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是明清皇宮,如今作為遊覽景區故宮為什麼下午5點就關門呢?原因有五點。
1.故宮清場的需要。故宮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面積共72萬平方米。這麼大的一個院落,全部遊完需要三個多小時,即使從院内走出大門,也需要近一個小時。從下午5點開始清場,最後清場完畢大約到了6點左右。
2.故宮文物清點維護的需要。每天清場後,故宮各個展館都要仔細清點文物,記錄在冊。故宮文物浩繁,數目巨大,每個展館的展品都很豐富,既要核對,又要維護,工作量相當大,相當費時間。因此下午5點清場後,故宮工作人員還要繼續工作一段時間。故宮早上8:30 就開門迎客,工作人員整天的工作時間遠遠超出正常規定。
3.故宮文物觀展質量和安全的需要。故宮文物年代久遠,宮殿采光不足。下午5點以後,展廳室内光線昏暗,不利于觀展。如果增加照明,就要增設電源電器,這增加了消防安全隐患,不利于文物保護。因此故宮需要提早閉館,夜間一般也不開放。
4.故宮文物的安保需要。1959年故宮曾發生過盜竊事件,有遊客趁着傍晚夜色藏匿在暗處,等夜深人靜時偷走了金冊。為避免再發生盜竊事件,故宮規定下午5點天還不黑就開始閉館,光線明亮,有利于及時發現遊客滞留情況。
5.遊客心理安全的需要。作為明清皇宮曆經六百多年,故宮内發生過許多恩怨情仇的傳說。同時,故宮内有許多異獸雕塑,莊嚴肅穆的故宮在夜色中讓人心生膽怯。早閉館也是為遊客心理安全考慮。
歡迎關注《鵲華煙雨明湖風》,美食旅遊文化傳播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