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按:時間過得真快,鍵盤飛馳之間,小編已經寫完了“理工大學”“科技大學”兩個系列,開始奔向“工業大學”這個序列。在這個序列裡面,小編準備稍微變化一下,不再按照一些民間排名由後到前去一個個寫下去,而是準備按照官方給出的學校标識碼順序進行創作。
需要說明的是,部分高校在前期創作中已有涉及,在這個系列裡面就直接跳過去了,後續小編還會繼續關注她們。言歸正傳,讓小編以“北京工業大學”為起點,開始20多天的“工業大學”創作之旅,由衷期待您的關注、批評和交流。
由于标題的原因,小編還是直接從起步年薪說起。
首先要說明的是,根據北京工業大學的2021年度就業質量報告,這個起步年薪是指年度固定工資,包括獎金、補助、分紅等收入。所謂的本科生平均稅前起步年薪12萬,不是小編憑空捏造或者道聽途說,而是正兒八經的北京工業大學官方統計調查結果。不行,請君查看下面這張圖片,它摘自北京工業大學2021年度就業質量報告。
北京工業大學2021 屆畢業生平均期望與落實年薪情況(單位:萬元)
從這張圖片上看,北京工業大學2021屆本科畢業生落實年薪平均為12萬元,盡管高于最低期望年薪10.82萬元(月均9016.67元),但仍低于期望年薪14.22萬元(月均1.19萬元)。這三個數字與其他高校本科畢業生相比是高了還是低了,學校沒有給出相關說法。
對于家長和考生來說,這樣的起步年薪是否滿意,恐怕也是因人而異,但一定有人動心,忍不住要問報什麼專業。
為了解決這個疑問,小編計劃今天形成一篇關于北京工業大學的文章,希望給那些有需要的朋友一些參考。
成立之初就叫北京工業大學,不斷吸收多個高校後實力越來越強北京好大學太多了,不過多數都屬于教育部和有關部委,屬于北京市屬的地方高校,基本上都被認為有個好位置而已,甚至有點默默無名。
不過,也有藏也藏不住的一些實力高校,比如首都師範大學,那是很多人誤以為的北京師範大學,文理科實力也是杠杠的;比如北京工業大學,很容易被誤認為是部屬高校,卻是實打實的地方高校。
出乎意外的市屬,意料之中的強大。
北京工業大學創建于1960年,設機械、電機、無線電、化工、數理5個系,這些系别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國人當時對于工業發展趨勢的一些認識,在今天看來是很了不起的。北京建築工程學院(現北京建築大學)、北京工業學院(現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師範大學部分學生先後劃轉學校。
北京工業大學的發展,得益于合并了部分專業院校。20世紀70年代至2005年,北京工商管理專科學校、北京聯合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北京計算機學院、國家建材局管理幹部學院(武漢工業大學北京研究生部)、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北京研究生部、北京藝術設計職業學院相繼并入學校。這期間,1981年成為第一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85年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1996年通過國家“211工程”預審。随後,在2017年和2022年,先後兩次入選“雙一流”建設高校行列。
正是由于上述持續幾十年的合并,讓今天的北京工業大學成為一所以工為主,工、理、經、管、文、法、藝術、教育相結合的多科性市屬重點大學。不僅如此,還擁有了多個小區,不僅有位于平樂園的本部,還有中藍、管莊、花園村、琉璃井、惠新東街和通州6個校區,占地面積96.0151萬平方米(約1440畝)。
對于北京這樣科教資源集中的地方,合并不僅會帶來“物理反應”,也會産生“化學效應”,北京工業大學今天的實力就是明證:該校具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0個,一級碩士學位授權點33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别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别18個;博士後流動站18個,國家重點學科3個,北京市重點學科21個,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18個。工程學、材料科學、化學、環境科學與生态學、計算機科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6個學科進入ESI前1%。
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顯示,北京工業大學收獲1個A級學科土木工程、1個A-級學科環境科學與工程、7個B 級學科、4個B級學科、5個B-級學科、3個C 級學科、2個C級學科和2個C-級學科。從同步公布的各高校的學科優秀率,即A類學科(含A 、A與A-)占學校全體授權學科總數的比例來看,該校的學科優秀率為6%。另外,B類學科(含B 、B與B-)占參評總學科的72%。這樣的成績,要好于大部分非“985”的“211”高校,算是給北京市屬高校争了光。
在小編看來,北京高校最大的優勢就是師資,如果師資不能成為最大優勢,那就會在激烈競争中落敗。北京工業大學的師資數量當然沒有問題,因為合并了大量的高校,教職工達到3307人。更為重要的是,質量看上去也不錯:專任教師2139人,包括正高職稱459人、副高職稱785人;博士生導師657人,碩士生導師1509人(含專業學位和學術學位碩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9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1人。
這樣一所高校,要做到立足北京,服務北京,輻射全國,面向世界”,完全是基于自身實力的高定位,而非基于空想的口頭禅。
這是小編想說的第一點,北京工業大學是一所令人信得過的北京市屬高校。
超過20%的畢業生出國了,外地考生找工作、考研少了一些壓力現在畢業生就業,有個特别好的說法,叫做畢業去向落實率。之所以好,是因為把考研、出國、直接就業這幾種情況都包括進去了,不再是籠統的就業率,容易讓人陷入一種誤解。
當然,不管叫什麼,家長很關心自己的孩子本科畢業後往哪個方向發展比較好。就北京工業大學來說,2021 屆本科畢業生 3312 人,生畢業去向落實率為 95.11%。其中,國内深造比例為 28.59%,出國(境)深造比例為 22.13%。
北京工業大學2021 屆畢業生總體就業情況
分專業看,畢業去向落實率等于或高于學校本科平均畢業去向落實率(95.11%)的本科專業有 43 個,低于學校本科平均畢業去向落實率的本科專業有 22 個。
從就業單位性質看,北京工業單位本科畢業生就業以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為主,合計 90.81%,錄用人數較多的單位主要集中在各大銀行的北京分行、中國聯合網路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北京歌華有限電視網路股份有限公司等大中型國有性質單位。此外,生物制品研究、北京燃氣集團、建工等領域也吸引了不少本科生,符合該校本科專業設置特點及生源分布特點。這句話的意味深長,可能的意思是北京當地企業對于北京工業大學還是很關照的,畢竟這是真正的北京市高校。
小編認為,對于外地考生而言,出國(境)深造比例 22.13%這個數字值得認真琢磨一下,這個數字如此之高,恐怕不是京外生源能夠完成的,其中大部分應該是北京生源。這也就意味着,近20%的北京生源,為外地生源讓出了就業機會。
專業還是專業,專業總體不錯的北京工業大學,選專業難度要小一些學校不錯、就業還行,該選什麼樣的專業呢?
北京工業大學目前共有70個本科專業,涵蓋工學、理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法學、藝術學 7 個學科門類和34個專業類,面向全國 30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2021年,又新增了焊接技術與工程、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兩個專業。
每個專業的畢業去向落實情況、包括考研情況都已經前面都給大家說過了。下面重點向大家介紹一下,哪些專業屬于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相關專業。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0個,社會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環境工程、建築學、信息與計算科學、應用物理學、新能源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工程、信息安全、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環境設計。
北京市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5個,經濟統計學、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城鄉規劃、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産品設計。
最後給大家介紹一下錄取情況,2021年該校共錄取高中起點考生3161 人,在投放普通類理科計劃的29個京外省份中,學校提檔線高于當地重點線100分以上的省份達到了13個,除雲南、浙江以外各省均高于50分以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