕對化、貼标簽等弊端。因此還要把課程标準理念與教學實踐打通,運用辯證思維,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經過審問、慎思、明辨,逐步形成系統化的認識。尤其需要辯證理解理論與實踐的關系、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創新與繼承的關系、知識-能力-素養的關系等。
5. 學用結合、以用促學。學習和理解課程标準最終是為了用。知行合一,方為真知。課程改革理念須經由教師言傳身教、率先垂範和創新實踐才能成為現實。教師作為核心環節,決定着落實課程理念的效果。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教師的成長就不會有課程改革的真正成功。日常教學中,教師需自覺将新課程理念、新教學方法與日常教學緊密結合,落實到具體工作中,不斷反思、改進和創新教學設計和實施,用心體會新理念、新途徑與之前教學實踐效果上的差異。一方面通過親身實踐來驗證自己對課程标理念理解是否到位、教學途徑的把握是否精準;另一方面,實際教學效果也可以為課程理念提供驗證和反饋,為将來課程标準進一步修訂完善提供依據。
6. 常備身邊,常學常新。課程标準不能等到上公開課、教研總結、反思、彙報時才臨時拿來看,也不是一次看完就把它束之高閣;課标學一次就理解透徹是不太容易的,作為日常教學工作的導航護航指南,課程标準最适合常備手邊,經常翻閱學習。
此外,不要忽視與家長的配合。家長對課程改革的具體理念和教學方式變革未必都清楚,但他們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影響卻非常大。因此,教師有必要通過家長會、家長群等多種途徑,與家長溝通交流課程育人理念和考試評價的新變化。這在以往幾輪課程改革實驗中常被忽視。課程标準、教材、教學和評價的改革,所有努力都是為了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這個過程中,如果沒有家長的認知共鳴和行動支持,教育改革的種種努力就可能事倍功半。隻有家長和學校達成共識,将學業成績、考試升學等短中期目标與學生的素養發展和終身成長等長期目标協調一緻起來形成合力,将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最大可能地統一起來,課程改革和育人實踐才能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最後,學用課程标準的實踐中,需特别注意預防幾種認識誤區和極端做法:
一是找籍口、不行動,以當地學校條件不理想、學生基礎弱等客觀困難為借口,課标學習不主動,實踐創新不積極,對課程标準學習采取敷衍應付的态度,錯失改進教學的良機,這既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也是對自己職業發展的不負責。
二是把課标理論學成絕對化的教條,不能把課程标準的精神實質與當地教學實際結合起來,過于機械地、表面地理解課程标準中提出的理念和教學模式。教學設計中的生搬硬套和一刀切的做法,最容易導緻教學改革的形式主義或教條主義。
此外,還要警惕“兩張皮”現象,典型表現是表裡不一,課改創新做給外人看、日常教學依然走老路。這種僞課改是反教育的,對師生的傷害極大。以上種種認知和實踐中的不良偏向,課程标準學習培訓和實施中都需要我們自覺預防、反思矯正。
時代發展的腳步從不停息,教育課程的改革也沒有完成時,隻有進行時。2022年修訂版義教課标剛頒布不久,我個人對課标的學習也還在起步階段,以上所談粗淺認識,有疏漏不當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 申繼亮. 養其根,俟其實:教育高質量發展與育人方式變革,基礎教育課程[J].2021(2):4-9.
[2] 郭華. 課程标準的研制與應用,開放學習研究[J].2022(4):1-6.
[3] 崔允漷, 王濤. 培根鑄魂 啟智潤心:《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解讀.全球教育展望[J].2022(4):6-7.
[4] 田慧生. 落實立德樹人任務 教育部頒布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标準(2022年版),基礎教育課程[J].2022(5)上:5-8.
[5] 梅德明,王薔. 新時代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新發展: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标準(2022年版)解讀,基礎教育課程[J].2022(5)下:20-25.
(本文首次發表在《小學教學研究》2022年第9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