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品牌采用明星代言已經成為某種常态,不過不少用戶也可能會本能地對明星代言産生反感,這是為什麼?以往企業找明星代言,其背後所遵循的營銷邏輯是什麼?現在逐漸突出的企業家IP打造,背後又凸顯了當下怎樣的品牌邏輯?
前陣子參與了一個用戶訪談會,在用戶溝通過程中我們發現,有幾個用戶對明星代言這件事持強烈的反對意見:
……
雖然這類觀點聽上去比較極端,但也反映了某些用戶的真實想法,而且我相信抱有同類想法的用戶并不在少數,背後是某一類消費群體,甚至整個社會價值取向的縮影,例如對明星的不信任與污名化,對流量經濟規則的反感,對過分營銷化的抵抗。
這幾位用戶對明星代言的态度立刻就引起了我的興趣,讓我近段時間重新開始思考明星代言這件事的價值和意義,以及明星代言在用戶心中的功能變化。
本文目錄:
明星代言這件事雖然如今已經稀松平常,但營銷行業始終對其有争議,甚至不少廣告大師、營銷大師對明星代言的觀點也存在明顯分歧。
前兩年我們也曾撰寫短文讨論過明星代言這件事,在2019年2月發布的《品牌使用明星代言,相愛OR相殺?》一文中我們曾寫道:
奧美創始人大衛·奧格威認為名人營銷是下策,盡管可以拿高分,但是往往最終用戶記住了名人,卻忘記了品牌,甚至認為名人是被收買的。
但藝術派廣告大師喬治·路易斯則認為名人廣告的投資回報相當之高,而且能夠大大縮短建立品牌美譽度和知名度的時間。
這種觀點分化同樣也出現在國内營銷行業中,比如史玉柱就認為明星代言是浪費錢,其多年前操盤的保健品項目,确實也未借助明星代言便火遍大江南北;另一方面,OPPO、VIVO這類手機廠商,也憑借明星代言的營銷打法形成了品牌印記和銷售轉化,但再反觀早期的小米,亦未曾使用明星代言而迅速崛起,甚至用一己之力推動了中國山寨機的出清與升級。
可見,明星代言不僅在營銷流派上存在争議,而且在營銷的最終效果上也具有不确定性(否則也就沒有争議了)。
事實上,明星代言在能夠促進産品銷售這點上并沒有太多争議,這也是顯而易見的事情,具有争議的是下面兩點:
畢竟明星代言要價不菲,而且明星商業化合作相對成熟,這意味着明星代言不大可能實現結果上的驚喜,ROI整體處于一個常規且可預期的範圍之内,這與一些創新的營銷方式不同。
那麼,如果将代言費預算省下來去做其他營銷動作,會不會帶來更高的營銷ROI或者更大的确定性?
比如去一些新興的流量陣地去運營,會不會因此抓住了新的流量紅利,實現爆發式增長?或者投放信息流廣告,盡管ROI如今可能依舊處于常規水平,但相比于明星代言,在效果上更具有确定性、更加可預期,而這種信息流帶來的産品銷售、落地頁點擊都是看得見摸得着的,同時營銷漏鬥、鍊路有不斷優化的空間,方法論上相對成熟。
而明星代言更像是一錘子買賣,合同一簽便無法反悔,盡管如今市場上有各種各樣的明星合作分析工具,通過各個維度去評估品牌與明星的匹配度,但不可否認的是,這類數據分析工具的效果依舊有限,而品牌在明星營銷上下重注的風險依舊較大。
明星代言可以刺激短期銷售這點毋庸置疑,但是否真的對品牌的長期建設有幫助難以辨别。畢竟用戶因明星代言而購買産品,主要信任和看中的明星而不是品牌,如果要用戶從對明星的信任與喜愛,擴展到對品牌的信任與喜愛,其中的效率難以評估。
換句話說,用戶對明星的情感投射與認同是一種粉絲經濟邏輯,明星所代言的品牌更像是一種明星IP的衍生品,而并不是用戶真的認可其産品、認可其品牌價值。若明星一旦不再代言,這一部分粉絲用戶很可能就不再會産生複購,而轉而消費其他品牌,或購買明星代言的新品牌,他們隻對明星本人忠誠,而不對品牌忠誠,同時他們或許對明星所代言的品牌産品的需求并不強烈,不是精準用戶。
同時前面也提到過,明星代言是一錘子買賣,并不像私域營銷、種草營銷等方式可以沉澱下流量池或者長期有效的内容,這也就造成明星代言的效果通常都是短期的。
從現實情況下來看,品牌的明星代言周期确實相對較短,對于一些強勢品牌甚至會出現“三月抛”的情況出現,即每隔三個月左右換一撥代言明星,真正能夠跟企業長期合作代言的明星極少,坦率來說,明星的商業生命周期通常較短,長期與單一品牌進行代言合作,也會固化品牌感知,并不符合品牌方的利益。
不難看出,明星代言這件事,盡管看上去像是一個品牌廣告中提升品牌形象的動作,但它主要目的依舊是帶動短期銷售和破圈,有效果廣告屬性。這也意味着,明星代言與品牌長期品牌建設目标可能存在矛盾,也容易讓品牌産生“明星依賴”,無法形成真正的品牌吸引力,而這才是品牌建設中需要不斷避免的事情。
因此,明星代言之所以存在大量争議,就在于其實際上橫跨了“品”和“效”兩大闆塊,你無法用品牌廣告邏輯去分析效果,也無法用效果廣告邏輯去計算品牌。從好的方面來看,明星代言有可能實現“品效合一”,但“品”與“效”之間的錯位溝通既無法避免,也是争議的關鍵所在。
二、明星代言的營銷邏輯品牌之所以考慮明星代言,通常有以下幾種情況:
這類訴求通常在三種場景下出現:
比如礦泉水産品對于普通消費者極其同質化(不僅是産品的同質化,也有定價的同質化),但明星代言人的引入,有一定的品牌背書效果,結合産品包裝的設計、用料,能夠形成一定的用戶信任。
這類用戶信任,本質上是一種對明星的移情作用,增強了用戶信心,這對于下沉市場用戶作用會更加明顯。因此不少品牌做渠道下沉的時候,都會請代言人、打電視廣告,能夠營造一種“這個品牌很有實力”的感覺,強化用戶和經銷商的信心。
我們以一個負面案例來說,我們認為,不少人在第一次接觸P2P産品時會天然産生懷疑,不隻是因為高收益顯得并不安全,同時也因為大量P2P不屬于官方銀行系統,信任感天然不足。
但當時大量P2P品牌邀請了明星進行代言,不少用戶便會因此認為該品牌資本雄厚、投資有保障,并說服越來越多人加入這一“龐氏騙局”,最終造成了較大負面影響。明星代言理财産品後暴雷該負有何種責任,依舊是今天不斷在讨論的話題。除了P2P,醫美、保健品、甚至新茶飲加盟都出現了明星代言争議。
這類訴求通常指向的是這四種企業:
企業之所以出現銷售瓶頸,往往也是品牌問題的一種體現,比如品牌老化,年輕人不買賬,無法實現對年輕人增量突破;再比如品牌偏男性化,女性用戶不感興趣,無法拉攏女性用戶消費等等。
也就是說,這類企業需要借助明星代言來實現:
前者是利用明星的大衆認知标簽實現品牌轉型,改變大衆對品牌的固有認知,而後者其實是把明星當做一個傳播渠道,向其粉絲受衆傳播品牌價值。
比較典型的就是小米,不同于OV等其他手機廠商,早期小米手機并不采用明星代言,而是通過“米粉”進行社區傳播,但用戶群體大多局限在“發燒友”(大多是男性用戶)中,産品的賣點也大多突出所謂的“黑科技”。
但随着小米企業的不斷成長,後來也開始啟用梁朝偉、吳亦凡、劉昊然、王源、蘇炳添等一系列明星代言,顯然是希望扭轉品牌的男性化和發燒友标簽,轉型為一個更大衆化的手機品牌,與此同時,小米在産品層面上也開始強調相機拍攝、外觀色彩等價值點。
但根據我們經驗來說,大多數品牌真正意識到不得不轉型時,往往已經沉疴難愈,找明星代言常常被視為一種靈丹妙藥,但實際上無法改變品牌内部真正的種種問題,這種情況下的明星代言效果通常并不樂觀。
不少成熟品牌的明星代言實際上已經成為一種常規手段,而且随着品牌變得強勢,品牌的議價能力也更強,代言人的更換頻次也會變得更高,這在快消、服裝、奢侈品等品類中比較常見。
因此這類訴求往往對應的是這兩類場景:
對于成熟品牌或高奢品牌來說,明星代言實際上更像是一種特殊的IP聯名,品牌與明星的調性大多處于勢均力敵的狀态中,品牌方通常占主導地位,甚至明星會因為收到高奢品牌代言合作而身價倍增。
實際上,對于高奢品牌而言,其已經擯棄了常規的廣告宣傳手段,明星代言、公關合作才是其品牌傳播的主線,構建一種高端的生活方式,同時也形成品牌的仰望感。
當然,成熟品牌通常财大氣粗,在營銷上已經非常體系化,且講究面面俱到,明星代言費用已經成為品牌營銷的一項固定開支,但畢竟這類企業還屬于少數,而且以跨國公司居多。
三、用戶對代言品類的态度差異我們認為,明星代言與傳統營銷渠道綁定較深,比如除了電視廣告投放、電梯框架廣告投放外,還能夠延展出諸多線下現場物料,能夠高效地吸引潛在消費者注意。也正是因此,明星代言便成為了針對數字化程度較低的下沉用戶營銷的常見方法。
而對于線上新興的傳播場景而言,廣告投放的營銷鍊路已經基本打通,線上物料可以高效地引導轉化為産品銷售,因此明星代言物料未必有直接降價、直接講述産品利益點的銷售效果更好,這在信息流廣告這類效果導向的渠道中體現得會更加明顯。
同時我們認為,随着大衆日益成熟與理性化決策,用戶對明星代言營銷的态度,也與産品品類有着較大關聯。簡單來說就是:剛需品類中用戶對明星代言的态度更加消極,而非剛需品類中用戶對明星代言的态度更加積極。
剛需類産品大多面向大衆消費群體,滿足的是最大公約數的用戶需求,并不講究高溢價、高利潤率,而更多是通過規模效應、流程管理、效率提升來降低成本,有明顯的“薄利多銷”屬性。
如今随着中國供應鍊能力、市場監管的不斷完善,剛需類産品的品質大多已經有了基本保障,假冒僞劣不再猖獗,因此用戶在消費決策中會更加看重産品性價比,整體上也有一定的去品牌化傾向。
明星代言這種品牌營銷手段,實際上與剛需産品的去品牌化風潮相悖,因此也就可能出現本文開頭用戶的質疑——與其花大價錢邀請明星代言,不如省下成本去提升産品用料與品質。
對于非剛需類産品,用戶的消費動因便不再局限于産品品質,而更多在于産品體驗上的愉悅感,比如審美的享受、品牌精神的認同、社交貨币的用途,而且用戶願意為這部分愉悅體驗支付較高溢價。
比如說美妝産品、潮流服飾産品,屬于典型的非剛需、愉悅性體驗産品,用戶本身就知道美妝産品的成本和定價之間有大量利潤空間,但仍舊并不會過分在意。用戶不會按照一支口紅的用料成本來期待口紅的售價,更不會因此去計算所謂的“性價比”;不會根據布料、裁剪的價格去計算潮流服飾的定價,這種計算并沒有什麼意義。
相反,用戶希望的是品牌能夠維持一種品牌調性,這也是産品愉悅體驗中的一環,而明星代言,便是維系品牌調性的一種常見手段,告訴大家某某明星也在使用該品牌産品。因此,對于這類非剛需産品而言,明星代言反而更被用戶接納,甚至成為用戶需求的一部分。
總而言之,明星代言當然不是營銷的必需品,企業需要根據品類特性、品牌形象、業務訴求去進行選擇。
四、明星的祛魅與商品化之所以有部分用戶對明星代言這件事産生負面情緒,就不得不提到當下大衆對明星的整體态度變化。
近年來明星翻車、負面新聞已經屢見不鮮,似乎已經不再是小概率事件了,大衆對明星的信任度無疑是在下降的,流量明星甚至成為了部分人“仇富”、“反飯圈文化”和“反流量經濟”的攻擊目标,品牌在選擇代言人時也更加注重公關風險把控。
當然,我們認為其中還有更多原因,共同推動了大衆對明星的“祛魅”與商品化,從而間接地影響了明星代言營銷對用戶的作用。下面我們嘗試進行分析:
傳統的明星偶像是大衆心中完美形象的化身,某種程度上來說,明星需要保持神秘感,而且需要去生活化,這樣才能保持大衆對明星偶像的生活向往。也就是說,完美的偶像隻存在于銀幕作品和曝光之中,并不存在于真實生活之中。
但綜藝節目,尤其是真人秀綜藝節目的流行,實際上曝光了明星生活化的一面,也讓明星們的種種生活化缺陷呈現在觀衆面前,這樣明星的完美化身作用便被打破了。
當然,真人秀等綜藝節目的流行,實際上是因為對于制作平台而言,綜藝相比電視劇、電影具有更高且更穩定的ROI,而且明星嘉賓可以以飛行嘉賓的方式出現,增加了趣味性、新鮮感的同時,也不會被某一兩個明星挾持流量,節目主始終擁有主導權。
對于大衆觀衆來說,真人秀最早滿足的是一種窺私欲,希望去探究“完美的明星”在生活和日常娛樂中是什麼樣子,從而獲得一種粉絲情結的心理滿足,感覺自己更加了解明星、與明星的連接感更加緊密了。
但與此同時,真人秀也為觀衆實現了“除魔”的過程,即過去明星的生活宛如置于魔法世界之中,一切都是完美且妙不可言的,而真人秀讓觀衆意識到,明星的生活與普通人似乎差異不大,大衆心中明星所生活的魔法世界就此崩塌,明星也就不再作為“完美的化身”。
我們曾在2019年8月發布的《下海當網紅:明星的降維生存?》中指出,近年來明星與網紅之間的界限不斷模糊,在社交媒體上,明星依舊可以分享自己的生活瑣事與感想,這進一步破除了明星的神秘感與光環。
網紅與明星的不同點在于,網紅整體上是自媒體邏輯,流量是網紅商業化的基礎;而明星是IP邏輯,表現力、作品、認同感是其商業化的基礎。明星入駐社交網絡的後果,其實就是将自己投身到了一個流量為王的傳播場域之中,大衆自然會用開始流量的大小去評估其商業化價值,而在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明星價值。
尤其是近年來直播帶貨的走紅,直播帶貨本是網紅群體的重要變現手段,帶貨效果的好壞直接取決于流量的多寡。當直播帶貨勢如破竹地蓬勃發展時,不少明星躍躍(因平台邀請)而欲試,确實有一波過氣明星、長尾明星因此抓住了平台紅利,煥發了事業的第二春。
但明星在大衆認知上,已經“下凡”成為網紅了,至少在直播間中,他們褪下光環,化身為品牌的超級銷售員,從用戶心中的理想生活化身,轉化為為用戶上帝服務,其與觀衆的角色權利關系逆轉了。
這背後當然不能怪明星為什麼要去趟直播帶貨的渾水,而更根本的原因在于品牌的線上營銷已經以流量為導向,明星的價值評估,自然也要以流量來評估。至少在帶貨這件事上,明星與網紅的身份标簽并沒有差異,最終還是要看誰能夠帶更多的貨,誰便能拿更多的傭金,至于品牌調性的加持效果,在帶貨營銷的KPI考核體系中,可以忽略不計。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在線上場景中明星與網紅的界限變得模糊,在傳統線下渠道、明星代言廣告上也是如此。例如越來越多的主播(如馮提莫、羅永浩等)開始成為品牌代言人,甚至在《1818黃金眼》走紅的小吳,也在走紅後接下了某品牌類似代言的商業合作。
明星翻車在很大程度上是娛樂行業監管力度加強所緻,同時也是國家對流量經濟負面效應的管控。明星翻車事件不斷,讓大衆發現了明星真實生活中難堪的一面,同時也讓明星的對外言行失去了一些公信力。
明星翻車如今可以說不再是一個小概率事件,而是品牌合作過程中必須考慮的風險項。畢竟每個人都有不堪的一面,明星作為公衆人物,更容易引來是非與争議。
前面說到過,明星的風險難以預測,即使是國際高奢大牌,在挑選代言人前肯定經過重重驗證篩選,但依舊免不了代言人翻車的尴尬。而一旦明星翻車,品牌無疑會遭受巨大形象沖擊,無論是用力挽救還是取消代言合作,都會消耗大量成本。
實際上,明星的正面口碑,難以可追蹤地轉化為産品銷量,而品牌價值難以衡量,但明星的負面口碑,很可能會直接拖累品牌的美譽度,引發公關危機。對于當下的品牌來說,明星代言的風險變高了,因此很多品牌反而開始嘗試用“明星型網紅”進行直播帶貨,實現明星影響力與品牌形象的切割,将明星作為一種純粹的銷售工具。
五、虛拟代言人的價值失焦在明星暴雷不斷、明星代言效果受到質疑的當下,不少品牌開始考慮采用虛拟代言人(尤其是超寫實數字人),下面我們就對虛拟代言人進行簡單分析。
虛拟代言人因近年來“元宇宙”概念走紅而備受關注,尤其是“超寫實數字人”的形象,讓人耳目一新,突破了長期限制拟人形象的“恐怖谷”效應。
虛拟代言人的好處一方面自然在于“永不塌房”,不存在人設崩塌等一系列公關危機(當然,今年也出現了A-SOUL這類翻車事件,但我們認為A-SOUL有“中之人”參與,嚴格上來說并不是完全的虛拟代言人);另一方面則在于其可拓展性,形象能夠應用在直播間、客服互動等場景。
我們認為,虛拟代言人在目前存在過熱現象,其價值并沒有被可靠證明,除了吸引熱度和短期關注,到底能為品牌帶來什麼價值,其實并不明晰。因此,我們認為品牌在選擇虛拟代言人合作前,應該明确自身訴求,而非跟風進行營銷。
從品牌價值層面來看,超寫實類的虛拟代言人本身其實并沒有太多沉澱,其IP很可能隻是短期流行文化的産物(而非流行文化的制造者),這與明星IP存在明顯差異,明星IP的人設、形象至少是需要影音作品打底,同時明星已經積累了大量的曆史曝光,即使明星過氣,其人設标簽依舊能夠有效延續在大衆心中。
簡單來說,越是數字化的虛拟代言人,便越會呈現出數字化的單面性,比如有“中之人”的玲娜貝兒和A-SOUL,就會比單純的超寫實數字人IP要形象豐富立體得多,也更顯得具有親和力。這本質上還是一種“恐怖谷”效應,人類會天然抗拒“非人”的形象、事物,隻是這種疏離感體現在心理距離上。
因此我們也認為,不少品牌在近兩年官宣虛拟代言人、宣布虛拟人入職,更多隻是一種短期的話題營銷,而并不具有長期品牌建設的效益。例如,花西子曾在2021年中官宣虛拟代言人“花西子”,但如今花西子的傳播物料中,并沒有太多這位虛拟代言人的形象曝光。
此外,虛拟代言人的高拓展性,與其代言人的定位也存在矛盾。不斷拓展代言人的業務應用場景,會将代言人轉變為“工具人”和“服務者”,與其形象代言的初衷背道而馳。例如,小愛同學就無法成為小米的虛拟代言人,而隻能成為小米用戶的助手。随着虛拟代言人的場景拓展,會削弱其IP的品牌形象,那麼虛拟代言人的“全天候”優勢反而難以發揮。
同時,虛拟代言人(超寫實人)的運營成本較高、初始投入較高,而且啟用虛拟代言人對品牌有長期影響,需要長期投入,這其實比簽約一個明星代言一兩年更“重”、沉默成本更高。
因此我們認為,虛拟代言人目前還沒有找到其真正的營銷價值所在,而市面上的種種虛拟代言人營銷,更多隻能算一種事件營銷、IP營銷的變形,長期品牌建設的意義并不算大。
六、創始人代言及企業家IP打造創始人親自上陣成為近年來品牌代言的有趣現象,從最早聚美優品的陳歐,到近年來格力的董明珠、小米的雷軍,不少大佬們都在親自下場為自家品牌代言,并登上了廣告畫面、拍攝品牌宣傳視頻,甚至不斷現身企業日常新媒體運營的傳播物料之中。
再加上疫情爆發和直播帶貨走紅以來,攜程梁建章、新東方俞敏洪、早晚讀書李國慶等一大批企業家投身于直播帶貨的浪潮,創始人無論是品牌宣傳,還是銷售帶貨,重要性都正在不斷被放大。
坦率來說,企業營銷應該術業有專攻,企業創始人未必适合出鏡,也未必适合擔任品牌代言人:
首先是由于創始人本身容易出現公關問題,特别是草根創業者通常性格耿直、口無遮攔,甚至容易跟網友互怼起來,這種“招黑體質”對于品牌公關來說其實是一大風險隐患;
其次我們也認為,擔任代言人會較大地分散創始人的精力,未必是一種更加高效的管理模式,創始人、管理者理應花更多精力在企業重要決策上,成為代言人會增加企業家本人的時間管理難度;
第三是創始人如果沒有“網紅”屬性,未必會受到用戶的喜愛和認可,确實有部分企業家不善言辭,不大懂得如何面對媒體與公衆,這類企業家當然也未必需要強迫自己走向前台,學習如何成為“網紅”;
第四是企業家IP本身也需要培養和構建,如果企業家本人在大衆心中并沒有太大知名度,而本人也沒有“網紅潛質”,強行打造企業家IP、将其作為品牌代言人,這相當于分散了營銷團隊精力,很可能效果反而不好;
最後是企業家自身形象若跟品牌緊密綁定,往往在企業後續發展過程中需要再次“解綁”。因為從大量企業發展來看,企業家IP早期可能會助推業務快速發展,但一旦到達一定體量時,大衆對企業家的認知,反而會限制業務進一步擴張。
也就是說,企業家IP實際上無法伴随一個成熟大型企業持續成長,現代化、職業化的企業管理也同樣要求品牌去除企業家IP的烙印。例如大量快消品類的大型跨國企業,其并不存在什麼企業家IP,大衆大多并不知道其CEO、創始人到底是誰。
企業家IP興起的背景,主要還是因為在社交媒體傳播中,IP經濟的重要性不斷突顯,大衆更容易被具有鮮明性格的“自媒體”、“個體”吸引,而企業家與品牌的商業利益高度統一,再加上直連用戶的“用戶思維”興起,企業家自然成為下場做網紅、做代言人的不二人選。
當然,有些企業家IP的打造,有一定的2B訴求。例如某企業家可能會在抖音上進行行業幹貨的輸出,以一個創業者、專家的身份分享行業見解,這實際上可能是為了影響經銷商、加盟商或潛在合作夥伴,通過自己的IP内容來挖掘業務合作機會點。
所以我們認為,企業家IP、創始人代言品牌的應用需要視情況而定,它通常隻适用于業務早期發展階段、業務受到較大挑戰時的救場階段、業務轉型階段,企業家IP會将自身作為一個“自媒體”,在品牌傳播、産品傳播上的确可以減少不少開支,但若業務進入進入正規或者成熟發展階段,企業家依舊需要退居幕後,讓品牌本身走向台前。
無論是明星代言,還是企業家代言,又或者是虛拟IP代言,代言人往往隻是品牌長期成長過程中的過客。
整體來看我們認為,随着流行風潮的快速切換、信息傳播的鍊路變化,品牌對代言人營銷的訴求,已經從傳統的“品牌建設”、“品效合一”,逐漸遷移到了“話題造勢”、“流量帶貨”上。而這種變化,或許将會長期影響企業的品牌營銷策略,以及内容傳媒行業的IP價值評估模型。
鄭卓然,公衆号:傳播體操(ID:chuanboticao),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專欄作家,2019年年度作者。廣告營銷、新媒體運營領域老司機,專注分享營銷、運營、商業的幹貨文章及獨特見解。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