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公務員局網站公布了《公務員職務、職級與級别管理辦法》,對公務員的職務、職級和級别進行規定,三個概念之間既互相聯系,又相互區别,今天猿叔就來跟大家詳細分析一下。
一、職務職務,特指領導職務,最低的是副科級,比如某鄉鎮的副鎮長、某自然資源局規劃科副科長,最高的是正國級,比如政治局常委。
領導職務一般分為行政職務、黨内職務和群團職務等。
行政職務一般就是帶長的,比如部長、省長、市長、廳長、局長、科長,黨内職務一般是黨委書記、黨組副書記、市委常委、縣委委員等。
群團職務主要是指群團組織的負責人,比如團委書記、工會主席、科協主席、婦聯主席、殘聯主席等。
按照領導幹部提拔任用工作規則,下級正職提拔上級副職領導,需要在下級正職崗位上任滿三年;而副職領導提拔正職領導,需要在副職崗位上任滿兩年以上。
也就是說普通科員提拔副科長要3年,副科長提拔正科長要2年,正科長提拔副處長需3年,副處長提拔正處長又隻需2年。
二、職級職級,主要是指在2019年6月1日,取代非領導職務後,新設的一種和職務并行并行的晉升通道。
職級分為綜合管理類,行政執法類和專業技術類。
廳局級:綜合管理類,設置一、二級巡視員;行政執法類,隻設置了二級督辦;專業技術類,設置一、二級總監。
縣處級:綜合管理類,設置一到四級調研員;行政執法類,一到四級高級主辦;專業技術類,一到四級高級主管。
鄉科級:綜合管理類,設置一到四級主任科員;行政執法類,一到四級主辦;專業技術類,一到四級主管。
另外還設置一二級科員、一二級行政執法員、專業技術員,對應原來的科員和辦事員!
職級最大的區别是按照本單位的總編制核定職數,和原來非領導職務按照領導職數核定職數不一樣,相當于是市級以下機關非領導職數的大擴編。
但是又與2015年縣以下職級試點中“不限人數”不同,新的職級辦法嚴格限定了每個層級的職數,而且要走相當于提拔的一系列程序,打破了“大鍋飯”,也讓很多人晉升受限,隻能望梅止渴。
三、級别級别,主要特指工資級别。
國家規定公務員的基本工資由兩方面組成,即基本工資=職務工資 級别工資。
公務員級别分為1-27級别,主要用于級别工資測算。
每個公務員轉正後,都會按照學曆、能力進行定級。其中本科定25級,碩士定24級,博士定22級。
一般正常的工資變動是每5年晉升一個級别,每2年晉升一個檔次。
比如,王八同學是本科畢業,轉正定位25級2檔,2年後晉升25級3檔,級别工資增加100多塊錢,4年後是25級4檔,級别工資再增加100多塊錢。第5年就可以晉升級别,按照就近就高原則,25級4檔和24級3檔之間标準最相近,那麼王八同學在轉正後第5年就會晉入24級3檔,級别工資增加100多塊錢,但是職務工資自始至終都沒有變化。
每個公務員職務或職級變動後,也要重新定級。
比如,吳靠譜同學同樣本科畢業,4年後是25級4檔,這年職務晉升到副科長,晉入24級3檔,級别工資增加100多元,職務工資也增加100多元。
不知道您理解了沒?若有疑問,歡迎留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