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的故事又挨罵了,這回是由一尊雕像引起的。浙江湖州營盤山景區陳列了一組二十四孝的故事雕像,其中一尊雕像反映的内容是一個小姑娘正給一個老太太喂奶。
很快,這個視頻火了,“乳姑不怠”這個原本在二十四孝故事裡壓根不在C位不受人關注的故事迅速占領了人們的眼球,連帶着“郭巨埋兒”、“卧冰求鯉”等這些老面孔也被挖出來再度鞭屍。
引發熱議的那尊雕像
其實這個故事挺簡單的,二十四孝大多是一些簡單的故事。
故事說的是:唐朝山南西道節度使崔琯的奶奶唐夫人當年剛過門沒多久,就發現自己的婆婆長孫夫人因為年紀老邁,牙齒掉光,吃不了東西,身體日漸衰弱。
新媳婦唐夫人一看這哪成啊,為了讓婆婆吃飽,她每天洗漱完畢之後,都要到婆婆屋裡,給婆婆喂奶吃。就這樣堅持了好幾年,老太太一直保持身體健康,沒被餓死。
當然,唐夫人的乳汁畢竟不是孫猴偷的蟠桃,老太太不可能長生不老。長孫夫人臨終前,感念兒媳這些年對自己盡孝,囑咐家裡的小輩們今後也要向唐夫人學習,在唐夫人年老時也要好好孝敬她。
國畫中的乳姑不怠
給自己的婆婆喂奶,不要說現代的女子做不到,這在古代,也肯定非常罕見。如果這樣的故事司空見慣,也不會被編到二十四孝中,供人學習景仰。
現代人的孝道是否要求兒媳給婆婆喂奶,這個無須讨論,因為時代不同了,現代社會有太多的營養食品可以替代母乳,無須兒媳做出這樣的犧牲,讓彼此都尴尬。我其實更感興趣的是,唐夫人為什麼會這麼做?這就要從長孫夫人以及她所嫁的這個崔氏家族談起。
中國社會從漢朝開始,社會就分化為士族與寒門兩個階層,兩個階層不交往不通婚,士族牢牢控制着權力,寒門出身的人永遠沒有機會跻身士族,用個時髦的詞來形容,就是内卷。
竹林七賢就是魏晉士族的代表
魏晉南北朝時期,朝代更叠,但士族的力量依舊強勁。我們知道,南北朝是被隋朝終結,隋朝出身于北周,北周出身于西魏,南方盡管經過宋齊梁陳四代更叠,仍然被北方打敗,這條主線中有一個關鍵節點,就是西魏。
西魏當時剛經曆河陰之變,山河破碎,北魏一分為二,東西對峙,東魏實力遠勝西魏。有鑒于此,西魏權臣宇文泰建立了府兵制,以八柱國十二大将軍統轄全國軍政大權,這二十家人以及後來被他們吸收倚重的士族大家,被後世稱為關隴集團。
關隴集團成為西魏新的士族集團,此後北周的宇文家族、隋朝的楊氏家族以及唐朝的李氏家族,皆出自關隴集團。關隴貴族間相互通婚,幾家人都是親戚,唐高祖李淵的外公就是隋文帝楊堅的嶽父。
回到“乳姑不怠”這個故事裡,長孫夫人所嫁的這個崔氏家族在當時就是赫赫有名的博陵崔氏。
博陵崔氏早在東漢時期就已經是當時的世家大族,此後世代延續,到了西魏,博陵崔氏更是主動投靠宇文泰,成了關隴集團的一員。唐朝初年,博陵崔氏子弟崔恭禮任隴州刺史,唐高祖李淵将自己的第十三女真定公主下嫁于他,崔氏家族成了皇親國戚。而長孫夫人的老公臨渙丞崔俊就是崔恭禮的孫子。
今天的博陵崔氏墓群
另一邊,長孫夫人所屬的長孫家族也同樣出自關隴集團,身份地位一點不比博陵崔氏差。長孫家族從北魏到唐朝,一直都是名門望族,也同樣是皇親國戚,唐太宗李世民的老婆長孫皇後就出自長孫家族。
由于關隴集團内部聯姻,同氣連枝,形成了強大的政治勢力,對皇權造成了嚴重威脅,因此唐高宗和武則天這夫妻倆聯手對付關隴集團,逐步削弱士族勢力,其中一個舉措就是禁止這些家族相互通婚。
電視劇裡的武則天唐高宗夫婦
就在這個背景下,唐夫人嫁到了博陵崔氏家裡。雖然唐夫人也出身官宦人家,但是相比崔家和長孫家這樣的世家豪強來說,唐家的影響力差得太遠。沒有唐高宗和武則天的好政策,想嫁入崔家,門都沒有。
但是過門以後,唐夫人面臨的局面可想而知。這個家庭原來都與高門大姓通婚,一家子又都是皇親國戚,如今這個新媳婦的背景寒酸,一家人自然都看不起她。唐夫人要想在這樣的人家裡立足,必須做一些常人做不出的事情。
電視劇裡的長孫皇後
正好,自己的婆婆生病了,片刻不離親自伺候,這是新媳婦的常規做法,唐夫人要得到全家人的尊重,要标新立異,于是她不惜親自給婆婆喂奶,一舉成就孝道美名,如願以償得到了婆婆的賞識,獲得了她想要得到的一切。
明白了這層關系,我們就知道,所謂“乳姑不怠”,其實質遠遠不止是孝,這其實是封建時代一個女子的心機和無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