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運動器材室的球類亂擺亂放、占地面積大怎麼辦?讓同學們自己來解決!這是杭州市大禹路小學的一次項目化學習《校園球類收納架設計》。
“項目化學習”,如今正成為教育圈“熱詞”。很多學校的教科研活動都在圍繞這個主題展開。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學習?
2022年4月,教育部頒布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強調要“堅持素養導向,強化學科實踐,推進綜合學習”,要求“積極開展主題化、項目式學習等綜合性教學活動”,規定“各門課程用不少于10%的課時設計跨學科主題學習”。這是深化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動向。
為更好地落實新課程方案,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在前期STEAM教育經驗沉澱的基礎上,組織各設區市、STEM項目試點地區共同開展“項目化學習展示月活動”,全面深入推進項目化學習。
項目化學習是學生圍繞驅動性問題展開深入、持續實踐并解決問題的學習方式。在項目化學習中,讓學生經曆由自己主導的、以“真實問題”為對象的問題解決過程,推動學生主動開展應用的學習與探索的學習,并進行學習成果的展示與交流。學生既要運用知識來解決問題,又要在問題解決中學習知識。與主要依賴講授與訓練的傳統教學活動比較,項目化學習強調學生在真實問題解決的驅動下主動學習知識,讓學生在“做事”的過程中學習,通過學科實踐解決問題,像專家一樣參與現實世界的活動,而不是重複刷題;鼓勵學生經曆分析、比較、權衡、決策、創造、反思等思維過程,發展高階認知策略;鼓勵作品展示,以學生在“做事”的過程中的表現來評價其素養水平;關注社會性成長,重視提升學生合作、溝通技能,完善社會認知。
在杭州市大禹路小學,小朋友們設計了一款高效便捷的球類收納架來解決學校運動器材室存在的球類亂擺亂放、占地面積大等一系列問題,通過調研相關人群,經曆入項分析、數據處理、方案設計、叠代反思等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結合測量、面積、體積等内容開展圖形幾何項目學習,學會合作與創新,增強了小主人翁的意識。在甯波市鎮海蛟川書院,學生們培育了天然酵母,并用其做出美味的面包,在這個過程中學習了科學“細菌和真菌的繁殖”相關知識。在嘉興市南湖區世合實驗學校,小學生們制作了不同國家的服裝變遷時間軸、節日慶祝創新形式、旅行指南海報并進行公開課彙報,在探究中外不同的社會生活方式及所帶來的文化多樣性過程中,開展英語學習,培養理解文化現象、尊重文化差異的意識,并具備一定的國際思維。學生學習的變化同時,學校管理也發生了變化。
這是浙江省開展STEAM教育與項目化學習六年探索以來學生學習變化的場景。浙江省于2016年正式啟動STEAM教育,将其作為轉變學習方式的抓手與培養核心素養的路徑,展開深入研究與系列實踐。通過浙江-印州 STEM 課程平移項目、“抗疫情”項目學習案例征集、STEAM項目學習網絡公開課、項目學習博覽會、學校實踐樣态評選、項目化學習教師挑戰賽、項目化學習資源衆籌建設與深化研究等活動,推動學校教育教學實踐的變革,促進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轉變。
記者了解到,為展現浙江的前瞻實踐,迎接深化課程教學改革,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推出項目化展示月系列活動。本次展示月活動由省教研室主辦,各設區市教研室與10個試點地區分别承辦,旨在挖掘更多區域經驗、學校實踐、教師研究,從不同層面反哺項目化學習的實踐落地。
展示月活動包括三部分。作為主會議,浙江省首屆項目化學習大會是堅持五年的STEAM教育大會的叠代,也是2022年項目化學習資源衆籌建設與深化研究活動的小結,“項目化學習百校工程”的總結。第二部分為10個衛星會議,包括聚焦學科項目化學習的3項綜合活動,和從計算思維、微型研究、表現性評價、鄉村實踐切入的4次項目化學習研讨,以及中小學工程啟蒙教育論壇、台州市學生項目化學習成果展評,最後以“浙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20年”活動收官,呈現了項目學習融入學科學習、融入課程發展、融入學校教學制度的探索路徑。第三部分由8個項目研究共同體研讨活動組成,涉及初中語文、科學、小學數學、英語、跨學科學習與學前教育等領域,各校研究團隊圍繞項目案例分享學校實踐,共商叠代設計。整個活動采用線下會議與現場直播相結合的方式。本次展示月既是義務教育新方案新标準的深化學習,又是全面推進項目化學習的再動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