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X5500XT的4G版本在春節前悄然上市,但現在隻有一款,就是華擎的挑戰者系列,具體型号為RX5500XT_Challenger_D_4G_OC。4GB顯存瞄準1080p分辨率下(或者更低)的遊戲應用,所以小熊就想簡單測試下現在1080p分辨率下4GB的顯存是否夠用。
夠不夠用,最好是通過比較RX5500XT-8GB,亦或者是性能相近的RX590來得到結果。可惜這兩款顯卡小熊手上都沒有,隻好用一塊老古董RX580-8GB來作為對比對象了。
此外很高興作為主闆廠商的華擎加入到A卡陣營,畢竟近幾年A卡廠商實在是太少了!
▼前面說了RX5500XT現在隻有華擎(ASRock)RX5500XT_Challenger_D_4G_OC這一款;RX580-8GB的顯卡型号為藍寶石(Sapphire)RX580-8G超白金,小熊記得RX580貌似有過4G的版本,不過現在JD在售的新卡都是8G版本,RX580-2048SPD倒是有4GB的版本。
▼RX5500XT雖然隻有4GB顯存容量以及128bit顯存位寬,但顯存類型是GDDR6,所以擁有14GHz的等效顯存帶寬,這樣帶寬速度達到了224GB/s,也就是稍輸給RX580的256GB/s帶寬速度一點,另外RX5500XT還擁有PCle 4.0的總線接口,而RX580還是停留在PCle 3.0。因此在顯存上兩者隻是差在容量。
▼從核心性能來看,雖然RX5500XT的流處理器以及紋理單元數量不及RX580,不過兩者不是一個架構,比較數量的沒有意義。再加上RX5500XT采用了7nm的制造工藝,核心頻率上要高出RX580很多,所以性能上還是要強于RX580的。
▼兩款顯卡側面:RX580-8G超白金采用8pin 6pin的供電接口;RX5500XT_Challenger_D_4G_OC則為單8pin接口,老架構的RX580功耗還是要高很多。
▼兩款顯卡都有背闆設計,不過RX5500XT_Challenger_D_4G_OC的PCB是要比外殼短。
測試硬件平台信息:
CPU:AMD 銳龍7 3700X
主闆:微星(MSI) MPG X570 GAMING EDGE WIFI
内存:影馳HOF DDR4-3600 16G(8G*2)
顯卡:華擎(ASRock)RX5500XT Challenger D 4G OC
_____藍寶石(Sapphire)RX580 8G 超白金
散熱器:喬思伯(JONSBO)CR-1100 灰色塔式CPU散熱器
電源:愛國者電競ES650額定650w全模組電源
機箱:聯力(LIANLI)鬼斧(黑)
▼
▼
測試軟件方面:
驅動: Adrenalin 20.1.1(由于測試數據是在春節前完成的,所以驅動不是最新版的。)
系統:Windows 10 Version 1909 64-bit
▼A家給出的加速頻率是最高的頻率,RX5500XT Challenger D 4G OC 加速頻率為1845MHz,在3DMARK測試中測得最高為1835MHz,在遊戲中測得最高也為1835MHz,當然實際不會一緻維持在這麼高的頻率,一般在1800MHz左右波動。
基準性能測試
▼3DMark Fire Strike成績,這裡以RX5500XT為例。
▼另外還作了3DMark Time Spy和UNIGINE SUPERPOSITION的1080P EXTREME的測試,數據直接彙總為表格。
以RX5500XT為100%計,3DMark Fire Strike(DX11)測試中,RX5800為103%。稍勝RX5500XT,很大原因在Fire Strike中RX580分數高,由于數量級大,導緻了最終分數領先(也和計算方法有關)。而在3DMark Time Spy(DX12)測試中RX5500XT終于殺了回來,領先RX580大概7~8%。在UNIGINE SUPERPOSITION測試中,RX5500XT領先了5~6%。
由于3DMark測試使用顯存都不大,所以顯存大小的影響沒體驗在最終的分數上。
遊戲測試
下面來測試下實際的遊戲,測試項目包括了8款遊戲的BenchMarch以及吃雞。
▼在極高畫質設置下,RX5500XT的4G顯存基本被用滿,RX580的顯存使用量接近6GB。内存消耗上RX5500XT的10GB明顯大于RX580的6.4GB,明顯内存被征用了,很像核顯的動态顯存機理。另外使用MSI Afterburner軟件記錄下顯存和内存趨圖,可以看到benchmark的顯存和内存的使用量比較固定,沒太大的的波動。
▼RX580使用了6GB的顯存也不能說明就是需要6GB顯存,顯存大,使用率也會增大。最終從平均幀數上來看,還是顯存更小的RX5500XT-4G勝出了,領先了RX580大概17%,差距還是蠻大的,也沒用出現爆顯存的極低幀數。
▼再把畫質調低到了高,此時RX580使用了4.3GB的顯存,此設置下4GB顯存應該基本夠用,不過RX5500XT使用的内存依然高于RX580,不過超出部分隻有700MB左右,不算大。平均幀數依然是RX5500XT領先,領先幅度為16%,基本和極高畫質的領先幅度一緻,4GB的顯存在這款遊戲上并沒有吃虧。
DX11遊戲
▼又做其它款遊戲的測試,都是RX5500XT的表現更好。最高畫質下,熱血無賴和孤島驚魂5都可以在60fps或者以上流程運行。刺客信條:奧德賽和全面戰争:三國則隻有~40fps,隻有降低到中高畫質才能達到~60fps,當然刺客信條是一款A黑的遊戲;而全面戰争:三國畢竟不是FPS遊戲,也不必追求太高的幀數。
關于反鋸齒我這裡再多說幾句,SSAA,MSAA占用資源會比較大,一些老遊戲都會采用此設置,比如熱血無賴,但也是由于老遊戲,占用顯存并不是很大,減低反鋸齒等級,幀數是會提高不少。而像新遊戲,大多的默認設置為TAA,對資源的占用不是很大,所以這裡就先忽略反鋸齒的影響。
▼DX12的遊戲-古墓麗影:暗影,這款遊戲RX580的幀數要更高一些,此時RX580顯存使用達到了7GB,但是RX5500XT卻隻是使用了3.3GB,貌似在顯存調用上出了問題,也許是驅動的鍋,期待新驅動下會有所改善。當然這時RX5500XT使用的内存達到了11.7GB,遠大于RX580的8G内存容量,确實這款遊戲使用的顯存比較大。
DX12遊戲
▼古墓麗影:暗影和戰争機器5都可以在最高畫質下運行在60fps左右;而奇點灰燼隻有45fps,降低到High畫質後可以到60fps以上幀數,當然這是一款RTS遊戲,也不用必須達到~60fps;而地鐵:離去作為現在的顯卡殺手,大多數顯卡都無法在最高畫質下流暢運行,RX5500XT可以在Normal下流暢運行benchmark,是個中低等畫質。
▼在DX12遊戲測試中,古墓麗影:暗影和而地鐵:離去都是RX580在幀數上領先了。古墓麗影前面分析了,在使用顯存上出了些小問題。而在地鐵測試中發現了同樣的問題,顯存隻是使用了3.2GB。就是說RX5500XT落後于RX580的兩款遊戲,都是在顯存使用上都出現了些問題,期待以後的驅動會解決這個問題。
絕地求生
測試一下在絕地求生:大逃殺中的表現,所有設置均為超高。數據均來自實際遊戲(不是訓練場)。
▼在1080p分辨率下,RX5500XT室内可以到~80fps;RX580可以到達了70 fps
▼室外空曠情況下RX5500XT可以到達70fps以上;RX580也能達到接近70fps
▼如果植物樹木比較多,RX5500X幀數會降到-60fps,RX580在50 fps。
在這款遊戲中,RX580使用接近5GB的顯存以及8GB的内存;而RX5500XT顯存接近用滿,内存使用量大概在10~11GB,平均幀數上RX5500XT還是要領先4~5幀左右。當然兩款顯卡都可以在1080分辨率下流暢運行吃雞,如果擔心樹木植物的影響,把相應的設置降低即可。
功耗測試
▼功耗測試使用FurMark讓顯卡達到最大負載,使用米家的智能插座測試功耗,測試的功耗為整個平台的功耗,而不是顯卡的功耗。由于3700X所有核心超頻鎖定在4.3GHZ,導緻平台功耗稍高。另外還要注意測得的為是實際的輸入功耗(電源有轉化效率,硬件實際的得到功率隻有輸入的80~90%)。
▼由于RX580是12nm的老架構,功耗上還是要高出的RX5500XT不少的。
開箱
▼作為一張中低端的顯卡,包裝盒比較小,正面有系列名稱Challenger,即挑戰者系列,正面和側面都4GB顯存的标識。
▼新顯卡有帖膜(除風扇部分)來保護顯卡,散熱器采用雙9cm風扇,官方給出的長度為241mm。
▼顔色方面采用了黑、黃、銀的搭配,風扇也具備了低溫停轉功能,達到降噪的目的。
▼從側面看顯卡是标準雙槽卡厚度,采用了單8pin供電。側面用黃色條紋作為裝飾,上面還印有CHALLENGER字樣,隻是字迹有點小,不容易看清。
▼PCle接口側可以看到三根銅管。
▼顯卡背面,配備了金屬背闆,并使用了方向感圖案作為裝飾,上面還印有ASROCK的logo,另外可以看到PCB以及其背闆是短于散熱器部分和顯卡外殼的。
▼視頻接口配備了1個HDMI 2.0b和3個DisplayPort 1.4.
拆解
▼散熱部分采用了純銅底座,顯存散熱以及mosfet也有相應散熱區域。
▼風扇來自富士康(foxconn),直流無刷軸流風扇,号是PVA080E12R,供電規格為12v&0.5A。
▼顯卡PCB部分還是很短的,長度為18cm左右,其實更換散熱器做成ITX顯卡也非常簡單。
▼顯存來自鎂光,為4顆GDDR6顯存顆粒,顯存容量為4GB。
▼6相核心供電 1相顯存供電.,核心PWM供電芯片為IR 35217,顯存PWM供電芯片為NCP81022。
▼顯卡PCB背面
溫度表現
▼測試下顯卡在聯力(LIANLI)鬼斧機箱内的溫度表現。測試時的環境溫度為24.5C°。
▼運行了FurMark10分鐘之後,RX5500XT Challenger D 4G OC溫度在79℃,頻率也保持較高的1751MHz。滿載溫度并不算低,當然這也和風扇轉速策略有關,滿載時風扇轉速為56%,在機箱裡的噪音并不明顯。
超頻表現
▼驅動中自動欠壓為1119mv、自動超頻GPU為1940MHz、自動超頻顯存為1860MHz,當然我們還是用手動設置來嘗試上限。
▼核心頻率最高可以拉到2000MHz;顯存頻率最高可以到1860(等效14.88Ghz),和自動超頻顯存得到的參數一緻;另外功耗限制最大值為20%。
▼在3DMARK測試中,GPUZ記錄最高頻率為1941MHz,遊戲中測得最高頻率為1936Mhz。
▼通過表格來比較下超頻前後數據,理論性能提高了5.6%,兩款遊戲平均幀數提高了6.6%,超頻後大概可以提高5~6%性能。
在1080p分辨率下,即使是4GB顯存(GDDR6)的RX5500XT在大多數遊戲測試中都要好于8GB顯存(GDDR5)的RX580,這和GDDR6的高頻率有關,也和調用内存作為動态顯存來的補償機制有關,所以如果使用低顯存容量的顯卡,建議使用大内存容量。大部分遊戲1080p分辨率下4GB顯存還是夠用的,特别是GDDR6的顯存,但一些HD材質還是不要加載為好,現在新遊戲中使用的顯存确實要比以前大了很多。
最近小熊看到有報導稱PCle 4.0可以讓低顯存顯卡性能提高不少,不過貌似在2K以上分辨率才能凸顯優勢,由于本次測試都是在1080p下進行的,PCle 4.0的影響應該不會太大。
在千元左右的顯卡當中,RX5500XT要勝過RX580,基本到達或接近RX590的水平,而且在功耗上要完勝老架構的顯卡,所以如果不想嘗試礦卡和二手顯卡的同學,RX5500XT還是很好的選擇,當然還有其競争對手:GTX1650super可以選擇。
RX5500XT-4GB出現的目的很明顯,就是通過縮減顯存來降低售價,專攻1080p(或者更低)分辨率,不過現在隻有華擎有此型号,和自家的8GB版本價格差距不算太大。如果未來顯存漲價或者進一步的價格調整後,RX5500XT-4GB版本的性價比才能更好地體現出來。
另外RX5600XT和RX5500TX性能差距也非常大, 誰來填補這個空擋呢?RX5600XT和RX5500TX對比評測請看這篇文章:
A家又填新成員!RX5600XT同步對比RX5500XT/RX5700測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